張興碧
(貴州省余慶縣蘇羊小學 貴州 余慶 564407)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目標,要求現(xiàn)代教師在教學中落實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一方面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另一方面,德育的滲透,有利于改變過去單一的應試教育現(xiàn)狀,改變重知識傳授輕品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實現(xiàn)好的語文教學效果。本文中,筆者結合小學語文的教學,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德育的滲透對策。
一直以來,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育應試化的現(xiàn)狀比比皆是。這種應試化的語文教育現(xiàn)狀,影響了語文學科人文教育功能的發(fā)揮,最終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必要性:
1.1 有利于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雖然說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在我國實施了許多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使得很多地區(qū)的學習依然難以擺脫應試教育的思想。在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學校,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是將重點放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上,忽視學科本身的“人文性”,最終使得學生每天的學習都是一些讀書認字,導致語文教學德育作用發(fā)揮不足。出現(xiàn)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業(yè)務水平息息相關。而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改變當前語文學科“人文性”不足的問題,能夠讓教師同時關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終使語文學科的教育呈現(xiàn)多元化和全面化的發(fā)展。
1.2 有利于完善小學語文德育內(nèi)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德育教育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開展熱愛學習、立志成才教育。開展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熱愛家鄉(xiāng)教育、開展生活常識和安全教育等。從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來看,教育部對當前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是比較宏觀的階段,而在實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更加微觀的角度進行語文德育教育,以充實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和目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教師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從更加微觀的角度踐行教育主管部門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要求,這對于完善小學語文德育內(nèi)容、充實德育教育目標具有積極的作用。
1.3 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F(xiàn)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教師教學的核心任務。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改革,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應試教育理念,充實小學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為基本目標,促進良好語文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讓小學語文的教學顯得“有血有肉”,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的改革。
結合以上分析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那么,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該通過怎樣的教學方式,滲透積極的德育教育呢?
2.1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要場所,是貫徹落實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德育教育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法,滲透德育教育。本質(zhì)上,課堂是德育和智育結合的有機體,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離開智育進行德育,更不能讓語文教育從屬于德育,德育只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附屬教育。例如,教師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講解法,引領學生能夠正確地學習和理解課文的相關知識和內(nèi)容,并在此過程中,滲透一些思想上的內(nèi)容,使語文教育得到有效的升華,全面提升教師的語文教學效果。其次,教師可以借助情感熏陶法,滲透德育教育。情感熏陶法是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立足教學的內(nèi)容,通過音樂、視頻等教學方式,營造適宜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達到滲透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2.2 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當前,教師的語文教學活動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課堂,學生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而在課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滲透積極的德育教育。本質(zhì)上,課外活動是教師貫徹落實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例如,安全教育就是課外活動教育的核心,教師可以在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滲透安全教育;此外,課外實踐活動一般都是團體性的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團結協(xié)作、如何相互包容,這些都是教師德育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傮w而言,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積極地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2.3 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是每個小學生生活中的必需品。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比較有教育意義的閱讀素材,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人文性的知識,并懂得如何將這些知識用于自己的生活實踐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在這里筆者要強調(diào)的是: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促進學生形成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
總而言之,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之下,德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語文學科“人文性”的有效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完善小學語文德育教育內(nèi)容、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立足課堂教學、課外實踐活動、課外閱讀活動等方式,積極地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