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曉艷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磚橋小學,江蘇揚州 225200)
課堂互動就是指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時充分調(diào)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的各個要素,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交互作用[1]。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形成良性的課堂互動有利于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實踐,有利于學生交流信息、感悟語言,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本、發(fā)展思維。
信息溝是指交流的雙方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正是有了這種差距,才能真正激發(fā)師生之間交流的積極性。也正是這種信息溝的存在,才能激發(fā)師生之間運用英語的欲望。因此,在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借助圖片、運用文字、展示肢體語言等方式設置信息溝,幫助學生在已學知識與未學知識之間搭建信息支架,進而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互動達成學習目標。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6My e-friend的故事板塊時,文本中出現(xiàn)了許多描寫筆友信息的句型與詞匯。于是,筆者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了頭腦風暴活動,并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思維導圖,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新的信息,以此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學會捕捉關鍵信息。教師可以先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給學生出示了四個大寫的字母S, D, H,M,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首字母進行猜測。比如,當出示字母S時,教師說:“The fi rst letter of my name is S. Can you guess what my name is?”學生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猜測:“SusanSillySam...”接著教師又出示了太陽的圖片,學生接著猜測:“Is your name Sunny?”教師說:“Yes, you're right. What about the letter H?”通過學生不斷的猜測引出了愛好、科目、語言等話題。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對新教師充滿好奇的心理設置信息溝,讓學生在不斷提問的過程中揭開新教師的面紗,進而激發(fā)學生參與互動的好奇心與積極性。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認知能力提出問題,這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能夠加強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真實性與延續(xù)性。
詞匯是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的基礎。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遇到的生詞,如果教師直截了當?shù)馗嬖V他們這個詞的中文含義,長此以往,學生建構知識的能力就會喪失,學生也無法真正理解詞匯的意義與內(nèi)涵。對于生詞,教師應該通過關注意義因素的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使其自主協(xié)商解決問題。教師應該本著建構信息知識鏈的目的,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體會與思考,進而真正理解詞匯的意義與用法[2]。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故事板塊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walk by, wake up, quietly,weak, caught, sharp等詞匯的意思,筆者在設計互動活動時就關注了文本中的意義因素,引導學生在活動交流的過程中自主建構信息知識鏈。在講解walk by/wake up短語時,筆者邊說邊做動作,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自主感受兩個詞組的含義,然后邀請學生邊說邊做動作來鞏固對這兩個詞組意義的理解,并為學生的后續(xù)文本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又如,對caught這個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為了幫助學生建構這個詞的含義,筆者借助PPT呈現(xiàn)了一張警察捉小偷的圖片,然后一邊指著圖一邊敘述:“The man is a thief. He stole some money. The policeman caught him. Have you got it?”此時,看到部分學生點頭示意,但還有部分學生表示不能理解。筆者又繼續(xù)向?qū)W生進行解釋:“The thief wanted to run away. So, the policeman caught him.”學生立刻猜測出來這個單詞是“抓住”的意思。隨后,筆者就出示文本中的句子:“The next day, two men caught the lion with a large net.”領讀完這個句型之后,筆者邀請了兩個學生表演這個句型的情景,這對于其建構自主的文本知識鏈十分有幫助。
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應該關注有效性、興趣性、持續(xù)性。因為教師所設置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引導學生構建知識。課堂的提問包含顯性問題與隱性問題。顯性問題主要是檢測學生對文本意思是否理解,以選擇題與判斷題為主。隱性問題主要是檢測學生對文本的推理與評價。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故事板塊時,筆者先給學生播放了文本的Flash片段,然后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對整個文本故事有了大致的理解:“Who are they in the story? How is the mouse? How is the lion? What's wrong with them?”在提問的互動環(huán)節(jié),筆者所呈現(xiàn)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主人公以及他們的特點,并引導學生對整個文本進行思考,分析文本中的人物之間究竟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通過問題互動的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還訓練了學生快速捕捉文本信息的能力。即使有些學生不能快速地得到答案,但他們也可以通過其他學生的回答了解文本的人物與大致情節(jié)。
在閱讀的起始階段設置問題時應該圍繞文本的顯性目標,讓學生能夠觸手可及。當整個文本閱讀結束時,筆者給學生拋出了“What happened then?”的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整個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對故事中的獅子與老鼠進行故事續(xù)編。這樣的問題在文本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分析并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進行概括,然后給出自己的見解。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不但會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要想提升小學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有效的課堂互動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關注信息溝的創(chuàng)設,以此激發(fā)學生互動交流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關注意義元素的存在,以此幫助學生建構文本信息的知識鏈。教師還應關注有效問題的設置,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