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大宇小學 王雪清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以問促教”的方式,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需要對“問題教學法”的內(nèi)涵特征有所了解。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理解,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提出與之相對應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fā)出來。如此,學生便可以在對知識進行理解的過程中,使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問題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問題的設計,通過將問題與教學過程相聯(lián)系,從而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被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此外,采用問題教學法能夠將問題作為教學線索,使得學生在此基礎上主動思考,并且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理解與探究,而教師便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與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增強自身提出、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經(jīng)過這樣的教學之后,便能夠突破當前“以教師講解為中心”的教學格局,進而使得學生的探索意識得以激發(fā),最終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一,部分教材內(nèi)容脫離現(xiàn)實,導致學生的代入感不強。其二,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對于教材閱讀知識點的訓練過于注重,使得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受以及整體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所忽視。其三,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時候流于形式。不少教師為了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的方法一味地滿足學生的興趣點,此種教學方式便使得新課改理念知識流于表面,導致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
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需要注意,要使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并且還需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及時有效的梳理。此時提出問題需要注重結合教學內(nèi)容提出適當?shù)膯栴},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發(fā)散。
以《趙州橋》這篇課文為例,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對趙州橋的建造特點與作用有所認識,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干有所感受”,由此,為了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何特點?這樣設計有何好處?”借由這個問題,使得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激發(fā)。在設計出這樣針對性的問題之后,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際使得學生能夠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感悟與明確。在沿著教學目標對課文內(nèi)容加以感知之后,使得學生能夠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梳理。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并且注重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適度的點撥。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以深化,進而使得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發(fā)散。
以《去年的樹》這篇課文教學內(nèi)容為例,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需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點撥。比如說在講解“文章對主人公形象進行刻畫以及安排故事情節(jié)”這個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可以從‘今年’作為切入點來捕捉‘對話’之中的感悟嗎?”這樣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發(fā)散,從而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養(yǎng)。通過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發(fā)散自身的思維,最終便可以使學生在獨立思考之中深化自身的認識。
教師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可以借助問題來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探究性教學之中與教師進行雙向互動,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去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問題。
以《我的“長生果”》這篇課文教學內(nèi)容為例,為了使學生在問題的促使下發(fā)散自身的思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來設計課堂教學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比如說,教師可以先提出:“同學們,在你們的認識中,‘長生果’是什么樣的呢?”使得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接著提問:“課題中的長生果打上了引號,可見它并不是指真的長生果,那指的是什么呢?”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以深化,進而使得他們能夠對教學內(nèi)容有進一步的認識。最后提出:“同學們,從作者的經(jīng)歷中,你學到了讀書和寫作的什么方法?”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
總的來說,將“以問促教”的教學方式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需要教師能夠將“問題”作為教學中心,由此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質(zhì)量得以提升。由此,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需要將實踐創(chuàng)新作為教學原則,通過應用“問題教學法”來使得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