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倩
(浙江省義烏市賓王小學教育集團 浙江 義烏 322000)
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計算機、手機和網絡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作為語文教師,如何學習、借助信息技術,整合各科教學資源,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發(fā)展,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毕旅?,筆者將從五個方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實踐。
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PPT課件,不同于傳統(tǒng)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手段,卻能集文字、圖片、圖表、動畫、視頻、聲音于一體,在日常教學中能發(fā)揮較大作用。巧妙、適當地利用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也能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系統(tǒng),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如筆者在講授神話故事時,常常借助圖片;在進行字詞教學時,經常利用文字;學習說明文時,可借助圖表;在聽課文朗讀時,會借助聲音或視頻。
筆者發(fā)現將PPT與電子白板結合,能更好地實現重點詞句的教學。如在講授《五花山》一課時,筆者曾利用電子白板,現場示范如何圈畫重點詞句,在孩子舉一反三后,也能及時反饋,效果顯著。
中段語文學習,孩子常常需要搜集信息。如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課文的主題是“保護環(huán)境”,本專題不僅通過課文講述了人與動物的關系,保護自然的重要性,口語交際和習作也圍繞著這個主題而展開。在學習本專題內容時,筆者引導孩子利用網絡搜集了大量的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不僅使孩子切實體會到了破壞環(huán)境帶來的傷害、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也為本專題的口語交際及習作教學排除了障礙。
朗讀是孩子學習文章、理解文章的基礎。對教材中出現的適合大聲朗讀的課文,筆者利用“喜馬拉雅”和“懶人聽書”等軟件,有效的指導孩子的朗讀。如《桂林山水》這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筆者不僅自己大聲朗讀錄音,并通過聽孩子的朗讀錄音,指導孩子通過注意朗讀時的語氣、重音、停頓、緩急等,指導孩子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讀。如《小壁虎借尾巴》這則童話,筆者則指導孩子讀出不同角色說話的神態(tài)。孩子在朗讀中既能找到自信,也能領悟情感,而“喜馬拉雅”等軟件,不僅可以及時記錄孩子的朗讀情況,也能覺出孩子的朗讀變化,看到孩子在朗讀上的進步,讓孩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人人皆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一生受益,但如何及時了解孩子的閱讀情況呢?筆者認為借助微信朋友圈或小程序,能實現閱讀常態(tài)化。筆者曾在某一學期給孩子按月開書單,開展閱讀活動。第一個月,孩子每日在父親或母親的微信朋友圈記錄閱讀的書目、持續(xù)時間、閱讀心得等,孩子大多能自發(fā)自覺地閱讀。第二個月,筆者利用微信小程序中的“小打卡”,設置基本要求,仍然記錄孩子閱讀時的書目等信息,并設立相關的激勵機制,不僅能及時得到孩子的閱讀情況,還能借助“小打卡”的數據了解孩子對閱讀活動的參與情況和互動情況。長期堅持,大部分孩子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筆者認為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既能總結孩子的階段學習,是對孩子階段學習的肯定,也能發(fā)現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例如筆者曾讓孩子在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專題的學習中,用制作讀書小報的形式記錄孩子的讀詩痕跡,并用美篇記錄下孩子的制作過程,向家長及同學展示他們的讀詩成果,有一定效果。筆者還曾在低年級孩子中開展共讀一本書的活動,用美篇記錄下孩子從選書、制定共讀計劃、開展共讀活動、由共讀發(fā)展到寫作、活動完成后總結的整個過程,孩子不僅興奮、期待,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持續(xù)熱情高漲,享受到了共讀帶來的樂趣。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對語文學習的幫助顯而易見。信息技術運用到語文教學以后,實現了突破傳統(tǒng)教學藩籬,打造多種學習方式,營造多種學習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率的教育理想。當今社會是一個“快”時代,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教材資源和教學方式,真正實現了語文學習的方便、快捷、高效。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筆者將一如既往,借信息技術翅膀,展語文學習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