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更好地學好英語?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角色是怎么樣的?本文結合筆者在澳洲TESOL項目培訓的觀察學習,并通過自身的實踐思考,在此文中初探TESOL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旨在不斷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TESOL;教學模式;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王一風,江蘇省無錫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一、引言
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即對外英語教學,是已經(jīng)進行多年的、國際上認可的教授母語是非英語學生英語的教師培訓項目。TESOL教學法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特點,創(chuàng)設合理的語境和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TESOL教學模式的運用實踐
1.巧妙延展,培養(yǎng)和提升語用能力。在不少情況下,教師為了操練目標詞句而忽略語言的真實性和恰當性。在編寫chant中教師應該注重語言的真實、有效、合理。在譯林版《英語》sound time板塊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科書進行進一步開發(fā),嘗試新的教學步驟。
【案例一】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8 Sound time 原文:Nic is nine. Nancy is ten. Nic has a book. Nancy has a pen. 在教學前不出示文本,老師先提出問題,請學生帶著問題聽這首小詩。教學設計如下:
(1) Listen, how many words can you hear? 第一遍聽,學生熟悉內容,專注單詞個數(shù)。
(2) Listen, try to write down the words. 第二遍聽,學生嘗試寫出單詞,越多越好。
(3) Show the text and check answers.
(4) Students read in different ways.
(5) Focus on the sound /e/ /n/ 教師可以適當拓展小詩中其他字母的發(fā)音。
(6) Students make own words.
在這個教學活動開始,先請學生聽,搜索信息,寫,將稍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代替了直接將文本出示在學生面前,增加神秘感,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對于“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戰(zhàn)任務,學生大大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同時,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中促進了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提升。
2.情境聯(lián)想,鞏固和運用語言知識。詞匯學習不是單一的重復,而是在于真正使用這個詞匯的頻率。Use it or lose it! 因此,教師教授新的詞句時應該聯(lián)系學生實際,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之關聯(lián),鼓勵學生大膽聯(lián)想。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操作呢?
【案例二】教學新詞apple
T: What colour is the apple? (學生將新知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發(fā)揮聯(lián)想,教師在提問中進行板書生成。)
S: Red./ Yellow. / Green.
T: Where does an apple come from?
S: An apple tree.
T: How does an apple taste?
S: Sweet. /Sour.
T: How can we get it?
S: We can pick apples.
T: Where can we usually see apples?
S: In the fruit shop. / In the supermarket.
T: Good. One apple, two …?
S: Apples. (引導單復數(shù)使用)
T: One apple means … (板書引導,請學生選擇a/an)
S: An apple.
T: An apple. Listen carefully three times. A napple, a napple, a napple.
3.創(chuàng)編加工,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景咐吭诹昙壣蟽訳nit8 Chinese New Year中checkout time的主情景圖呈現(xiàn)的Su Hai正在給她的香港網(wǎng)友Anna回復電子郵件,介紹北京人過新年的方式。教師在導入節(jié)日話題,可以設計這樣的活動進一步開發(fā)此板塊。教學設計如下:
(1)請學生三至四人一組,教師朗讀Unit8 checkout time電子郵件內容,小組合作輪流聽寫,每人一句。(也可以完成此版塊后,選擇與書本內容有聯(lián)系的段落)
(2)小組內對默寫的句子進行排序。
(3)師生校對書寫是否正確,同時教師可以借題發(fā)揮,與學生學習并探索寫電子郵件的框架。
(4)教師適當拓展,創(chuàng)設情境make a phone call,請學生分角色扮演,一人扮演Anna, 一人扮演Su Hai,總結剛剛電子郵件中最重要的三點,交流你所知道的有趣的慶?;顒?,激活學生舊知。
作為外語教師 , 我們應當博采眾長, 取長補短, 合理地應用到外語教學實踐中去。一切教學設計應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以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總目標,努力探索出一種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