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南校區(qū) 陳喜蘭
小組合作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形成合作來完成學習目標,在合作中增強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在音樂課上運用小組合作策略,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精神、集體意識,幫助學生在活躍的音樂課堂中培養(yǎng)各方面能力。本文以音樂課堂為角度,分析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教師在音樂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需要謹慎思考分配小組成員的依據(jù)。小組合作學習時的成員分配并非是隨機的,毫無目的地隨機分配會使小組無法順利開展合作內容,大大降低了小組效率。因此成員分配時需教師有目的地分配互補的成員在一個小組。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個體的差異,了解學生的藝術細胞和音樂素養(yǎng)、性格、對音樂的興趣程度之后,根據(jù)以上因素,按照互補原則進行合理劃分。這種分配原則遵循的原理為蘇聯(lián)的一位心理學研究者維果斯基構建的小組合作分配原則,組內成員各個方面均為互補。分配完成員后,教師需要為小組內每位成員分配具體的任務,根據(jù)學生在組內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分配不同的任務。為每位成員分配任務能夠確保小組合作時每位成員都能參與到合作中,成為小組中不可或缺的一位成員,同時能夠增加小組合作的效率和效果。通過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和成員任務,幫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讓每位同學都能在適應自己的任務中起到關鍵作用,促使全面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
例如,教師在教授初中人教版音樂《難忘今宵》時,帶領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合唱。分組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對《難忘今宵》歌曲的掌握程度、性別、音準等各方面進行,每組都應有音準好的學生和音準差的學生。分配小組成員之后對每個組內成員分配不同任務,節(jié)奏感強的同學負責指揮,音準好的同學可以負責主唱,音準差的同學負責合唱部分,高音、低音、男音、女音也都可以進行分配。通過教師的人物分配,同學能夠明確接下來小組合作學習曲目時,自己應著重學習什么方面。在小組合作時,每位同學因為扮演者合唱的不同環(huán)節(jié),所以都對整個曲目的合唱起著重要作用,都是小組不可缺少的成員。通過這種分工明確、成員互補的方法,幫助音樂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更加順利、有效率地進行。
教師在音樂教學時,采用小組合作策略,需要注意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題需要合理、帶有趣味的。由于音樂課堂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節(jié)放松的、享受的課堂,因此教師在布置小組合作任務時,需要為學生設計具有趣味性的主題,使音樂課保持一種放松、歡樂的環(huán)境。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展開,能夠激發(fā)同學小組合作的興趣,提高同學的參與。
例如,教師在教授初中音樂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應采用合作演繹戲劇的活動,為學生設置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戲劇的情節(jié)、故事和表達方式,在合理的情況下對《梁山伯與祝英臺》曲目進行班級演繹。要求每位學生都需參與到小組演繹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根據(jù)同學身上的特點分配不同的角色。通過這種生活有趣的活動形式進行小組合作的展開,能夠為音樂課創(chuàng)建輕松歡樂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同學的興趣,使學生在興趣強烈的情況下進行小組合作,促進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促使學生熱愛音樂、感受音樂魅力。
在進行小學合作學習后,教師對小組的成果不能視若無睹,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重視小組合作成果,肯定學生的付出。在進行評價時應積極鼓勵同學進行評價,表達自己對其余組成果的觀點,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見,在互相的評價中,實現(xiàn)共同的進步。進行成果評價,培養(yǎng)同學們的溝通力以及勇于表達觀點的精神,幫助班級同學共同成長進步,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魅力。評價過后要求同學進行總結,在總結中學生能夠回味自己小組學習中的感觸和收獲,體驗合作的魅力,增加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促使其更加重視和熱愛小組的成果,更加積極、認真地對待小組合作學習。
例如,教師在教授《蝸牛與黃鸝鳥》時,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飾演不同角色,共同完成音樂劇的演唱。演唱之后,教師需要對演唱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合作成果,表揚和鼓勵學生。教師評價之后,要求同學進行評價,每組成員都需要對其進行點評,針對演唱的清晰度、配合的默契度等方面發(fā)表感想。表演和評價完成之后,學生要進行自我總結,交上一篇作文分析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遇到的困難,收獲的成果,體會的感悟等,在評價和總結中,幫助學生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音樂課堂中,引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能夠促使學生愛上音樂、傳承音樂,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音樂課上需要對上述策略進行結合,采用合適的策略引用小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