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五老村小學 王 玲
作文教學在考試成績中占比較大,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點,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大量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當下孩子參與寫作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沒有把寫好作文當成一種愛好。學生作文材料的積累相對稀缺,沒有從身邊的各種案例中吸取一些要素,而有的教師的作文教學屬于“壓迫性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被迫學習,沒有進行主動學習的愿望,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很難得到有效提高。
從小學生寫作的現(xiàn)狀來看,主要存在寫作缺乏真實情感,寫作模式化,教師缺乏示范性引導等問題。這些問題突顯了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弱化與缺失。學生本身由于心智不夠成熟,生活經(jīng)歷較少,教學方法單一是問題的主要成因。學生在寫作中缺乏真實情感,老師沒有在作文指導、講評中深入作品人物的刻畫。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沒有與環(huán)境和時代結合,也會導致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很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通過模仿優(yōu)秀模板來學習寫作,這有利于擴大學生的寫作思路,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分關注作文知識和寫作技巧的理論解釋,缺乏寫作情感化的詮釋與表達,沒有進行示范性教學,“填鴨式”教學方法已導致學生對語言產(chǎn)生公式化套用,沒有進行場景化、情感化的描寫,這樣可能對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從現(xiàn)狀問題出發(fā),解決小學作文教學必須要讓學生對語言構成學習產(chǎn)生興趣,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老師對作文主題范圍與字數(shù)通常會作出嚴格限制,防止學生在寫作中存在類似表達等方面的問題。而在多樣化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表達方式和字數(shù),放寬寫作要求,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例如,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第四本練習冊寫作練習:“秋天在這里,描述你感興趣的風景或其他人沒有找到的風景?!痹趯懽骶毩曋?,首先與同學討論書中的一些經(jīng)典語段,并分析實例的表達方式。學生可以自由討論拓展相同內(nèi)容的不同表達,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不同的寫作表達方式,明白作文寫作并不像“1+1=2”那樣死板,可以進行靈活變化與組合,感受漢語的博大精深。
孩子的不斷成長離不開在學校相關知識的獲得與汲取。在語文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這種知識不能完全來自書本,更多的是要學生多增加課外閱讀。例如,課堂中對于文章的學習,在教師講完后孩子只能了解現(xiàn)有內(nèi)容,信息的積累相對片面,應該在課外多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還有跟這篇課文有關的故事等。在課堂中要多推薦一些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目,如果時間足夠,讓孩子們可以先在課堂上進行相關閱讀和互動。只要是他們自己經(jīng)過思考得到的知識,我們都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即使孩子的理解很片面或者有些幼稚,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習慣。
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突出教師的引導與示范作用,相關教育工作者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提高教學質(zhì)量,并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運用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要定期針對每個同學的作文提出建設性意見。例如,在學生完成“我親愛的媽媽”寫作之后,老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分析每個學生的精華語句,各位同學可以組成小組,互相評論其他同學的作文,通過相互交流促進溝通,引導學生向他人學習,分析比較好的寫作語言與技巧。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不僅可以有效激活課堂教學氛圍,還可以有效地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真正從教學中獲得寫作的快樂。
通過對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新性示范教學和平時日常的小話題寫作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思維,還可以提高他們的作文語言素養(yǎng)。除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外,要積極引導學生表達多樣化,注意學生課外寫作材料的積累。寫作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必須來源于生活,情景交融,突出一些樸實細膩的表達往往可以使文章變得生動而有意義。
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zhì)教育,創(chuàng)新性教育尤其突出,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必須積極深挖創(chuàng)新性要素,拓寬教學思路,滿足豐富多樣化的寫作需要。通過各要素的穿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他們平常多去觀察與積累,啟發(fā)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事物的認識與理解,可以有效提升作文教學水平。希望通過相關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性要素研究,努力提高孩子們的文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