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軒
【關鍵詞】非指導性教學;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75-0066-01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理論提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統(tǒng)治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教師是幫助學生探索生活、學業(yè)的促進者;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筆者在教學中借鑒“非指導性教學”理念,將其融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具體探索如下:
1.激趣引入閱讀對象。教師在為學生選擇閱讀文本的時候,可采取多種形式引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完《再別康橋》這篇文章之后,筆者緊接著鏈接到了《雨巷》這篇文章的閱讀中:“通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我們借他的筆墨感受了康橋的壯麗景致;還有另外一位詩人,他使用同樣唯美的辭藻、柔軟的情調,為我們訴說了他在江南雨巷中經歷的感人故事。讓我們緊跟著戴望舒先生的步伐,走進《雨巷》”。筆者用銜接語,挑起學生對閱讀新文本的渴望,讓其對接下來的閱讀保持良好狀態(tài)。
2.明確閱讀學習的多元目標。學生首次讀完文章之后,會對文章產生大概的理解,然后自己思考可以通過閱讀獲得什么、想要實現(xiàn)什么,接著師生一起商定閱讀學習的共同目標。共同目標是在宏觀層面上針對所有學生的,每個學生還是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對公共目標進行調整。例如,在賞析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時,師生商討后將共同目標確定為: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通過欣賞和朗誦,培養(yǎng)大家朗讀詩歌的能力;培養(yǎng)大家品味詩歌的能力,并體會詩人內心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個別學生還提出了其他的目標,如:欣賞詩歌中蘊含的音樂美;分析作者如何讓內容與表達結構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3.自主討論與賞析。在精讀文章時,教師要提醒學生細細品讀,要帶著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問題,及時交流心得體會。讀完后學生交流對文章的感悟或體會,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和補充,讓學生體會觀點碰撞的魅力。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教師不發(fā)表看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性點評和補充。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加具有自主性,發(fā)言水平、閱讀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4.學習成果的交流。學習成果可以分為顯性成果與隱性成果。顯性成果指的是能通過物質呈現(xiàn)的學習成果,包括展板、手抄報、綜述報告、總結論文等;而隱性成果主要指的是學生所收獲的體驗。閱讀結束之后,學生可以按照各活動小組的任務分工,就相關收獲與相應困惑與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暢所欲言,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坦誠傾訴報以肯定和贊許,引導學生通過敘述來進一步發(fā)展思維,深化感受。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北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