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智 湖南城市學院
當前,非遺保護的熱潮幾乎覆蓋了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民間舞蹈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對其進行非遺保護刻不容緩。在此過程中,傳承人口述史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需要格外重視。湖南民間舞蹈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及保護工作需要借助傳承人口述史,因而我們需要對傳承人口述史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對湖南地區(qū)的非遺保護工作有所裨益。
湖南民間舞蹈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且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強烈影響,民間舞蹈的風格也顯示出個性化的特征,具有一定研究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講,舞蹈藝術主要通過口傳身教的方式流傳下來,這也是民間舞蹈藝術家最直接、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傳承方式。
湖南民間舞蹈所包含的舞蹈形式、藝術內涵等存在一定差異,傳承人也各不相同,且為世人所熟知的傳承人數(shù)量有限,默默無聞之人數(shù)量眾多。在這種狀況下,若想要更好地傳承及保護湖南民間舞蹈,便需要尋訪這些鮮為人知的傳承人,通過口述的方式搜集及整理湖南民間舞蹈的相關信息。同時,傳承人作為非物質文化的生產者及承載者,其本身對我國非遺保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不僅可以拉動相關學科的深度發(fā)展,還可以將缺乏文字記載的湖南民間舞蹈藝術通過文字記錄的方式保存下來,使之以真真切切的形式來展現(xiàn)自身的魅力。而口述史自身具有強烈的包容性及適應性,對傳承人口述史進行整理研究這件工作本身便是時代的一種進步,也是揭示歷史發(fā)展面貌的活化石。
湖南民間舞蹈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是推動非遺保護的必然選擇,然而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對傳承人口述史工作的開展情況產生不利的影響。根據相關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湖南民間舞蹈傳承人口述史研究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當前,湖南民間舞蹈傳承人呈現(xiàn)出老齡化的現(xiàn)象,較少出現(xiàn)年輕的傳承人,部分民間舞蹈種類還出現(xiàn)了嚴重的斷層現(xiàn)象,導致老一輩傳承人和新一輩傳承人之間出現(xiàn)明顯的隔層,這將會影響到湖南民間舞蹈技藝的傳承。有相當一部分民間舞蹈傳承人終其一生都在磨煉自身的技藝,這也是老一輩傳承人藝術精神的突出表現(xiàn)。與此同時,這些傳承人分布在湖南省境內的各個地區(qū),各自所擅長的舞蹈種類也不同,若研究者對這些曲目的認識不清,將會為口述史的研究帶來一定困難。除此之外,傳承人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在口述的過程中并不能將自己的核心觀點清晰地表述出來,部分年長的傳承人甚至在與人交流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這極有可能為口述史的調查研究帶來困難。
傳承人口述史是非遺保護的一項主要工作,然而當前人們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也就是說當前人們在保護湖南民間舞蹈傳承人口述史的過程中并未建立規(guī)范化的體系,各項保護工作還較為零散,未形成上行下效的成熟體系,而這對湖南民間舞蹈傳承人口述史保護工作的進展將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要想推動傳承人口述史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需要對湖南地區(qū)的民間舞蹈進行全面深入地了解。無論是已經有確定傳承人的舞蹈曲目,還是小型的舞蹈曲目,均應該對相關傳承人及其口述史進行了解,尤其要重視那些默默無聞卻致力于藝術傳承的民間藝人,注意搜集他們的生活史、從藝史等相關資料,以全面搜集湖南民間舞蹈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為后世留下珍貴的文化資料。
湖南民間舞蹈的傳承及保護需要依靠大眾的力量,而傳承人口述史關系到湖南民間舞蹈的保護成效,關系到非遺保護的整體成效。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重視傳承人口述史的良好氛圍,為湖南民間舞蹈的傳承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
傳承人本身便具有較為突出的才能及技藝,其所開展的文化活動實際上是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和藝術的交融。作為湖南民間舞蹈的傳承人,不僅僅要為下一代傳承技藝,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民間舞蹈藝術的精髓和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趨向有機融合在一起,開展創(chuàng)新性藝術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并逐漸喜愛上湖南民間舞蹈。
綜合以上論述,傳承人口述史是保護及傳承湖南民間舞蹈的重要手段。有鑒于此,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并了解相關傳承人,通過他們的口述史,深度解析湖南民間舞蹈的曲目、動作等內容,真正實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態(tài)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