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 云南師范大學
下肢肌群,分為髖肌肉群,大腿肌肉群,小腿肌肉群,以及足肌肉群。下肢肌肉群相比上肢肌肉群,顯得更為的強大與粗壯。這和下肢肌肉群是維持人體日常靜止站立狀態(tài)下支撐軀干與身體,行進運動狀態(tài)下支撐人體的各種行為動作,例如跑步,跳躍,蹲踞,行走顯得息息相關。因為下肢肌肉群有著承受支撐身體協(xié)調平衡以及支撐身體行進狀態(tài)下穩(wěn)定性的重要作用,所以具有:肌肉群較為發(fā)達,肌肉筋膜相比上肢肌群更為強壯與厚實,肌肉附著骨占據(jù)整個面積相對而言更加廣泛,而在體育運動當中,下肢肌肉群作為人體力量的起點與傳送發(fā)力的樞紐,顯得在整個力量訓練當中尤為重要。
斯籃搏運動,全名SlamBall,誕生和起源于2000年美國洛杉磯的一個狹小破敗的倉庫當中,這項運動十分完美的結合了橄欖球,籃球,冰球,體操以及競技類蹦床等眾多運動項目的精彩與精華部分于一體,在美國經歷了短短十年的迅猛發(fā)展之后,成功舉辦了全球斯籃搏競技職業(yè)聯(lián)賽,并且優(yōu)中選優(yōu)召集了全球斯籃搏頂級的運動人才參與其中,賽制是全場4v4,每支隊伍分上場為三名進攻人員與一名防守隊員,在木地板上是以籃球機制為前提的橄欖球規(guī)則,而在進入全場共計八塊蹦床的四塊進攻方蹦床時,采取的是斯籃搏賽制所特有的蹦床規(guī)則,運動員可以在蹦床與天空中輾轉騰挪,銜接配合,最終目標將籃球在籃筐正下方防守者的嚴防死守之下送入籃筐,完成精彩的扣籃。因為其獨特的體育魅力,其賽事短短幾年內已經在全球五十多個國家的各大媒體與體育頻道爭相轉播,一時間新興運動之王的名號風頭無二。
在2012年斯籃搏正式來到中國,并且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在中國各大高校蓬勃發(fā)展,其中以上海交通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四支斯籃搏高校球隊最為突出。而其中武漢體育學院作為第一座建立的以美式集裝箱為靈感的斯籃搏高校綜合訓練基地,其相對深厚的底蘊,天賦異稟的運動員人才選拔,使其在整個華中賽區(qū)所向披靡,并且在2017年全國斯籃搏高校錦標賽中絕殺北京大學,奪得第一屆全國高校斯籃搏總冠軍,達到歷史的巔峰。
而在2019年的中國極限運動大會當中,斯籃搏正式作為全場4v4競技項目登場河南濮陽水秀國際大劇院的舞臺,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這項新興體育運動所特有的體育魅力,繼續(xù)向世人宣布著這項運動的無限活力與蓬勃發(fā)展。
本兩次實驗所針對的實驗對象為武漢體育學院斯籃搏專項學生(實驗組,對照組各10人)測試項目有五項,分別是:一、徒手輜重深蹲,二、跳躍箭步蹲,三、杠鈴自由深蹲(80kg),四、哈克深蹲器深蹲(85kg),五、史密斯坐姿負重提踵(60kg)。
注:前三項限時1分鐘,計算標準動作完成次數(shù),后三項在確保動作連貫的前提下計算次數(shù),做到力竭位置。
兩組實驗對象分別進行斯籃搏項目中頂床起跳完成360°旋轉雙手扣籃的動作,記錄在進行下肢力量訓練前后每一名實驗對象的扣籃成功命中率與動作舒展程度,其結果進行比對。
所有訓練內容實驗組均為每天一練,對照組不進行特定訓練,只單純練習斯籃搏基礎訓練。為期20天,訓練項目內容如下:
杠鈴負重自由式深蹲 重量依次遞增 4組每組8-12次
哈克深蹲架負重深蹲 重量依次遞增 3組每組10-15次
坐姿史密斯負重提踵 重量依次遞增 5組每組12-16次
蹲踞式壺鈴負重起跳 重量不變 3組每組力竭
下肢肌群拉伸與放松 每個動作拉伸至極點持續(xù)15秒
綜上所述,結合幾種實驗以極具有針對性的下肢力量訓練,再運用圖文表格以及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將兩組實驗對象的實驗結果進行比對與分析,不難以發(fā)現(xiàn),在經歷了為期20天系統(tǒng)化的下肢肌肉群力量訓練的10名實驗對象在測試結果中的表現(xiàn)以及實驗前后所進行的比對測試當中的顯著進步,其在斯籃搏項目上的運動能力相比對照組的10名實驗對象,整體綜合下來,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在完成斯籃搏頂床360°雙手扣籃這一難度系數(shù)較高的動作技巧上面也得以體現(xiàn)出來,無論是扣籃命中的成功率,還是動作的舒展程度以及難美性表現(xiàn)來看,都明顯已經優(yōu)于未進行下肢肌肉群力量訓練的對照組10名成員。
1.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與所進行的實驗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下肢肌群力量的訓練對于斯籃搏運動項目中完成頂床360°扣籃的運動表現(xiàn)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2.運動員在主動進行下肢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會逐漸感受到對整個腿部肌群無論是從控制發(fā)力還是絕對力量的提升以及對斯籃搏蹦床的感覺,都是有所長進,從而得出下肢力量訓練與斯籃搏技術動作的完成,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正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