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彧,羅春林
(1. 哈爾濱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2. 哈爾濱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從某種程度上講,身體活動與人群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像“缺乏身體活動”已被認定為全球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強調了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逐漸將環(huán)境因素提升為人類活動領域研究的熱點,發(fā)現(xiàn)建成環(huán)境與體力活動的研究在運動健康促進、城市規(guī)劃領域均呈現(xiàn)出學科交叉的趨勢。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空間形態(tài)不斷擴張,城市功能分區(qū)分散,使得人們的出行吸引力、便捷性、安全性等存在嚴重不足。由于城市建成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變遷,青少年的體力活動嚴重不足,極不利于他們良好體力活動的形成。鑒于此,本文著重研究黑龍江省青少年體力活動與建成環(huán)境的關系,并提出青少年體力活動質量的提升策略。
20世紀60年代,許多學者發(fā)現(xiàn)體力活動與健康存在著較大關系,公共衛(wèi)生學與環(huán)境學、行為學、體育學等聯(lián)合對體力活動進行交叉學科研究,實現(xiàn)了跨學科交叉研究的質的飛躍。在1996年,社會生態(tài)學理論加強了個體和外在環(huán)境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影響體力活動的因素極其復雜,且呈現(xiàn)出多維性,而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人口學和生物學、心理、認知和情感、行為屬性、社會文化、物質環(huán)境等。
青少年體力活動集中于家庭、學校、公共場所的娛樂游戲、體育運動、周圍交通等。這些環(huán)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而公共娛樂設施和交通環(huán)境所產生的影響最為突出。
2.1.1 附近公園 國外學者Gomez測量了從家到最近公園的距離,得出該距離只影響男孩的體力活動,不影響女孩的體力活動;學者Sallis發(fā)現(xiàn),家附近公園的數(shù)量和距離與青少年體力活動呈比例關系;學者Timperio發(fā)現(xiàn),家附近沒有公園和操場時,青少年則更少步行或者騎自行車。盡管如此,Sallis和Adkins觀察了黑種人兒童樣本,并未發(fā)現(xiàn)操場的距離和青少年體力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這也是測量體力活動的方法不同所致,青少年體力活動與種族無關。
2.1.2 運動場 在針對加拿大青少年體力活動的研究中,國外學者Timperio發(fā)現(xiàn)家附近的運動場地越少,女孩騎車的頻率越低,甚至步行次數(shù)也逐漸減少;學者Carver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家附近擁有運動器材,男孩和女孩的體力活動量都會大幅度增高;學者Hume的研究報告也充分地表明,女孩更希望自己的家周圍擁有操場、游泳池等娛樂器材。然而,Duntont和Sallis卻認為可用體育運動場地不影響青少年體力活動。
2.1.3 學校 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建成環(huán)境,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體力活動與其到學校的距離呈反比例關系。比如,國外學者Timperio和 Cohen都發(fā)現(xiàn),從學校到家的距離之間的活動,女孩子的體力活動具有劇烈性;Ewing認為,最少的到校時間和學校距離,與青少年的步行去學校有直接關系。不過,Ewing和 Braza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規(guī)模和地理位置與青少年騎車或步行到校無任何關系;Fein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體力活動深受學校運動器材、體育設施的影響;而Zask卻認為,體育設施(球類除外)不影響青少年的體力活動。
2.2.1 人行道和自行車道 通過對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的測量與研究,Ewing發(fā)現(xiàn)道路長度及其與人行道的比例大小,都會對青少年出行的體力活動產生積極影響,即相關報告表明青少年更愿意在人行道騎車或步行。不過,學者Mota的研究結果表明人行道不影響青少年的體力活動,只有Jago認為人行道與主干道之間的距離、樹的平均高度、人行道的條件影響青少年的體力活動強度。盡管如此,Jago還發(fā)現(xiàn)騎車與男孩體力活動強度無關,Ewing也認為自行車道與青少年采用何種方式上學的關系不大。
2.2.2 道路危險性 道路的危險性也是交通環(huán)境對青少年體力活動影響的關系因素,像青少年體力活動與信號燈、十字路口等的關系較為密切。國外學者Timperio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男孩子不喜歡在無交通信號燈的道路中行走或騎自行車;學者Boarnet也發(fā)現(xiàn),青少年樂于行步于安裝交通信號燈的區(qū)域。在Timperio的另一篇文獻中發(fā)現(xiàn),其采用了更為客觀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研究,最終確認青少年不愿意在擁擠的公路、下坡路等道路上獨自上學。實際上,學者Zakarian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在路不堵、障礙少的情況下,男孩和女孩更愿意步行去學校
黑龍江擁有漫長的冬季,氣候極其寒冷,這種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黑龍江省獨特的建成環(huán)境。由于長年氣候偏向寒冷,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冰雪天氣,給當?shù)貛砹耸重S富的冰雪資源,同時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冰雪文化,為冰雪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條件。在這種建成環(huán)境的影響下,更多的青少年樂于參加冰雪體力活動,成了該地區(qū)青少年體力活動的主要方式。作為青少年體力活動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中小學校積極開展冰雪活動,不但豐富了體育課程,而且有力地增強了青少年的體質,尤其是冬季戶外冰上運動還有助于磨煉青少年意志,
作為黑龍江省建成環(huán)境的典型代表,哈爾濱市地區(qū)環(huán)境對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影響尤為明顯,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4個方面。其一,從中小學校建校來講,道里、道外、南崗學校較早,而且學校內部的運動場地狹小,更甚者2個小學或2個中學共享1個操場,導致冬季沒有足夠的場地供學生進行雪上運動,限制了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的頻率。其二,由于相關因素的制約,許多中小學不重視體育教學的開展,也就不會主動投資經費建設體育設施,尤其是質量較好的冰場需要較高的維護經費,而且需要每年扶持1次,這種高額的投資項目令中小學校望而生畏,不樂意自澆冰場。其三,即使一部分中小學校擁有自己的冰場,可供學生冬季參與冰雪體力活動,但是許多學校的冰場利用率不高,這是因為澆好冰場的時間過長,起碼要到上學期的期末,以至于冰場只能供學生使用1個月就要放寒假而收場;同樣,春季開學后學校冰場也只有1個多月的使用時間,冰雪融化后青少年就不能參與體力活動。其四,對于有冰場的中小學校而言,一旦春季冰場的冰雪融化,整個學校地面都會稀軟,到處是泥沙和水,污染校區(qū)環(huán)境,嚴重影響了青少年進行其他項目的體力活動。由此可見,哈爾濱市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建成環(huán)境存在缺口,需要引起管理人員的重視和完善。
3.3.1 中小學校開展冰雪運動 校園是青少年參與冰雪體力活動的重要場所,校區(qū)環(huán)境及校園冰雪運動對學生體力活動質量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一般來說,優(yōu)質冰雪運動的舉行,需要從校園做起,最好定期開展滑雪運動、滑冰運動、冰球運動、冰壺運動等豐富多彩的冬奧會項目。當然,中小學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推出一些娛樂性和趣味性強的活動,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雪地足球賽、雪地踢毽子、冰上保齡球等,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冰上體力活動的良好習慣。如果條件允許,中小學??梢再徺I可移動冰場,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天然冰雪世界,逐步將滑雪、冰壺等項目引入校園。
3.3.2 社會開展公益冰雪場地 提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青少年冰雪活動的質量,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即開展公益性的冰雪場地就顯得十分重要。首先,政府要擴大公益性冰雪場地的數(shù)量,擴大冰場、雪場的規(guī)模,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其中,增強公益冰雪場地的使用率,同時向周圍學校開放冰雪體育活動,緩解中小學校因冬季經費少而遇到自澆冰場的難題。其次,建立公益性的滑雪場、室內滑冰館等健身活動場所,向社會上的廣大青少年免費開放,大力推廣“上冰雪”文化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倡導“多校一冰”“多校一場”,真正實現(xiàn)冰雪場地資料的共享。最后,向中小學校發(fā)放周圍冰雪場地的免費滑雪劵,組織學生免費參與冰雪趣味活動,讓社會公益冰雪場地推動青少年體力活動的蓬勃發(fā)展。
3.3.3 引導學生體驗冰雪活動 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不能盲目地參與鍛煉,否則得不到良好的健身效果,所以哈爾濱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需要科學地引導學生體驗冰雪活動。一方面,在寒假期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冰雪體驗活動,這樣不但增強體質,而且豐富假期,同時一些學校建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不斷開展冰雪特色濃厚的冬季體育健身活動。另一方面,中小學校利用最近的公益冰雪場地,確保冬季學生的冰雪體育活動,即學校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公益冰雪場地,但是這種離校冰雪體育課要注意交通安全,也要注意公益冰雪場本身存在的危險性。因此,加強學生冰上體力活動的安全管理是關鍵,一要做好紀律教育,二要做好防范措施,盡量為學生辦理季節(jié)性交通事故、體育傷害的保險。
哈爾濱市應從本地區(qū)的實際出發(fā),加大冬季公益性冰雪運動場地的輻射和布局,為更多中小學的冰上體育教學服務,提高公益資源投入和使用的效率,助推黑龍江省青少年踴躍參與冰雪運動,強身健體。與此同時,國家還要制定公共政策的支持,確保青少年體力活動的權益,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社會環(huán)境。通過建成環(huán)境的改善,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各項體力活動,這也是“健康中國”背景下青少年健康促進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