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戈武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北京 100029
“武術”一詞,由武、術二字連組而成。20世紀下半葉以來,“武術”一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近些年幾成社會生活熱詞。然而,處在不同的歷史發(fā)展階段、站在不同的觀察角度、運用不同的參照標準審視“武術”,“武術”的被彰顯點、被忽略點往往不同。在某些特殊的歷史時期和特殊的語境下甚至出現(xiàn)對“武術”的曲解,這類“曲解”還多有被延用和被擴大的情況。例如,將“武術”含義大而話之者,把“武術”等同于“武”;將“武術”含義小而限之者,把“武術”視為一個運動項目;等等。由于對“武術”詞義的把握不一,在當今武術理論研究和武術實踐中出現(xiàn)了似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乃至在社會、文化、教育、體育領域等涉及武術問題時也多各執(zhí)一端難以統(tǒng)一。面對這一狀況,我們可以跳出就事說事的框框,通過探索“武術”的詞源詞義和武術二字的字源字義,找出武術的本義,用源頭活水來拓開武術發(fā)展的瓶頸,灌溉武林百花競相爭艷。
對于武術字源詞源的探討,關鍵是有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史料——比現(xiàn)在所依字詞源據(jù)更早的史料。欣喜的是,我們看到了比《辭源》注釋“武術”的引據(jù)要早的用例和詞義。如前所述,對于字義詞義的認知,受著歷史發(fā)展階段、觀察角度、參照標準的影響。今天,中華民族已經從站起來富起來邁入強起來的新時代,為我們筑起了重新認知“武術”的文化自信,也為我們提供了以新時代的需要為出發(fā)點的新的觀察視角和參照標準。
基于上述兩點對“武術”字詞源義展開的探討,既希望以文會友,也希望以武會友;一起趣談武術的來龍去脈,找回武術的文化自信。文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指正。
關于“武術”一詞的詞源詞義,初版于1915年的《辭源》注釋為“武術:猶言軍事。《文選》南朝·宋·顏延年(延之)《皇太子釋奠會》詩,‘偃閉武術,闡揚文令’。后多指強身、自衛(wèi)等技擊之術?!盵1]《漢語大詞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等詞書在注釋“武術”時,也多采此說。此后見刊的武術文論和著述在涉及“武術”一詞出處和界定武術含義時也引此為據(jù)。
然而,探索“偃閉武術,闡揚文令”的成文時間及其采用的典故,此語并非“武術”的最早用例,其釋義也與早此出現(xiàn)的“武術”詞義有別。
1.1.1 “偃閉武術,闡揚文令”的成文時間
“偃閉武術,闡揚文令”出自顏延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即《辭源》所謂《皇太子釋奠會》詩。此詩作者姓顏,名延之(384~456年),字延年,是南朝劉宋王朝時著名文學家,以擅長辭采名冠一時。此詩被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tǒng)編選入《文選》。蕭統(tǒng)死后謚“昭明”,這部文選也隨之稱作《昭明文選》。清乾隆時《欽定四庫全書》輯錄有唐朝著名學者李善(630—689年)注《昭明文選》。李善為《皇太子釋奠會作詩》作的題解中,注引南朝齊梁間著名史學家裴子野(469—530)《宋略》云:“文帝元嘉二十年三月,皇太子劭釋奠于國學?!盵2]注明顏延年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二十年(公元445年)三月,皇太子劭釋奠于國學時作了此詩,故名。這說明,此詩中“偃閉武術,闡揚文令”成文于公元445年。
1.1.2 “偃閉武術,闡揚文令”采用典故的出處及其本義
李善注“偃閉武術,闡揚文令”云:“《尚書》曰: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2]說明此詩句所用典故采自《尚書》。查閱《尚書·周書·武成第五》,其中記載:“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碧拼追f達(574年—648年)《尚書正義》疏“偃武修文”云:“倒載干戈,包以虎皮,示不用。行禮射,設庠序,修文教。”[3]
這一典故說的是周武王討伐殷紂王,商朝滅亡。新興的周朝制訂了“停止戰(zhàn)爭、不再使用武力。行禮射,設庠序,修文教。”的治國方略。孔穎達疏“倒載干戈,包以虎皮,”以及原文中把戰(zhàn)馬放歸華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曠野,都是表示不再使用武力??追f達疏作為修文教措施的“設庠序”,是指設立“庠”“序”學校?!扳浴薄靶颉睂W校的“六藝”教育中包括有射箭和駕御車馬等軍事技術。
因此,在“偃武修文”這一語句中,“武”指戰(zhàn)爭,或說成是“猶言軍事”?!百任洹笔峭V箲?zhàn)爭,或說成是“停止軍事行為”。同時又明確,“偃武”并不是要停止傳授射箭和駕御車馬等包括于古代武術的內容。而是把這類“武”中之“術”放到教育中,作為近現(xiàn)代所謂身體教育的內容。換句話說,“偃武”是停止戰(zhàn)爭,但不能“偃閉”上述“武”中之“術”的教育傳承。
顏延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中,將“偃武”發(fā)揮為“偃閉武術”。將“武術”等同于“武”,混淆了“武”與“武術”的概念。
筆者近來查閱“偃閉武術”成文前后期文獻時,看到了有助于重新認識“武術”本義的記述。這些用例中“武術”的含義與“偃閉武術”不同。
在顏延年(384-456)于元嘉二十年(公元445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前的公元413至426年間,平陽人法顯(340-426)翻譯的《佛說大般泥洹經》中,已使用有“武術”一詞,并界定了武術一詞的含義。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4](6卷),被輯錄于《高麗大藏經》第16冊第361-428頁。這部大藏經被譽為“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漢文藏經”,“是佛學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礎文獻;同時,也是最為罕見的域外漢籍珍本之一”。在此經第16冊第395頁下欄寫道:
“佛告迦葉:……。復次,善男子,猶如大將善知兵法,教怯劣者學其武術,語其人言:‘汝應如是執(zhí)持刀劍斗戰(zhàn)之具;當正其心,如火熾然,慎莫反顧。及至臨陣,各執(zhí)器仗攘臂大呼,猶如猛火,賊兵必退?!盵4]
這段文字給了我們兩點啟示:
其一,在“偃閉武術”成文前,“武術”一詞指的是在戰(zhàn)前操練提高使用“刀劍斗戰(zhàn)之具”的技法和勇往直前的心性?!拔湫g”只是“武”中的一類“術”。
其二,“武術”一詞在“偃閉武術”成文前的用例絕非僅此一例。
公元413至426年間使用“武術”一詞的法顯,于隆安三年(399)離長安往天竺求法,于義熙九年(413)歸國后致力于佛經翻譯,于公元426年逝。佛經翻譯,是將梵文寫就的佛經翻譯成中國人看得懂的經書,使用的言詞應是在中國已經通俗易懂的詞語。因此,在法顯使用“武術”一詞及其含義前,“武術”一詞應該已有較多用例。
在《隋唐五代墓志匯編》山西卷第一冊中,輯錄有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刻記的《大周故從善府旅帥上騎都尉董君墓志銘并序》。在這篇距今已1328年歷史碑銘中,記述這位武官(董君)“君弱齡好古,狀發(fā)勤書,王粲橫戈,俄從武術;班超入幕,忽預兵鈐?!盵5]在這段贊頌董君能文能武的碑銘中,給了我們兩點啟示:
一是文中采用了文豪王粲(177年-217年) “從軍征遐路,討彼東南夷?!焙桶喑?2年—102年)投筆從戎出擊匈奴的典故,增強了對董君能文能武的贊頌。
二是此文采用6句四字駢文,并列好古、勤書、橫戈、武術、入幕、兵鈐。其中,好古、勤書,指能文;橫戈、武術、入幕、兵鈐,指能武。這讓觀看碑銘者明白,武術只是諸多武事中的一項。此文大意可以理解為,董君自幼勤奮讀書而且好古,因慕王粲“俄從武術”而能橫戈疆場,因慕班超“忽預兵鈐”(兵鈐指兵書兵法)而能運籌帷幄。文中未用“武術”代指戰(zhàn)爭,也未用“武術”統(tǒng)指軍事,說明“武術”不等于“武”,只是“武”中的一類“術”。
總之,新近發(fā)現(xiàn)的史料和對早期史料的新認知,可證“偃閉武術,闡揚文令”并非歷史上最早使用“武術”一詞的用例?!拔湫g”一詞的含義不等于“武”,也不是“猶言軍事”。武術,只是“武”中的一類“術”。
由于“武術”一詞的初源尚待探尋,早期用例也有待考究。為了加深對“武術”一詞本義的了解,謹借助文字學研究中溯本復形的方法探討武術二字的本字本義,據(jù)此提高對武術二字連組成詞詞義的理解。
“武術”一詞,由“武”和“術”二字相連而成。探索此二字的字源字義,有助于明了武術一詞的本義。
顯然,作為戰(zhàn)爭、御亂等征伐,以及戰(zhàn)備、閱兵示威總稱的“武”中,包括勇、力兩個要素。在運用以戈為代表的冷兵器征伐和徒手格斗中,取勝的因素不僅在于技擊攻防技術的高低,還取決于以“勇”為代表的心理素質和以“力”為代表運動素質的高低。謹引證3條史料輔助說明于下:
其一,以戰(zhàn)績稱著的西楚霸王項羽,在其《垓下歌》中自詡“力拔山兮氣蓋世”?!妒酚洝ろ椨鸨炯o》記述項羽學書不成,學劍又不成,學兵法又不肯竟學,卻突出他“力能扛鼎”。項羽之例說明力量和勇氣,是以武稱雄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
其二,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強調“對敵若無膽向先,空自眼明手便?!痹谑勘柧氈幸毿牧?、練手力、練足力、練身力,綜合進行心理素質和運動素質的全面訓練。
其三,明末沈一貫《搏者張松溪傳》中記載:“門多圜石,可數(shù)百斤者,(張松溪)命少年累之,……舉左手,側而劈之,三石皆分為兩?!?張松溪是內家拳早期傳人。內家拳強調打穴擊要,以巧取勝,不以力勝人。這一記載說明內家拳傳人的力量也非同一般。
這三例說明,不論是軍旅的將領、兵士,還是民間拳家,都不僅要習練攻防技擊技術,還要鍛煉提高以手力、足力、身力為代表的運動能力和以勇氣、心力為代表的心理素質。
術字的早期用例中還有二義與本義一道延用至今。
一是《孟子注疏》孟子說:“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壁w氏注:“矢,箭也。函,甲也?!骷似湫苑仟毑蝗视谧骷字艘?,術使之然?!手涡g當慎修其善者也?!盵9]這里的“術”,意為技術。
二是《史記·外戚世家·竇太后》:“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盵10]在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俺加抟詾橹T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11]
這里的黃老之術、孔子之術,以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術”,是學說、理論的意思。
綜上,術,具有方法、技術、理論等含義。
通過對“武術”二字字源字義和詞源詞義的探討,武,泛指戰(zhàn)爭、御亂、戰(zhàn)備,包括有攻防技術、心理素質和運動素質三者在戰(zhàn)時的運用和平時的習練。術,具有方法、技術、理論等含義。因此,武、術二字連成“武術”一詞的本義,可以簡釋為“武之術”。聯(lián)系武術早期用例和“武”字與“術”字的本義,“武術”本義的內容包括有武的技術、武的練法、武的用法、武技及其練法用法的理論四部分。
對武術本義的新認知,明確了“武術”不能等同于“武”,只是“武”(戰(zhàn)爭、御亂、戰(zhàn)備)中需要的一類“術”?!拔湫g”是“武”的下位概念。還明確了“武術”本義包括的四部分內容是個統(tǒng)一的整體。在這個體系中,缺少任一部分都不能代表武術整體;或者說,其中任一部分都不能單獨代表武術整體。例如,從動作技術內容角度說,不能只看到屬于技擊攻防技術范疇的“武技”,看不到提高技擊技能、心理素質和運動素質的“練法”中包括的動作技術;從功能角度說,不能只看到由技擊攻防技術產生的“用法”,看不到豐富多彩的提高技擊技能、心理素質和運動素質的“練法”產生的各具特色的鍛煉價值。
研究“武術”字詞源義明晰武術本義,是認識武術本體的基礎。認識了武術本體,才可能去探索其來龍去脈揭示其發(fā)展規(guī)律,也才可能為武術在學科建設和體育運動領域里找到恰當?shù)亩ㄎ弧?/p>
基于對武術本義的探討,梳理“武之術”在古代軍事領域和非軍事領域的練武比武內容,可以看到,列入武備練兵中的例行項目田獵和講武,屬于具有軍事意義的綜合性體育運動。在日常軍訓的練武比武內容中,不僅包括技擊攻防技術,還包括有“以立攻守之勝”的角力,角射、御、技藝的角抵游戲和鞠戲等競技性體育運動;以及分類進行心力、手力、足力、身力等心理素質和運動素質的專門訓練方法。在非軍事領域的練武比武內容中,既有軍中常訓的項目,還有著以《易筋經》為代表的功法、以太極拳為代表拳種、以角抵為代表的游戲等等。總之,為了有效提高和發(fā)揮技擊攻防技能,凡能健身強身提高運動能力的方法都被納入練武內容。而且,吸收諸子哲理進入拳理,融攝醫(yī)家“導引按蹺”和道家的導引禽戲完善武術內功、硬功等功法,在華夏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開放的、博大精深的武術內容體系。
基于對武術本義的探討,梳理“武之術”在古代教育體系中的脈絡,可以看到,攻防技術作為一種基本的生存技能,伴隨著中國教育的產生就進入了教育領域。在古代的庠、序、學、校中,攻防技術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儒學“六藝”包括有射箭和駕御車馬兩藝。僅六藝,就占其二。在古代教育發(fā)展歷程中,“武之術”分布于武教、武術、武科、武舉。儒學要求學生文武兼?zhèn)?、提?“文武并用、兼通”。[12]武教與文教并行、武術與文術合稱、武科與文科并舉,勾畫出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武術教育發(fā)展脈絡。值得一提的是,始自唐代,止于清末的武舉“外場”技勇考試,包括有步射、馬射、弩踏、翹關、負重、開硬弓、舞大刀、拿石礩等。這些項目的比試原則,與當今西方體育運動競賽中的射箭比賽準確度,舉重比賽舉起物的重量是一樣的,只是中國武舉技勇考試項目具有著自己的特色。
基于對武術本義的探討,比照西方體育運動的概念,練武的內容幾乎囊括了西方所謂“體育運動”的各類鍛煉方式。例如,科學社會主義奠基人馬克思提出的教育綱領指出,“體育,即體育學校和軍事訓練所教授的那些東西?!盵13]“德梅尼把運動動作分為 7種形式:走、跑、跳、攀登、舉、負重物、投擲、攻防術?!盵14]古代奧運會的設項最初的比賽項目僅限于軍事技術項目,以后逐步增加設有短跑、摔跤、拳擊、戰(zhàn)車追逐賽等,也都帶有明顯的軍事色彩。鑒此,內容博大的武術本體,似可作為華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總稱。以“武術運動”一名與西方體育運動并列,填補中國古代沒有“體育運動”一詞的空白。
總之,從戰(zhàn)國時蹴鞠(鞠戲)列為練兵的內容;到秦時將用于講武練兵的“角抵”演變成游戲“沒于淫樂中”;再到明末已見傳的《易筋經》功法,既能內外兼修益壽延年,又能練就“并其指可貫牛腹,側其掌可斷牛項”的擊打能力,還能練成“金石之體”提高抗擊打能力;隨后,在清朝咸豐年間出現(xiàn)了“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這樣的練拳宗旨。說明武術本體一直沿著近現(xiàn)代所謂體育運動的發(fā)展軌跡發(fā)展著。然而,19世紀末期,尾隨著堅船利炮舶來的西方體育運動項目取代了武術在中國大地上的教學位置和運動場所。進而,被要求以西方體育運動為標準進行體育化轉型,或說是現(xiàn)代化轉型。當我們認識了武術一詞的本義、看到了武術本體的發(fā)展、中華民族已經從站起來富起來邁入強起來的新時代時,我們是仍然拘泥于被西方體育項目取代得只剩下攻防技擊項目,還得按西方體育運動的模式轉型呢?還是應該按照武術的本義和武術本體的發(fā)展規(guī)律,推動武術持續(xù)發(fā)展。我在《關于武術本體的認識及對武術學科建設的思考》一文中說過,“正象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只能相互交流借鑒而不可能相互取代一樣,中華武術運動和西方的體育運動也只能相互交流借鑒而不可能相互取代?!边@算是我的自問自答,也算是本文的結尾。
依據(jù)新發(fā)現(xiàn)“武術”一詞的較早用例,以及對“武術”二字字源字義的剖析指出:武,泛指戰(zhàn)爭、御亂、戰(zhàn)備,包括有攻防技術、心理素質和運動素質三者在戰(zhàn)時的運用和平時的習練。術,具有方法、技術、理論等含義。因此,武、術二字連成“武術”一詞的本義,可以簡釋為“武之術”。聯(lián)系武術早期用例和“武”字與“術”字的本義,“武術”本義的內容包括有武的技術、武的練法、武的用法、武技及其練法用法的理論四部分。以此本義重新認識武術本體,可以清晰地看到源遠流長的武術教育發(fā)展脈絡和博大精深的武術內容體系。以此比照西方體育運動,內容博大的武術本體似可作為華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總稱??梢砸浴拔湫g運動”一名與西方體育運動并列,填補中國古代沒有“體育運動”一詞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