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
隨著新課改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通過分析教學內(nèi)容,更好地引入情感教育,能夠使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受到撞擊,引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整理教材內(nèi)容,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滲透情感教育內(nèi)容,營造互動的學習氛圍,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更好地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筆者在本文針對如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展開了以下研究。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提煉情感教育因素
道德與法治學科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品德,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根據(jù)學生實際學情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在教材中挖掘情感教育因素,能夠引導學生深入發(fā)現(xiàn)自我,使其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自信,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會聆聽學生的聲音,借助教材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少年有夢”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懂得擁有夢想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讓學生樹立有夢想就有希望、努力就能改變的情感態(tài)度。筆者在講授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未來規(guī)劃,以及自身的夢想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觀點,并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支持,使其感受到自己的夢想被人重視。教師不要歧視每一位學生的夢想,要讓學生知道每一個夢想都是美好的,都應該被尊重,從而使他們樹立自信心,促使其對自身進行審視,進而挖掘自身的潛能,達到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情境教學法,加強情感教育的力度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有很多的理論知識。對于這些抽象性的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并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聯(lián)系他們的生活實際,結合時代特征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活潑的教學情境,使他們在課堂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另外,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要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觸動他們的心弦。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會非常高漲,在師生互動中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青春萌動”時,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天放學后小強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吃不喝。媽媽與他溝通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來小強因為臉上有一道疤痕,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而被嘲笑的場景正好被自己所欣賞的女生看見,因此,小強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首先,通過以上情境,讓學生思考小強苦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幫助小強擺脫苦惱。然后,提出問題: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煩惱?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我。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能夠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新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場景設置問題,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營造融洽的師生互動氛圍
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目的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個人自信,不僅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課本知識,還要讓他們學會表述自己的情感。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懵懂的時期,叛逆心理比較嚴重,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或者對自己的將來比較迷茫,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做學生心靈上的朋友。
例如,教學“關愛他人”時,筆者帶領學生一起表演情景劇,在課堂上設置乘坐公交車的場景,師生扮演各種角色,如售票員、司機、乘客,通過設計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學會尊重老人,關愛他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學會與人和諧相處,通過自己的關愛來推進社會文明的發(fā)展。這樣,營造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使學生在生動、直觀、形象的親身體驗中,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總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課堂學習中,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其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樣,不僅有利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還能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為將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