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趙德強
高考備考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高考真題是系統(tǒng)中的“樞紐”,可以把各個組成要素聯(lián)系起來。教師通過分析高考試題的考查趨勢與特點,洞察高考命題本真,從而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用以指導教學工作,提升備考效率。本文主要以2019年全國卷Ⅱ第29題為藍本進行分析。
【例題】(2019年,全國卷Ⅱ,第29題)某研究小組切取某種植物胚芽鞘的頂端,分成甲、乙兩組,按如圖所示的方法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再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一段時間后,測得胚芽鞘切段的彎曲程度(α角),測得數據如下表。據此回答問題。
(1)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這種運輸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2)上圖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據表可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從形態(tài)學上端到形態(tài)學下端 (2)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切段的左側,使胚芽鞘左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引起胚芽鞘左側生長快于右側,形成α角 (3)乙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
【分析】該試題考查了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和作用,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情況。(1)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極性運輸是指生長素只能從植物的形態(tài)學上端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而不能反過來運輸。(2)從圖中可知,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了胚芽鞘切段的左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切段的左側,使胚芽鞘左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引起胚芽鞘左側生長快于右側,形成α角。(3)乙組胚芽鞘中間放置云母片,會阻止生長素通過,即便進行單側光照射,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仍基本相同,都只含有胚芽鞘尖端生長素含量的一半,而甲組瓊脂塊含胚芽鞘尖端的全部生長素。所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
仔細分析這道高考試題,可以看出試題傳達出如下信息。
概念是生物學的基石,例題第(1)問考查極性運輸的概念,高考試題通過對重要概念的重現(xiàn)、改編、遷移等方式考查學生對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高考試題常以“XXX是指”這種形式考查重要概念,例如:2019年全國卷Ⅰ第31題的“種間競爭通常是指”;2017年全國卷Ⅱ第31題的“種群的年齡結構是指”;2016年全國卷Ⅲ第31題的“豐富度是指”等。除此之外,2018年全國卷Ⅰ第29題還通過現(xiàn)象歸納共同進化的概念。
基本概念的復習,不是單純的記憶,而應該是理解其內涵,弄清其外延。比如對于“極性運輸”概念的復習,可以從以下問題進行思考:①概念中的形態(tài)學上端和形態(tài)學下端是指什么?②極性運輸需要動力嗎?如果需要,以什么作為動力?影響極性運輸的因素有哪些?極性運輸是生長素的逆濃度梯度運輸嗎?③極性運輸和非極性運輸有什么區(qū)別?④如何設計實驗證明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等等。也可以通過構建概念圖的方式進行概念復習,通過概念圖,加強核心概念間的聯(lián)系。生物學科的特點是核心概念多,知識內容跨度大,而且知識點零碎散亂,不利于學生記憶及整體把握。進行復習時,以人教版教材必修3的內容來說,教師要特別針對目前還沒有考查過的抗原、反射、體液調節(jié)、植物激素、環(huán)境容納量、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等概念進行重點復習。
情境化試題已經成為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考查的重要載體。生物學是非常貼近實際生活的學科,學生能夠對已經掌握的生物學知識進行綜合應用也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對高考生物學試題設置的具體要求。植物的向光性與胚芽鞘的頂端接受光的刺激有關,例題呈現(xiàn)的信息背景與植物向光性有關,植物的向光彎曲生長在生產及園林種植中常常涉及,試題體現(xiàn)了與生產生活相聯(lián)系的特點。《考試大綱》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學生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例題從生產生活真實背景入手進行考查,體現(xiàn)了生物學的實用性,能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凸顯對《考試大綱》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除本題外,全國卷高考試題涉及與生產生活相聯(lián)系的試題還有很多,如2019年全國卷Ⅱ第2題以“生產中的馬鈴薯塊莖儲藏不當會出現(xiàn)酸味這種現(xiàn)象”為情境,考查馬鈴薯塊莖細胞的無氧呼吸;2019年全國卷Ⅱ第4題以“當人體失水過多時”的生活情境為載體,考查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及調節(jié);2019年全國卷Ⅰ第31題以“果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例,考查食物鏈、種間關系等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概念,運用生態(tài)學原理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等。
復習備考中,要找準“問題情境”這個切入點,根據真實的生活經歷和生產實際等,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發(fā)掘學生的潛能,以提高學生對問題思考的內驅力。例如,在復習動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時,可以引入學生在運動場上籃球比賽中的實際情境,設置層層遞進的問題串,綜合引導學生分析體溫變化、水鹽調節(jié)和血糖調節(jié),建立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及血糖調節(jié)模型。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細化到試題中,從試題中挖掘考查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讓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
例題以圖示呈現(xiàn)與植物胚芽鞘頂端有關的實驗過程,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其實驗結果,深度考查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高考全國卷試題常以真實的實驗情境為背景進行考查。2019年全國卷Ⅱ實驗考查現(xiàn)象比較突出,涉及的試題較多,如2019年全國卷Ⅱ第3題以“某植物氣孔的保衛(wèi)細胞懸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不同處理的實驗結果”為實驗背景,考查信息獲取能力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2019年全國卷Ⅱ第5題和第32題均是以“遺傳實驗”為載體,呈現(xiàn)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考查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處理能力,進而考查遺傳的相關內容;2019年全國卷Ⅱ第31題以“‘黑白瓶’實驗過程”為載體考查主干知識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相關內容。
從試題來看,不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的必做題中,都常以實驗為載體考查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素養(yǎng),且實驗題目所占分值較高。而歷年高考實驗題得分率均較低,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學生未能對實驗進行實際操作,或對實驗原理、方法未能真正理解,實驗后沒有回憶思維過程、沒有分析實驗結果與結論。建議復習時要落實實驗操作,而不是在黑板和課件上“做實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過程,才能真正在考場上發(fā)揮出較高水平,如果不讓學生真正去做實驗,有的問題是無法正確回答的,如2018年全國卷Ⅱ第37題涉及的考查點:“某同學在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時,若壓力達到設定要求,而鍋內并沒有達到相應溫度,最可能的原因”,教材中沒有提及這個知識點,學生只有通過實驗才可以明確原因——未將鍋內冷空氣排盡。當然,教師也需要教給學生一些如何書寫實驗目的、思路、步驟、結果與分析、結論的方法與技巧。
例題有兩處要求學生“解釋原因”,通過設置“回答原因類”試題考查學生深度思維是全國卷的又一特征。這類試題在歷年全國卷中都有出現(xiàn),但基于《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發(fā)展科學思維和高考命題以素養(yǎng)立意的考查,這類試題近年有所增加。2017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中有4次出現(xiàn)解釋原因類的設問;2018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中有5次出現(xiàn)解釋原因、原理、現(xiàn)象等類型的試題;2019年全國卷Ⅰ第30題考查“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的原因,2019年全國卷Ⅲ第30題考查“加入抗原會出現(xiàn)沉淀”的原因,2019年全國卷Ⅲ第31題“解釋K值不變”的原因。這些都是命題者關注學生科學思維考查的體現(xiàn)。
全國卷生物高考試題的非選擇題在注重知識考查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為了考查學生推理思維能力,一套全國卷高考試題常設置要求學生回答“原因”“理由”“判斷依據”等問題。這種設問下的試題答案形式上字數較多,思維上注重考查推理能力,素養(yǎng)上考查科學思維。學生在回答這類試題上方法欠佳,答不到要點,使得得分率偏低。解釋原因類試題,可以從現(xiàn)象(或變化)思考引起這種現(xiàn)象(或變化)的生理過程是什么,這種生理過程變化又是由什么引起的,通過形成答案思維模板來總結作答的有效方法。答題模板:條件(外因、內因)+生理過程變化+結果。例如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切段的左側,使胚芽鞘左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條件),引起胚芽鞘左側生長快于右側(生理過程變化),形成α角(結果)。教師實際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讀一讀,一起來分析,在平時的練習中,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批評,逐漸把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掌握清楚,激勵學生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學會、學透,并會表述自己的觀點。
高考試題有一定的特征,你研不研究,特征都在那里,你研究的視角不同,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但只要站得高,就會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做到從真正意義上洞察試題的本真,從而使備考不走彎路,讓研究高考試題成為備考之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