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執(zhí)浩
人類對思想近乎病態(tài)的迷戀是人之為人的存在基石。對于任何人來講,深邃的思想無疑都具有蠱惑性。吊詭的是,人類獲取思想的路徑往往多種多樣,但傳遞思想的通道卻顯得單調(diào)而滯澀。我們很容易把思想堆放疊加在知識的記憶庫中,任其沒完沒了地霉變、膨脹,自己也隨之膨脹變形,變成了一個個面目浮腫之人,喪失了人之為人應有的對周遭世界、自然與生活的感受力。正是出于對這種結果的后怕,幾年前,我公開承認:我沒有思想,我至多有點想法。在我看來,如果思想不能化為我自身對生活的預判和感受力,那么,我們對思想的吸納和領受就是有害無益的。再說,我所擁有的那點思想,不過是前人的牙慧,只不過是我換了一種方式在表述罷了。
一首好詩打動人心的力量究竟是根源于它深刻的思想,還是其恰如其分、獨特訝異的語言感染力,這真是一個令人困惑,同時也讓我們興趣盎然的問題。我曾在一篇短文中這樣推斷過: 人類的第一句話一定是詩,因為唯有詩,才能傳達出人類這個物種,初見這個奇異世界時的復雜而飽滿的情感,那是一種啞口無言,欲言又止,終至喋喋不休的強烈的表達欲。問題卻在于,這“第一句話”究竟是一句什么樣的話?說出那句話的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
如果我們相信這個推斷是合理的,那么,剩下來的工作原本應該非常簡單,我們只需盡最大的努力把那句話盡量準確、忠實地“復述”出來即可??晌膶W史的事實卻一再證明,這幾乎不能算是工作,因為它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因為誰也沒有真正近距離地聽見過那句話。因此,我們所有的“復述”,都不過是各種各樣的幻聽和幻覺,我們的每一次發(fā)聲都有可能陷入自以為是的境地:你以為你聽見了,其實那是幻聽;你以為你復述出來了,其實那是你個人在一廂情愿的表述。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夠通過上溯的方式,找到些許推動詩歌這種藝術經(jīng)久不衰的動力源。譬如,人類歷久彌新的那些情感之源,以及傳導這些情感的材料;譬如,那種有能力一下子撕開眼前的迷障,并能迅速喚醒和激活我們內(nèi)心世界的語言。只有找到了這些東西,我們才能最終克服幻聽和盲從,才能在面對最高詩歌的準則時不至于失語,或荒腔走板。
從詩歌的發(fā)生學來看,一首詩歌的誕生最有可能肇始于某個突如其來(也許是司空見慣)的場景,在作用于寫作者的內(nèi)心后引發(fā)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即一連串的聲音——甚至還算不上是聲音,只是一些感嘆詞——那是既有的詞語在寫作者內(nèi)心里涌動、沖撞和組合的聲音,最終形成了我們可見、可聽、可感的語言織體。我傾向于把每一首好詩的出現(xiàn)視為寫作者對自我生活的一次獎賞:因其日復一日的咀嚼和體味,他又一次獲得了繼續(xù)生活(與生活對視和對話)的動力。由此我們可以斷定,這世上其實并不存在憑空而來的思想,而詩歌的深刻也全然取決于寫作者面對生活時的取舍態(tài)度,即他對現(xiàn)存詞語的再發(fā)現(xiàn)能力。這樣的能力說到底,就是寫作者身處悲涼的人世卻依然有以身飼虎的勇氣,以及在此過程所感受到的驚懼、疼痛、慶幸、慰藉等等,所謂的百感交集,只能從我們的肉身中生發(fā)出來,并通過與我們的肉身相匹配和對應的詞語得以轉換、傳遞。
而現(xiàn)在的問題是,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人最終掌握了準確再現(xiàn)這種感受的能力,更多如我者,即便具備了這樣的意識,也缺乏那種一擊而中的功力。我們常常在自設的語言圈套中打轉,繞來繞去,最終在言不由衷的結局里完成了又一次的“詩歌之旅”。言說的困境是一件普遍存在的事實,擺脫這種困境最簡便的策略當然是培育自己求真的本領。對于寫作者來講,每一次趨向真實的努力都是對自我局限的挑戰(zhàn),并通過一次次的挑戰(zhàn)拓展自我存在的空間。語言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們對語境認知程度的深淺,也就是說,文學史上每一次言說方式的改變都是由語境的變化來決定的,同樣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里所發(fā)揮的效力完全不同。從“關關雎鳩”到“天上的白云真白啊”,漢語詩歌表達方式的變化所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異樣景觀,深刻地襯映著語言內(nèi)部不斷發(fā)生的秘密變革(甚至暴亂)。移步換景,欲辯忘言,詩歌正是在這樣一種“唯彼窮途哭,知余行路難”的窘境中,產(chǎn)生出了意外的效果。
現(xiàn)代漢詩經(jīng)過百年的摸索、成長,已經(jīng)造就出了許多對現(xiàn)代漢語獨具心得的詩人,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在于,能夠用帶有自己獨特指紋的手掌重新擦亮漢字,并賦予這些古老的文字以“再活一次”的能量,這能量如長河里的朵朵浪花,象征著漢語前仆后繼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