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澤莎,郭 璐,劉建成,龐日朝,王文春
腦卒中是危及中老年人健康與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卒中后約有1/3的患者會出現(xiàn)失語表現(xiàn)。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人均壽命延長,腦卒中患者的救治率、生存率不斷提高,腦卒中后失語患者的數(shù)量也不斷增多。運動性失語是失語諸多類型中最常見的類型,以發(fā)音費力、語量少、流暢性差、吐詞不清、找詞困難、語法缺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其聽理解能力相對較好。運動性失語常導致患者社會交流困難及心理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延長治療時間,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本研究探討了歌唱訓練對運動性失語患者言語功能及情緒調節(jié)的作用,擬為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治療探索一種操作方便、實用、趣味性強的方法。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患者40例。病程3~6個月,年齡35~70歲,小學文化程度以上,能理解普通話。根據患者病歷卡號尾數(shù),采用奇偶數(shù)法分為常規(guī)組與歌唱組,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批準,征得患者或其法定監(jiān)護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經頭顱MRI或CT檢查,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1];母語為漢語,意識清楚,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MMSN)評分>24分;采用西方失語癥成套測驗(WAB)對患者進行言語功能評定,失語類型為運動性失語。(2)排除標準:發(fā)病前患有焦慮、抑郁癥;接受治療前進行歌唱訓練者;認知功能障礙、感覺性失語、既往有失語及口腔疾病等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專業(yè)言語治療師2名,康復醫(yī)生2名,采用Schuell刺激方法進行言語治療(SLT),歌唱組在SLT的基礎上加歌唱訓練??祻椭委?次/d,30 min/次,5 d/w,連續(xù) 8 w。
言語治療主要內容:(1)口腔發(fā)音器官的訓練(呼吸訓練、噘嘴、鼓腮等);(2)口語表達訓練(復述、描述、系列語、動詞產生、范疇內找詞等);(3)文字表達訓練(描寫、聽寫、抄寫等);(4)聽理解訓練(執(zhí)行指令訓練、詞-圖匹配訓練、聽辨音訓練等);(5)閱讀理解訓練(朗讀單詞、短文訓練、詞理解等)。
歌唱訓練主要內容:(1)呼吸訓練,練習腹式呼吸、吹管樂器、口哨。(2)語音訓練,練習發(fā)啊、哦。(3)口語表達訓練,從簡單的雙音節(jié)詞匯開始,如水、冰激凌;再進入多音節(jié)的社交語,如謝謝你,我喜歡你。每一環(huán)節(jié)掌握后進入下一階段訓練,伴隨熟悉的歌曲歌唱訓練,選擇患者喜歡的歌曲,播放選定的歌曲(一般選擇節(jié)奏舒緩)。開始完整的播放歌曲,讓患者先聆聽,再選擇播放簡短的一句或幾句歌詞讓患者跟隨原唱吟唱,并囑患者在吟唱時健側手跟隨歌曲打節(jié)奏,健側下肢足跟隨歌曲有節(jié)奏拍擊地面,身體跟隨歌曲的旋律左右緩慢地晃動。此項訓練進行至患者可以跟隨原曲完成一句歌詞的吟唱為止,然后只播放無歌詞的旋律,鼓勵患者跟隨旋律進行自我歌唱和有節(jié)奏的運動。
1.4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后,采用WAB、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進行評定。WAB主要包括自發(fā)言語、口語理解、復述、命名4個項目。計算失語商(AQ),AQ=(自發(fā)言語+1/20×聽理解+1/10×復述+1/10×命名)×2。 AQ 最高分100,AQ 正常值為 98.4~99.6分,AQ<93.8分可評為失語。SAS:正常:<50 分;輕度焦慮:50~<59 分;中度焦慮:60~69 分; 重度焦慮:>69 分;SDS: 正常<50分,50≤輕度抑郁<60分,60≤中度抑郁<70分,重度抑郁≥70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WAB評分比較 治療后,除常規(guī)組聽理解評分外,兩組其他WAB評分均顯著提高(P< 0.05),且歌唱組均高于常規(guī)組(P< 0.05),見表2。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20)
表2 兩組治療前后WAB評分比較(n=20)
2.2 兩組治療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歌唱組均低于常規(guī)組(P< 0.05,表 3)。
腦卒中患者常出現(xiàn)認知、運動、言語、情緒等功能障礙。急性腦卒中后,失語的發(fā)病率可高達21%~38%[2],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運動性失語。運動性失語患者由于無法運用已有的詞匯表達思想與他人進行交流,社交活動參與能力降低,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絕望等不良的社會心理問題[3]。歌唱不僅能改善失語者言語功能,還能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4]。
目前運動性失語恢復的機制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1)左半球受損言語功能區(qū)周圍言語功能有保留[5];(2)右半球大腦代償受損區(qū)言語功能,促進言語的恢復[6];(3)言語功能受左右兩側半球共同控制[7]。目前的共識是運動性失語患者言語功能的恢復主要是通過2條途徑:(1)對于大腦半球小范圍損傷所引起的失語,主要是在失語恢復過程中病變周圍及右半球同源言語功能區(qū)有激活,但以左半球病損周圍保留言語功能區(qū)激活為主。(2)對于左半球額顳葉大范圍損傷引起的失語,其言語功能的恢復主要是靠激活右半球同源言語功能區(qū)[8]。歌唱能同時很好地調動兩側半球的言語功能區(qū),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大腦言語神經功能重組,促進失語患者言語功能的恢復[9]。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n=20)
100多年以前就發(fā)現(xiàn),嚴重非流利性失語患者同樣的詞句以歌唱的方式發(fā)音較口語發(fā)音清晰,大部分失語患者保留了歌唱的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歌唱對不同障礙程度的失語患者,都有助于言語功能的恢復[10]。歌唱促進言語功能恢復可能有以下方面原因[11]:(1)歌唱時詞句發(fā)音速度較慢,減少了對左半球言語功能區(qū)依賴。(2)歌唱中音節(jié)延長增加了區(qū)分以詞或句形式出現(xiàn)單音節(jié)機會,并使詞句發(fā)音速度減慢,有助于激活右半球同源言語功能。(3)音節(jié)拆分有助于失語患者言語恢復從音節(jié)到詞,從詞到句,增加右半球參與言語功能恢復。(4)手敲節(jié)拍增加言語形成的沖動。
大部分腦卒中患者常常伴發(fā)抑郁情緒,出現(xiàn)情感低落、郁郁寡歡、意志活動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主動參與康復治療的積極性不高,顯著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延緩神經功能恢復,阻礙言語功能的恢復[12]。本研究在訓練過程中發(fā)現(xiàn),歌唱有如下優(yōu)勢:(1)改善患者情緒,提高患者注意力、意志力、表達欲望及信心;(2)由于歌唱旋律蘊含了聲音高低、長短、強弱、快慢等多種變化,因而能提高患者言語的嗓音音量和清晰度;(3)歌唱增加了失語患者治療的趣味性及主動參與治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患者言語訓練的依從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除常規(guī)組聽理解評分外,兩組其他WAB評分均顯著提高(P<0.05),且歌唱組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兩組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歌唱組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說明在常規(guī)言語治療的基礎上,輔助以歌唱訓練,能夠更進一步促進患者言語功能的恢復。由于患者言語功能的恢復更好,其與人交流的信心更大,自信心更足,因而其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也得到更有效的改善。證實歌唱治療對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言語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對情緒調節(jié)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歌唱訓練對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患者的言語功能康復有促進作用,同時能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升患者主動參與康復治療的積極性和增添治療的趣味性,有利于言語治療的開展,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但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如患者沒有進行失語嚴重程度的區(qū)分,治療時間較短,病例數(shù)量有限,將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