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所所長)
今年,我國一些城市夜經濟迅速爆發(fā):夜間旅游、夜間美食、夜間展演、夜間體育賽事觀賞及夜場啤酒節(jié)等文化的、娛樂的、休閑的“招數”悉數登場。夜間生活拉長了人們生命的長度和豐度;夜間文化為文旅產業(yè)開辟了另一片天地,使其迎來了倍增的新機遇;夜經濟爆發(fā)式的增長進一步促進了消費升級。
夜經濟繁榮發(fā)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體現了新時代人們內在的更高的文化需求。多年來,受我國經濟發(fā)展程度不高、人們生活習慣保守的制約,“夜”一直作為一道邁不過去的門檻,橫亙在經濟發(fā)展和文化發(fā)展道路上。2018年底,我國人均GDP達到9400美元左右,百姓的消費需求正發(fā)生著深刻變化。人們對于精神的、文化的、旅游的、娛樂的、游戲的、休閑的以及趣味的、美學的和藝術的需求不斷增長。而夜經濟的興起,恰恰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選擇,并逐步培養(yǎng)了國人享受夜生活的趣味與習慣。值得一提的是,繼傳統的電影之夜、相聲之夜、音樂會之夜后,又出現了博物館之夜。如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華世紀壇及首都博物館在夜間相繼開放。在沸騰的夜晚,走進博物館觀賞藝術、思考歷史,已經成為市民及游客新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這也讓很多文化機構恢復了生機與活力。
二是體現了我國城市構建新的社會功能的需求。改革開放前,我國幾乎沒有推動夜經濟發(fā)展的公共服務機構,更沒有對于文化產業(yè)夜經濟的市場化運營。近年來,京滬等城市經過不斷探索,先后形成了初具風格和特色的城市夜生活形態(tài)。最近兩年,更多的三四線城市開始增加相關設施,開辟相關場所,創(chuàng)意相關項目,打造了夜經濟的新格局,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在夜經濟繁榮的背后是對于城市管理總體設計的成功。如北京推出了打造“夜京城”的13項舉措,其中包括升級區(qū)域地標、開放消費商圈、推出網紅“打卡”地以及延長地鐵營運時間等。除此之外,設計者們更注重開發(fā)夜間消費的“文化IP”,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每逢重要時間節(jié)點、傳統節(jié)日,增設夜場參觀,舉辦夜間文化、旅游活動等,旨在打造夜經濟地標,培育夜經濟生活圈,發(fā)展夜經濟消費業(yè)態(tài)。
三是體現了新一代消費群體時尚、浪漫、休閑的新潮流。當代青少年對時尚文化的強烈渴求,激發(fā)了時尚夜經濟的發(fā)展。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90后、00后青少年群體已經逐步成為我國文化娛樂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在數字文化、移動文化、視頻文化、粉絲文化和網紅文化中創(chuàng)造了各種新場景和新玩法,給夜經濟增添了市場動力和運行經驗。他們中的一些人由于深諳青年時尚的訴求和游戲規(guī)則,已經成為“酷文化”產業(yè)的行業(yè)翹楚和夜經濟的大力推手。
誠然,夜經濟的繁榮發(fā)展推動了消費升級,但我們也應該警惕黃賭毒等夜經濟中的“黑暗料理”以及各類負面要素的“暗道機關”,必須下大力、出重拳斬斷黑手,方能將夜經濟打造成美麗的、文化的、安全的、清潔的支柱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