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文奎 蔣 萍/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綱領。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24字是內涵也是標準。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如何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一環(huán),使大學生成才,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才,就要求在大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
我國當代的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在整體上表現(xiàn)出陽光積極和正面,但部分大學生觀念意識與實際行為不一致性的現(xiàn)象比較明顯,一方面認同當今經濟發(fā)展狀況下的價值觀念,但也在不同程度上認同和追隨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他們口頭上追求理想,在實際行動上確又追求利益;有真善美的道德意識,卻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強烈的愛國熱情,但缺乏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期待良好社會道德秩序的規(guī)范,可是又不愿意接受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桎梏。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碰撞時,他們都知道應該以集體利益為重,但真正要他們付之行動時,卻不愿主動參與或用各種借口和理由來拒絕,缺乏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的繼承和發(fā)展,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馬克思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現(xiàn)實應用,是人構建其自身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指導思想,更是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指導理論。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結合中國國情、文化和歷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象。將國家、社會和公民應遵守的準則行為提煉為24個極具中國文化的漢字,使其成為中國未來發(fā)展的指導性理論。習總書記說過,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1]。隨著經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變革和社會結構變動,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活動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多彩紛呈。在這種思想多樣、價值多元的條件下,更要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凝聚全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在全社會形成巨大的價值共識和思想共鳴。對于大學生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有效地應對西方價值觀的沖擊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具體表現(xiàn)。近半美國家庭生活拮據(jù),1850萬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非洲裔的貧困率是白人的2.5倍,失業(yè)率長期維持在白人的2倍左右。美國政府的“棱鏡”項目24小時運行,未經授權恣意對公民的電子郵件、臉譜網(wǎng)消息、谷歌聊天、Skype網(wǎng)絡通話等進行監(jiān)聽監(jiān)控[2]。西方國家用這些毫無遮掩的監(jiān)控和赤裸裸的歧視來展示他們所謂的民主。社會主義制度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先進的社會制度,只有社會主義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真正科學意義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所謂民主、自由、平等是虛偽的、靠不住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特點的綜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互統(tǒng)一,指導中國特設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和完善。
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fā)展,文化思想的傳播滲透更加激烈,社會現(xiàn)象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各種思想道德觀念激烈碰撞、互相影響,從不同角度對師生產生影響。高校應把教育引導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首要任務,用馬克思主義占領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陣地,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道德觀念塑造靈魂,確立師生主心骨,樹立分辨是非的標準,從而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
第一,從加強教育入手,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任務,運用校內外宣傳媒體,采取富有實效的形式,開拓廣闊的活動空間,對師生員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高尚的思想道德倫理觀念的教育、灌輸和熏陶,培養(yǎng)師生員工的道德倫理素質。
第二,充分發(fā)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作用?!扒嗌倌觌A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4]。”要發(fā)揮好思想理論政治課的主渠道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去,并根據(jù)學科和課程內容、特點,結合改革開放新特點不斷充實完善其內容,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做到使學生入耳入腦入心,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明辨是非,決斷選擇的能力。專業(yè)課老師也要發(fā)揮課堂思政的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滲透到學科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寓于專業(yè)課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第三,加大新媒體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應用。過去高位引領的傳播方式已經由網(wǎng)絡互動式的傳播方式多替代,微信、抖音、微博等手機端的應用,使得價值觀傳播越來越多樣化。過去的媒體傳播是專業(yè)性質的傳播,更具有組織性,信息的傳遞要經過仔細的篩選和優(yōu)化調整,以便達到最佳效果。然而,現(xiàn)在的移動終端所形成的自媒體現(xiàn)象,多為大眾交互式的傳播,傳播變得越來越具有自發(fā)性、隨意性,信息呈現(xiàn)碎片化趨勢,反映的往往是不同人群的即時感覺。因此新媒體的應用應該更貼近生活,要少用大而空的概念,多用日常生活話語;少講抽象的大道理,多講日常生活的故事。要多宣傳身邊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通過點滴之間折射人性的光芒。如大國工匠、匠人精神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事跡或者短視頻講解愛國主義,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要注重環(huán)境營造,培養(yǎng)良好思想道德氛圍。環(huán)境對人的品行修養(yǎng)有重要的作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揭示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時不存,無處不在,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要體現(xiàn)潤物無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要重視環(huán)境的影響,使環(huán)境營造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提高,從而取得“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當代大學生處于社會發(fā)展與社會結構巨變中,也正處于我國兩個一百年建設目標的關鍵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其扣好人生第一??圩拥闹匾瘘c。通過不同途徑,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貫穿整個大學時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深植學生心里,使他們能夠自覺的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