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光
摘 要:唐朝為中國封建社會輝煌時期,具備雄厚的經濟及政治基礎,加之文化與藝術的繁榮,對當時的服飾產生一定影響。唐朝的服飾除雍容華美外,所產生的進步服飾文化更是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文章針對唐朝服飾特點及南北方差異展開討論,對唐朝服飾所具備的開放性、包容性、功能性及個性等特點予以分析。同時從服制形式、足衣、佩飾等方面對南北方所存在的差異予以探討。
關鍵詞:唐朝;服飾特點;南北方差異
唐朝為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為亞洲政治、經濟的中心,社會風氣也因政治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盛而變得開明、自由。在此社會環(huán)境下,唐朝服飾風格產生一定變化。唐朝服飾同其他朝代相比,服飾形式方面或更深層次的服飾內涵方面均較為開放、輕松,更具有進步性。基于此,文章對唐朝服飾特點及南北方差異予以研究,望借此對推動中國文化繁榮發(fā)展起一定積極意義。
1 唐朝服飾特點
1.1 開放性
唐代服飾向人們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多為開放的,為一種自內向外的張力,并未有內向的自省性。此種張力的外在體現(xiàn)手段即為服飾的外在形式。服飾的圖案飾物、色彩、外形為構成服飾外在形式的三要素。①寬大的外形、裸露的局部。從敦煌壁畫可知,唐朝服飾多以寬松為主。服飾借助高系腰帶突顯身材修長,以輕薄面料營造飄柔的感覺。尤其唐朝中后期服飾,更為寬大,一件衣物需六幅布帛制成。寬博為唐朝服飾所追求的特點之一,除可體現(xiàn)唐朝的繁榮外,寬大的衣物也可提高穿著者舒適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將人體于束縛中解放。唐朝時期僅有身份者方可著開胸衫,如永泰公主可半裸胸,歌女也可半裸胸取悅統(tǒng)治階級,而百姓家女子則不可半裸胸。雖然半裸胸裙裝僅局限于少數(shù)貴族女性間,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思想開放程度。②艷麗的色彩。唐朝服飾中,女性服飾以黃色、紫色及紅色等暖色調為主要顏色。除女性服飾色彩艷麗外,男性官服色彩也尤為豐富。自唐高祖后,將三品官服顏色設定為紫色,將五品官服顏色設定為淺咖啡色,將六品官服顏色設定為深綠色,將七品官服顏色設定為淺綠色,將八品官服顏色設定為深青色,將九品官服顏色設定為淺青色,而庶民、宮外之人服飾顏色則為白色或黃色。由此可見,唐朝服飾顏色尤為豐富。③服飾圖案豐富性。唐朝工藝裝飾多選用花卉圖案,構圖豐滿、圓潤且自由活潑,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唐朝的開放與繁榮。
1.2 包容性
因唐朝同周邊民族政治及經濟等交流頻繁,為外來文化進入中原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加之中原經濟基礎雄厚,促使中原有廣闊胸襟接受并包容異族文化。在此背景下,當時的中原服飾融合異族服飾元素。其中較為突出的現(xiàn)象為胡服在中原的盛行。胡人為漢族人對北方民族的稱呼。初唐至盛唐期間,契丹及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交往頻繁,受絲綢之路影響,北方服飾元素對中原服飾影響較大。伴隨胡人而來的典型代表是胡服,并在中原諸城盛行。胡服為唐朝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的主要象征。唐朝服飾于少數(shù)民族服飾、外族服飾中吸取特色,服飾構成元素更加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唐朝服飾的發(fā)展,為中華服飾發(fā)展注入新的審美。此外,胡服同寬松的唐代漢服形成對比,使得中華服飾向多元化發(fā)展,對后世服飾發(fā)展、審美產生深遠影響。
1.3 功能性及個性
唐朝時期存在一個有趣現(xiàn)象,即唐朝女性喜愛衣著男性服飾,可能同唐朝統(tǒng)治者出身于胡族、社會崇尚武力相關。唐朝社會女性所參與的社會活動較多,著男裝較為方便;唐朝社會的開放、尚武為女性著男裝提供社會背景。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女性在日常活動中穿著男性服飾所具備的功能性更為理想。由此表明,唐朝服飾已萌發(fā)服飾的功能化意識。唐朝前期,女性多追求個性美,服飾顏色方面并未對官方的服飾顏色限制予以重視,戴胡帽、著胡服極為盛行;在女性妝面方面,多以濃妝艷抹為主。這一定程度上表明,現(xiàn)代社會中所追求的個性在唐朝時期便已初見端倪。
2 唐朝服飾的南北方差異
2.1 服制形式
北方為褲褶及兩襠。唐朝時期伴隨民族融合趨勢加強,胡服對漢族的影響日漸加深,尤其是中原地區(qū),著胡服盛行一時。北方所流行的褲褶即為胡服。褲即為褲子,褶即為上衣,而褲褶即為上衣下褲。傳統(tǒng)漢族服飾為上衣下裳,其中裳為裙。實際上,上衣下褲的著裝同上衣下裳的著裝比,更具實用性。此外,合褲、襖子當時也較為流行。合褲即為滿襠褲,襖子是同褶較為類似的一種服飾,但袖偏窄,衣身也較短,領子為交領,與現(xiàn)代社會的夾衣較為相似。此類型服飾無論是居家或官方場合均可穿。實用且經濟的兩襠衣為北方民族傳入中原地區(qū)的服飾。此服飾最初為北方少數(shù)民族軍服演變而成,無衣袖,僅有兩片衣襟,后被稱作坎肩或背心。兩襠衣除可起到良好保暖作用外,也不會增加服飾衣袖厚度,便于手臂行動,為男女皆可穿著的服飾。南方為褒衣博帶。南方為封建政權所在之處,前朝遺俗于此地繼承并發(fā)揚。南方人士寬松的裙式服裝為漢族衣著的主流。南方氣候與北方相比,氣候較溫和,人們著寬衣也較為舒適。因當時士大夫生活環(huán)境尤為優(yōu)渥,服飾款式越發(fā)寬大。受玄學清談影響,南方士人以追求自然飄逸及自由奔放的境界為主流,為廣袖長裙及衣裳博大營造良好生存環(huán)境。此外,統(tǒng)治階級的倡導,使著寬大侈麗之服成為時尚。通過寬衣大袖服飾也可反映出當時士族存在注重享受、貪圖安逸等病態(tài)心理。
2.2 足衣
履為當時社會較為正規(guī)的鞋子,式樣及名目眾多。不僅有男性所穿著的履,也有專門向女性供應的履。履的制式通常為高頭大履,雖可向人呈現(xiàn)出逍遙之態(tài),但在日常生活中行動不便。北人多著靴,南人多著屐。北方為靴。靴是胡服之一,且在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中尤為盛行。據(jù)《北堂書鈔》記載:“石虎皇后出,女騎千人,腳皆五色靴?!毖ニ邆涞谋E阅埽蛇m應北方寒冷的天氣。除官員武士著靴外,平常百姓也著靴。靴在北方尤為普遍。南方為屐。北方人著的靴也傳入南方,但傳播范圍較小,可能同北方氣候寒冷而南方氣候溫和相關。氣候條件差異是產生南屐北靴格局的一項重要因素,且穿著寬松的屐也同南方士人悠縱輕慢、空疏狂放的風度相適應。
2.3 佩飾
配飾方面,南方人士、北方人士二者間的最大差別在:北方人士尤為注重革帶,多佩戴革帶等飾品。如胡人所制作的碟蹼帶實用性較強。此革帶由帶鉤、帶身及碟蹼三部分構成,革帶上可掛日常物品。此種既可束腰又可佩戴眾多飾物的碟蹼帶對遷徙不定的游牧民族而言尤為實用,因此受北人喜愛。
唐朝男子佩飾的一項顯著特點是男子腰間的環(huán)帶與七事。其中環(huán)帶即為有環(huán)的革帶,此種帶是胡服的一項遺制。隋唐時期無論文武百官、帝王貴臣或庶民百姓,均可用于腰間。而七事,指掛于環(huán)帶上的多種飾物。
唐朝女子的佩飾從考古資料和文獻上看,南北方差異不大。項飾分為項鏈、瓔珞及項圈等;臂飾分為手鐲及臂釧等;腰飾分為香囊及玉佩等。以瓔珞為例,瓔珞原裝飾于佛像頸間,隨佛教傳播至中國,其由上、下兩部分組成。瓔珞上半部為半邊圓形金屬圈,下半部為由珠玉寶石所構成的項鏈。臂釧也被稱作跳脫,為金屬絲經盤繞多匝后形成,形狀類似于彈簧,也有以多個手鐲合并而形成的飾物,套于手臂,盛行于宮女和仕女群體中。香囊制作材料多為金、銀,鏤空,上下兩半球扣合方式為子母口,內裝有兩個同心圓環(huán),環(huán)內又放置一小香盂,同心圓環(huán)間、小金盂間均以對稱活軸連接,無論如何轉動,香盂里的香灰都不會產生倒置、灑落現(xiàn)象。
3 結束語
盛唐時期形成開放的服飾文化、服飾面貌,對中國封建社會有重要意義。唐朝服飾的進步,為中國服飾融合優(yōu)秀元素產生啟迪,并對后世的服飾審美意識、服飾態(tài)度產生深遠影響。且因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區(qū)氣候條件、地理條件等均存在較大不同,南北方風俗習慣存在一定差異,使得中國服飾文化具備多元化等特點,一定程度上豐富中國服飾文化,并為中國服飾文化繁榮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賈旭.唐代人物畫中的傳統(tǒng)服裝設計元素對現(xiàn)代服飾設計的陶染與啟示[J].西部皮革,2019(3):79+98.
[2]賈榮林.唐代服飾圖形“陵陽公樣”中的民族圖式交融[J].藝術設計研究,2017(3):23-26.
[3]江倩倩.唐代服飾特點初探[J].新西部(理論版),2013(12):92+90.
[4]羅進.論唐代服飾的特點及成因[J].蘭臺世界,2012(12):73-74.
[5]彭歆.論唐代服裝的特點[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6):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