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路,焦夢麗,羅紅霞,逄曉陽,蘆晶,張書文,呂加平,*,妥彥峰
(1.北京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系,北京102442;2.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北京100193;3.北京農(nóng)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102206;4.大連工業(yè)大學食品學院,遼寧大連116034)
半個世紀以來,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首要疾病,其死亡率已超過所有癌癥的總和。流行病學和臨床調(diào)查表明,高膽固醇是引發(fā)該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能顯著降低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1-3]。某些乳酸菌菌株,能夠促進胃腸道吸收,增加腸道有益菌群,改善人體胃腸道功能,抑制腐敗菌的繁殖,提高機體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4]。國內(nèi)外有研究表明:部分乳酸菌具有較強的降膽固醇能力,長期食用含乳酸菌的食品或乳酸菌發(fā)酵食品可有效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質(zhì)量分數(shù),從而大大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5]。酸菜作為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一種傳統(tǒng)乳酸菌蔬菜發(fā)酵制品,其以營養(yǎng)豐富、酸鮮脆嫩、解膩開胃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且研究表明酸菜汁液中富含大量乳酸菌[6]。本試驗選用MRS 培養(yǎng)基從東北農(nóng)家自然發(fā)酵的酸菜中分離乳酸菌,通過體外試驗研究其功能特性,篩選出具有耐酸耐膽鹽、降膽固醇能力的菌株,并進行菌種鑒定,豐富降膽固醇乳酸菌菌種資源庫,也為后續(xù)試驗提供材料和理論依據(jù)。
酸菜汁液:采自黑龍江佳木斯市農(nóng)家發(fā)酵酸菜,采集樣品于離心管內(nèi),加入無菌甘油使終濃度為25%,于-80 ℃冰箱保存。
MRS 培養(yǎng)基:北京陸橋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MRSCHOL 培養(yǎng)基[7]:膽固醇 1.0 g,加 1 mL 吐溫-80 助溶,加入1 000 mL 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調(diào)pH 值至7.0。
革蘭氏染色試劑盒、乳酸菌生化鑒定試劑盒:北京陸橋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細菌基因組DNA 提取試劑盒、引物、TE 緩沖液、DNA Marker、ddH2O、Mix 液: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牛膽鹽、膽固醇(99 %):美國sigma 公司;鄰苯二甲醛、氯化鈉、鹽酸、冰乙酸、正己烷、無水乙醇、氫氧化鉀等試劑均為分析純級:國藥化學試劑集團。
DHP-9082 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DL 超凈工作臺:北京東聯(lián)哈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GL124-1SCN 萬分之一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LDZX-50KB 立式壓力蒸汽滅火器:上海申安醫(yī)療器械廠;PHS-3C 雷磁pH 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HB-III 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上海振捷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CX41RF 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公司;TP600 梯度 PCR 儀:日本 TAKARA 公司;Sigma-3K15 離心機:德國SIGMA 科技有限公司;UV-260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儀器有限公司;DYY-6C 電泳儀:北六一儀器廠。
1.3.1 乳酸菌的初步分離純化
將帶回的酸菜汁液解凍,以備使用。采用梯度平板稀釋法,吸取酸菜汁液于0.85%理鹽水中進行梯度稀釋,然后涂布于含0.5%CaCO3的固體MRS 培養(yǎng)基上,37 ℃靜置培養(yǎng)48 h,挑選平板上有明顯透明圈的菌落,在MRS 平板上多次劃線純化直至菌落形態(tài)單一,挑取單菌落到MRS 液體培養(yǎng)基增菌培養(yǎng)24 h,記錄菌落特征,于4 ℃冰箱存儲備用[8-10]。
1.3.2 生理生化鑒定試驗
對菌株進行革蘭氏染色、過氧化氫酶試驗、采用乳酸菌生化鑒定試劑盒做碳水化合物(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水楊苷等)發(fā)酵試驗[5]。
1.3.3 菌種16S rDNA 鑒定試驗[5]
采用細菌基因組DNA 試劑盒提取細菌DNA,利用引 物 27F (5'-AGAGTTTGATCCTGGCTCAG-3')、1492R(5'-AGAGTTTGATCCTGGCTCAG-3') 進行擴增;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反應(yīng)程序為:95 ℃預變性 4 min;95 ℃變性 45 s,50 ℃退火 45 s,72 ℃延伸 2 min,循環(huán) 30 次;72 ℃延伸 10 min,4 ℃保存。PCR 產(chǎn)物經(jīng)1%瓊脂糖電泳分析后,送交華大基因公司進行16S rDNA 測序,所得序列在NCBI 中進行比對,確定菌種。
1.3.4 降膽固醇乳酸菌的篩選
繪制膽固醇標準曲線:取1 mL 的配制質(zhì)量濃度為0.02、0.05、0.10、0.12、0.15、0.20 mg/mL 的膽固醇系列標準溶液,加入3 mL 95%乙醇、2 mL 50%氫氧化鉀,旋渦振蕩混勻。于60 ℃下恒溫水浴10 min,冷卻后加入5 mL 正己烷,旋渦振蕩萃取1 min~2 min,加入2 mL蒸餾水,振蕩均勻,靜置分層。吸取2 mL 上層正己烷,60 ℃水浴氮氣吹干,加入4 mL 0.5 mg/mL 鄰苯二甲醛溶液和2 mL 濃硫酸,顯色反應(yīng)20 min,測定吸光值(A550)并繪制膽固醇標準曲線[11];
乳酸菌降解膽固醇能力測定:將培養(yǎng)好的乳酸菌菌液,按5%接種量接種于10 mL 降膽固醇篩選培養(yǎng)基(MRS-CHOL 培養(yǎng)基)中,取1mL 上清液測膽固醇含量作為空白;再于37 ℃靜置培養(yǎng)48 h,搖勻后立即取樣1 mL,12 000×g 離心5 min,用鄰苯二甲醛比色法測定上清中膽固醇含量[12]。平行試驗3 次取平均值。
式中:A 為受試菌株在MRS-CHOL 培養(yǎng)基中37 ℃靜置培養(yǎng) 48 h 后膽固醇殘留量,mg/mL;C 為空白MRS-CHOL 培養(yǎng)基中膽固醇含量,mg/mL。
1.3.5 耐酸耐膽鹽試驗[2,13-15]
將接種于MRS 液體培養(yǎng)基的乳酸菌按2%接種量接種于 pH=3.0、pH=4.0、pH=5.0 液體 MRS 培養(yǎng)基中,37 ℃培養(yǎng) 24 h,以 pH=6.0 的 MRS 培養(yǎng)基為空白對照,測各組菌液的OD600nm值,重復3 次取平均值。
式中:N 為菌株在不同pH 值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24 h后的OD 值;N0為菌株在pH=6.0 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24 h后的OD 值。
配制膽鹽濃度為1、2、3 g/L 的液體MRS 培養(yǎng)基,將乳桿菌液按2%接種量接種于不同膽鹽濃度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培養(yǎng)24 h,以不加膽鹽的MRS 培養(yǎng)基為空白對照,測各組菌液的OD600nm值;
式中:A 為測試菌株在不同膽鹽濃度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24 h 后菌液的OD 值;A0為菌株在不含膽鹽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24 h 后菌液的OD 值。
1.3.6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xcel、SPSS19.0 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
對100 個酸菜樣本中乳酸菌進行分離培養(yǎng),最終成功分離鑒定10 株菌,并對此10 株菌定義編號為M:姓氏馬+H:黑龍江縮寫黑+S:酸菜+年限+編號;即 MHS1701、MHS1702、MHS1703、MHS1704、MHS1705、MHS1706、MHS1707、MHS1708、MHS1709、MHS1710。經(jīng)培養(yǎng),10 株菌菌落呈中等大小,有凸起,乳白色,濕潤,明顯溶鈣圈,邊緣整齊,菌落呈圓形,且挑取時具有黏性。
10 株菌革蘭氏染色呈陽性,過氧化氫酶反應(yīng)呈陰性,并對其碳水化合物利用特性進行測定,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 乳酸菌分離菌株菌落特征Table 1 Colony characteristic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s
MHS1704 不發(fā)酵山梨醇,MHS1710 不水解蔗糖。根據(jù)查閱《伯杰氏細菌鑒定手冊》,乳桿菌屬細菌可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半乳糖、糊精、七葉苷、纖維二糖、麥芽糖、甘露醇、水楊苷、山梨醇、蔗糖、棉子糖、乳糖等,結(jié)合試驗結(jié)果分析,初步判斷10 株菌均為乳酸桿菌屬。
采用細菌DNA 基因組試劑盒提取10 株菌株基因組DNA,產(chǎn)物通過PCR 擴增,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最終檢測電泳圖有且只有一個條帶,標準Marker條帶為2 000 bp,各菌株條帶在1 000 bp 左右。菌株DNA 提取產(chǎn)物條帶單一,且與預期目的大小一致,可以滿足后續(xù)測序要求。
利用 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將所測定的10 株菌株的16S rDNA 序列,與GenBank/EMBL/DDBJ 數(shù)據(jù)庫對比[7],具體鑒定結(jié)果如表2 所示。
表2 16S rDNA 序列對比結(jié)果Table 2 Comparison of 16s rDNA sequences
酸菜中微生物多樣性大多采用傳統(tǒng)培養(yǎng)的方法進行篩選分離、鑒定。目前,李欣等[4]采自大慶地區(qū)的傳統(tǒng)酸菜發(fā)酵液中分離得到14 株菌株,其中4 株彎曲乳桿菌、3 株清酒乳桿菌、5 株植物乳桿菌、1 株短乳桿菌和1 株腸膜明串珠菌。栗永樂等[6]從內(nèi)蒙古東部地區(qū)采集的14 份農(nóng)家酸菜汁中分離出84 株乳酸菌,分別鑒定為植物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短乳桿菌和耐酸乳桿菌、唾液鏈球菌、嗜熱鏈球菌、糞腸球菌、植物乳球菌、腸膜明串株菌。奎夢漪等[16]從云南自然發(fā)酵酸菜液中的優(yōu)勢乳酸菌分離出12 株乳酸菌,分別為植物乳桿菌、腸膜明串珠菌、短乳桿菌。本研究從傳統(tǒng)東北農(nóng)家酸菜中分離得到10 株菌,經(jīng)16S r DNA 序列分析鑒定為植物乳桿菌、棒狀乳桿菌、干酪乳桿菌和短乳桿菌。傳統(tǒng)發(fā)酵酸菜是一個豐富的乳酸菌資源庫,并且酸菜具有悠久的安全食用史,因此可以從中篩選具有潛在益生功能的乳酸菌菌株。
采用鄰苯二甲醛法獲得膽固醇標準曲及回歸方程為y=2.487 5x-0.024 7,R2=0.997 8,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通過鄰苯二甲醛法測定10 株乳桿菌的膽固醇去除情況,結(jié)果如表3 所示。
10 株乳桿菌都具有一定的降解膽固醇的能力,膽固醇脫除率從9%~60%不等,不同菌株間膽固醇脫除率差異較大,與黃燕燕等[2]研究結(jié)果類似。其中菌株MHS1701、MHS1703、MHS1706 的膽固醇脫除率超過40%以上,分別為40.71%、52.84%、41.41%,菌株MHS1701、MHS1706 較汪曉輝等[12]的研究結(jié)果偏低,可能與酸菜樣本、乳酸菌個體差異、培養(yǎng)條件等因素有關(guān)。初篩結(jié)果選取 MHS1701、MHS1703、MHS1706 3 株脫除率高的菌株。
表3 乳酸菌去除膽固醇試驗結(jié)果(n=3)Table 3 Results of cholesterol removal test by lactic acid bacteria(n=3)
10 株不同乳桿菌在不同pH 值培養(yǎng)液及含不同膽鹽培養(yǎng)液中的生長狀況如表4、表5 所示。
表4 MHS1701~MHS1710 的耐酸性(n=3)Table 4 Acid tolerance of MHS1701-MHS1710(n=3) %
為保證乳酸菌在胃腸道內(nèi)具有良好的存活能力,必須有耐胃酸耐膽鹽的特性。結(jié)合表4、表5 耐酸耐膽鹽結(jié)果可知,10 株乳酸菌MHS1701~MHS1710 在不同pH 值和不同膽鹽濃度下的耐受能力相差不大。10 株乳酸菌耐酸性隨著pH 值降低而降低,在pH=3 下各菌株的耐酸能力較?。浑S著膽鹽濃度上升,各菌株的耐膽鹽能力有小幅度下降,此結(jié)果與林龍鎮(zhèn)等[15]經(jīng)不同培養(yǎng)條件下平板計活菌數(shù)的結(jié)果一致。其中篩選得到的降膽固醇能力較好的3 株目標菌株MHS1701、MHS1703、MHS1706 中 MHS1701 在 pH=3 下的耐酸性最強,為2.03 %;目標菌株中MHS1701 耐膽鹽效果最好,達11.95 %。因此,菌株MHS1701 具有優(yōu)良功能特性。
表5 MHS1701~MHS1710 的膽鹽耐受性(n=3)Table 5 Gallbladder salt tolerance of MHS1701-MHS1710(n=3)%
本試驗從傳統(tǒng)東北發(fā)酵酸菜中分離獲得植物乳桿菌、棒狀乳桿菌、干酪乳桿菌及短乳桿菌共10 株菌;要求篩選出的乳酸菌除了具備特定的降膽固醇功能以外,還必須具有益生菌所共有的優(yōu)良特性,試驗表明各菌株在pH 值為3.0 的環(huán)境以及3 g/L 的膽鹽濃度下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各菌株膽固醇脫除率在9%~60%之間,MHS1701、MHS1703、MHS1706 菌株的膽固醇清除能力分別達41%、53%、41%,且MHS1701 的耐酸耐膽鹽能力最強。因此傳統(tǒng)東北酸菜可以作為降解膽固醇乳酸菌的來源庫,通過體外培養(yǎng)篩選得到的植物乳桿菌MHS1701 的功能特性最明顯,有實際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