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心理學者,應用心理學研究員,知名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心理健康專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總課題組專家委員,全國網(wǎng)上家長學校特聘心理健康專家,CCTV等多家電視臺心理節(jié)目特邀專家,著有《怎樣做學校心理咨詢》《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等著作40余部。
問題:孩子沒有上進心了
這一天,一對中年父母陪同孩子遠道來訪。
初步溝通后我了解到,男孩的父母都是大學畢業(yè),父親是單位的領導,母親是單位的業(yè)務尖子,都是很優(yōu)秀很有成就的人。男孩是個初中生。初次見面,從他的言談舉止中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善良、懂事、文靜的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我差不多可以確定,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男孩。這樣一個男孩會有什么問題?父母又為什么不顧路途遙遠急切來訪?
我先與男孩的父母進行了交流。男孩父母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可把我們愁死了!您說,這孩子對學習怎么沒有上進心了?”
問題的診斷必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必須要有具體的溝通。于是我問:“怎么叫沒有上進心?請說說具體情況。”
男孩父親搶先說:“怎么說呢?這孩子就是做什么都沒有熱情,做什么都是無所謂,做什么都是漫不經(jīng)心、吊兒郎當,沒有一點精氣神,沒有一點上進心。他馬上上初三,就要中考了,這種狀態(tài)怎么能行?
“別的不說,他在玩的時候也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周末下午,為了調整他的狀態(tài),我提議去打羽毛球。
“到了外面,我拿出架勢,努力制造一種爭個輸贏的氣氛??伤麑ξ业臒崆楹翢o反應,接球慢慢騰騰,發(fā)球松松垮垮。我心里那個急呀!十幾歲的男孩子,怎么會這個樣子?”
男孩母親接過話來:“這孩子,你讓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讓他怎樣就怎樣,可他沒有一點積極性,也沒有一點熱情?!?/p>
雖然我有了一些判斷,但還是問:“那學習上的情況呢?”
男孩母親說:“連玩都這樣,學習就更別提了。我們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小學的時候,我負責輔導他的學習。我這個人急脾氣,看到孩子哪里錯了,就發(fā)脾氣,大聲呵斥。結果他好像讓我給嚇傻了,聽話是聽話了,卻越來越不會學習了。記得剛上小學的時候,他有一次連10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了。”
男孩父親接著說:“我看這樣下去不行,上中學后就由我來輔導。我壓住性子不著急,但是,我看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好,看孩子學習習慣也不好,就讓孩子照我的方法來。孩子有不同意見,開始還會說出來,后來就什么都不說了,我說什么就是什么,讓怎么學就怎么學。即使這樣,他的學習成績還是不行。我們看著著急,他自己卻一點也不知道主動學習,甚至不想去上學了,什么誘惑都不靈了……”
我追問道:“誘惑?什么誘惑?”
男孩父親不好意思地笑了:“為了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我們經(jīng)常給孩子買這買那。小時候,這樣的誘惑還有點用,到現(xiàn)在什么誘惑他都不動心了。前不久,我們說如果他努力上進,就給他買一個蘋果手機。他卻一點心動的感覺都沒有,還是那個樣子。他現(xiàn)在根本不和我們交流了,只知道唯唯諾諾,根本就問不出個話來。”
男孩媽媽搶過話頭說:“更氣人的是,孩子學習不好也不知道努力了,上課回答不出問題,考試考得不好,他都無所謂。他是很聽話,該做作業(yè)了他就去做作業(yè),該學習了他就去學習,請老師輔導他就點頭,去上課外輔導班他就去??伤约壕褪菦]有上進心,沒有積極性,沒有熱情?!?/p>
溝通至此,我對他們的問題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了。但是,我還是重復了他們的問題:“是啊,是誰把孩子的上進心弄丟了?”
解析:父母親手扼殺了孩子的上進心
在男孩父母反思的時候,我和男孩單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男孩求助的愿望非常強烈,我們的交流很順利,這讓我很意外。
男孩說:“雖然是爸爸媽媽要我來的,但是我看得出來,您是可以幫助我的人。”
我誠懇地說:“感謝你的信賴,有什么問題我們一起來想辦法?!?/p>
沒想到男孩接下來開口便是:“在他們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錯……”
我有些意外:“這是什么意思?”
“比如學習方法,他們總說我的學習方法不行,要我按照他們的方法來。就說學習英語吧,小時候媽媽輔導我,就知道訓我,訓得我一提英語就害怕,一提英語就犯怵。后來我長大了,知道英語不學不行,知道自己應該努力??墒牵斘颐鞒鲆稽c方法的時候,爸爸卻說我的方法不好,強制我按他的方法學習。我爸爸是很自大的人,這也許有點貶義了。他從來不問我的想法,在學習和生活上,什么都要我聽他的。他好像是幫助我學習了,其實怎么說呢,我覺得都是幫倒忙。可是我不敢說,不能說,我只有聽他們的,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他們讓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們還總說我懶,說我不動腦子。他們都給我安排好了,我不懶能怎樣?我還動什么腦子?說我懶就懶唄,說我不動腦子就不動腦子唄?!?/p>
說到這里,男孩咧了咧嘴,像笑,又像哭,讓我心里很難受:“你是說你習慣了?”
男孩看著我:“是的,我習慣了,也練出來了,練得樂觀了,樂觀得有點沒心沒肺、沒臉沒皮了??墒?,我能怎樣?我不這樣早就垮掉了,我不想讓自己垮掉……”
看著男孩滿是淚水的雙眼,我伸手撫住了他的肩頭。是的,誰都會保護自己的心靈。可是,在父母的不斷打擊下,男孩要想保護自己的心靈不被徹底摧毀,除了這最后的一招還能怎樣?
男孩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跟您說心里話,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不好,雖然學校里沒有鮮花和掌聲給我,但是,讓我感到快樂的地方還是學校。我不想回家,我怕回家,回到家里我只感到壓力。在我的記憶中,他們沒有給過我一句肯定的話,沒有給過我一點自主的權利,只知道訓我,只知道說我不行,只知道找機會打擊我……”
我問:“打擊你?”
男孩回憶說:“小時候,我有話都和他們說。上小學的時候,我跟他們說我喜歡班上的一個女孩。那只是一個小孩子的天真想法,長大了就過去了,我不愿意再提起那件事??墒牵职制眠@樣的事打擊我。一次,他給我說的學習方法,過后我說忘了。他就說,你喜歡的女孩怎么不會忘呢?從此,我再也不和他們說心里話了。
“我爸爸在單位里是領導,把工作上的勁頭都拿到家里來,總是說,我就是要結果,你說你努力了,結果呢?
“我知道,我的學習不好,可是這只怪我自己嗎?是誰讓我成了這個樣子?盡管這樣,我也還在努力。真的,我是在努力的,我是想上進的。我不玩手機了,不玩電腦了,上課走神的時候少了,聽講的時候多了,回家也想方設法完成作業(yè)。我沒有氣餒,我沒有放棄自己。老師,我真的沒有放棄!可是,他們只知道要結果,不管我努力的過程,我……”
男孩的淚珠終于滾落下來,里面有委屈,有無奈,有抱怨,有傷心……
當我和男孩的父母再次坐到一起的時候,他們都表示,孩子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有自己的責任。于是,為了促進他們深刻反省,我介紹了與男孩交流的內容。
最后我說:“是的,孩子今天這個樣子,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即便這樣,孩子還說不想垮掉,不想放棄。聽著孩子的訴說,我的心陣陣作痛,如果不是孩子不敢說,我真想讓你們當面聽聽孩子的訴說。為什么孩子沒有了上進心?是誰把孩子的上進心弄丟了?現(xiàn)在二位可以給出答案了嗎?”
男孩父親低垂著頭說:“是被我們給扼殺了。我把在單位的作風帶到了家里,在孩子面前太強勢、太嚴厲了,不讓孩子說話,不管孩子怎么想,只知道讓孩子完全服從?!?/p>
男孩母親兩眼盈滿淚水:“我也是個強勢的人,脾氣太急,對孩子太狠,對孩子總是看不順眼,打擊孩子,呵斥孩子,壓制孩子。是我們親手扼殺了孩子的上進心?!?/p>
是的,向上之心原本是孩子的天性,卻往往被父母親手扼殺。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很棒,強勢的父母更希望孩子強過自己。但生活就是這樣怪,強勢的父母偏偏會培養(yǎng)一個弱勢的孩子,越是爭強好勝的父母越會有個不求上進的孩子。
這是為什么?父母太強勢,往往不利于孩子自主成長。強勢的父母,往往會在不知不覺間從根本上剝奪了孩子生活的自主性,剝奪了孩子生命發(fā)展的自主性,剝奪了孩子心靈成長的自主性。有時候,這樣的父母恨不得代替孩子生命的成長,代替孩子心靈的發(fā)展,代替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完全成為自己手里的木偶人。一個完全失去自主的孩子,哪里還會有什么上進心?哪里還會有什么積極性?哪里還會有什么生活的熱情?
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的親子關系,也并不是每位強勢的父母都這樣對孩子。但是,父母扼殺或壓制孩子自主性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
對策:讓孩子自主生活
作為心理咨詢師,為了避免加深親子沖突,我在孩子面前很少明確表明態(tài)度傾向。但是,在跟男孩交流時,面對男孩的淚水時,我意識到不能不給男孩力量。我握住了男孩的手:“馬老師相信你,馬老師支持你!我們要過程,我們不放棄!”
隨后,我就心理自救策略給予了男孩具體指導。男孩接受了兩個原則:一個是低起點,另一個是小目標。男孩表示將按照這兩個原則,自己制訂作息表,自己制訂自學課表,堅持自主學習,努力做學習的主人。就此,我們進行了具體討論。最后,在我的提議下,男孩提出了對父母的希望:希望少訓斥我,讓我安排自己的學習。
最后,男孩父母追問:“我們怎么改變呢?”
孩子的生命是自主的,孩子的生活更應該是自主的。我們的一切教育,最終應該是放手,把自主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地生活,自主地成長,自主地發(fā)展。而不是以盲目的高期望扼殺孩子的自主性,剝奪孩子自主生活的權利。
溝通了這個意思,我問:“二位自己有什么想法呢?”
男孩父母是素養(yǎng)和悟性高的人,不再愁眉不展,再次異口同聲地說:“不再管孩子那么多,讓孩子自主地生活,自主地學習?!?/p>
我也笑了:“好,有一種愛叫放手。放手,就是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當然,還有信任,還有傾聽,還有鼓勵。只要認識問題解決了,相信你們會為孩子拿出行動?!?/p>
大約一周后,男孩撥通了我的電話,說父母變化很大,自己也不再壓抑了,學習上更努力了,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