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月10日至2013年12月10日在我院治療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將患者平均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均為40例。對參照組的患者實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實驗組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行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結果:兩組患者均實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時,差異不明顯(P>0.05),但是對實驗組實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措施之后,其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痛苦[1]。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1-03--01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心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2]。本病多發(fā)生在40歲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歐美發(fā)達國家本病常見,經濟發(fā)達國家發(fā)病率較高;近年來發(fā)病率呈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3]。因此,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10日至2013年12月10日在我院治療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將患者平均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均為40例,對參照組實行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對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實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方法。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沒有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對本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如:調節(jié)血脂代謝、鍛煉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禁煙酒、不宜做劇烈的活動及遵醫(yī)囑用藥,并且對患者進行有關冠心病的護理知識的宣傳和指導。
實驗組:在常規(guī)的冠心病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措施,內容如下:(1)精神支持療法:護理人員運用溫和的語氣和誠懇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交流,使用勸導、解釋、保證、訓練培養(yǎng)興趣和調整環(huán)境等的方法,幫助患者正確地面對眼前的困難,對疾病有更好、更深的認識,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患者的心理調節(jié)平衡系統(tǒng)的機能;以達到增強信心,促進身心健康[4];(2)松弛療法:又稱為放松療法,是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病人通過各種固定的方法反復練習,使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以及全身肌肉處于放松、平靜和平和的狀態(tài)下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5];(3)加強病房的巡視,與患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方法,認真傾聽患者內心的想法和疑惑,對患者要積極鼓勵,用簡單但是通俗易懂的詞語對本病進行詳解,并陳述相關的成功案例,從而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治療[6]。
1.3 觀察項目
分別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均未實行護理措施之前的SAS和SDA評分,SAS評分表中分值>50的表示患者有輕度焦慮的癥狀;SDS評分表中分值分值>53的表示患者有輕度抑郁的癥狀,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的癥狀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使用()表示,使用t進行數(shù)據(jù)的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在未進行任何護理措施之前,SAS和SDS評分沒有明顯差異(P>0.05),在分別進行護理措施后,實驗組的SAS和SDS 評分低于參照組的評分,差異明顯(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7]。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的飲食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患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冠心病的病因是多種因素作用于不同環(huán)節(jié)所致,主要的危險因素與年齡、性別、血脂異常、血壓、吸煙、糖尿病、喝酒等有關。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胸痛,由胸骨后或心前區(qū)開始,向肩部或遠端肢體放射,疼痛在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緩解[8]。
我國隨著老年化的逐漸加重,老年冠心病患者尤為多見。因為本病的性質,需要進行定期的隨訪,在此過程中,老年患者的心理困難極為巨大,容易出現(xiàn)和產生緊張、焦慮、抑郁等癥狀,所以需要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上心理護理干預。通過一系列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可以讓老年患者緩解內心的焦慮、減輕心理負擔,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治療。
綜合上述,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實行心理護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患者內心的焦慮和抑郁的癥狀,在治療過程中的效果更顯著,值得臨床上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周峰宇. 心理護理干預對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 家庭醫(yī)藥.就醫(yī)選藥,2018,08:294.
康娟梅. 心理護理干預對心內科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 人人健康,2019,11:145-146.
馬曉佳. 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5:1259.
潘秀林. 護理干預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89:390.
李靜.心理護理對冠心病支架術后伴焦慮抑郁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22(21):2974-2975.
謝惠英,馮小君,劉琴.心理護理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醫(yī)學前沿,2018,8(1):286-287.
張雪. 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并發(fā)心律失常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07:233-234.
魏鳳英. 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04,06:47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