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價值觀教育是以價值取向認識與價值取向選擇為主的教育。歷史是對以往大事的歷史性記載和總結。以史為鑒,可以正身,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價值觀。因此,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也成為高中歷史教師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
一、進行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及現(xiàn)狀
價值觀是個體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引導人積極向上,使個體健康發(fā)展,走得更遠。當代高中生都是在電子產品的包圍中、在外來文化的浸潤下長大的,許多人對好萊塢電影、英文歌曲和西方價值觀高度認同,但是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價值理念卻認識淺薄,一些人還以背離傳統(tǒng)道德為時尚。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價值觀教育,是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要求。
如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已經成為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許多教師在此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但是,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有部分教師認識不到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在教學中仍然以歷史事件記憶、知識點分析等內容為主,價值觀教育被邊緣化。此外,還有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價值觀教育就是道德觀念教育,只要經常向學生灌輸?shù)赖掠^念和價值理論知識,就能使學生自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此,在教學中,他們習慣于進行道德說教和理論灌輸,使價值觀教育不僅內容枯燥,脫離實際,而且教學手法單一,效果不佳。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價值觀教育的對策
1.思想重視,目標明確。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只有理念先行,目標明確,才能朝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才能取得積極的成效。所以,高中歷史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將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人視為歷史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教學中端正心態(tài),明確價值觀教育的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價值觀教育。例如,在高中歷史
必修1中的《太平天國運動》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在研讀教材、分析資料的基礎上,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其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為: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農民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關注農村,尊重農民;了解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失敗的原因,了解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聯(lián)系實際,認識到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性、新農村建設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對農民、農村的情感。在教學目標明確的基礎上,教師再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有序開展教學,這樣的歷史教學才具有積極的育人效果。
2.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法。
高中生雖然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但是他們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判斷能力,也有著強烈的審美需求,所以他們對新鮮事物都非常感興趣。在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中,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高中歷史必修2中的《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近現(xiàn)代城鄉(xiāng)在社會生活、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變化,或者將不同時期的作家描述民眾日常生活的作品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如:魯迅先生筆下的民眾,喜歡喝酒、談天、抽鴉片;汪曾祺筆下的民眾,雖然生活艱苦,但是他們對傳統(tǒng)食物卻有著特殊的情節(jié)。在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很少見到人們?yōu)槌园l(fā)愁,人們更加講究吃的健康。如此這般,從細節(jié)處著手,使學生意識到歷史就在當下,讓學生感受社會歷史的變遷,認識到進步終將取代落后,只有珍惜當下、積極努力,才能實現(xiàn)民族興盛,國家富強。
3.發(fā)揮實踐教學的育人功效。
實踐出真知,紙上談兵只能讓價值觀教育給學生留下“假、大、空”的印象。我國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歷史遺址、革命圣地、各種博物館等應有盡有,這也為歷史價值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價值觀教育中,我們要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鼓勵學生走出教室,開展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例如,在教學《辛亥革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革命圣地、歷史檔案館參觀走訪,或者讓學生利用網絡收集更多的史料,并圍繞史料歸納總結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其失敗的原因,借助實踐讓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綜上所述,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它在完善人格、改善品質、價值觀引導和教育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和文化知識教學,還要重視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以增加價值觀教育的可接受性,實現(xiàn)歷史價值觀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