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窮
【提 ? 要】 ?與語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課堂作業(yè)本,它編排的題目難易適中,題量合理;題型靈活新穎,更強調學生對于語言的運用和內容的感悟;是語文學習的好幫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課前預習,掌握學情;課中穿插,破解難點;課尾練習,積累運用這樣三步曲將語文課堂作業(yè)本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效率,減輕了學生負擔。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作業(yè)本;課堂教學;有效利用
我們很多老師都感覺到了語文課堂作業(yè)本的優(yōu)勢,但是,老師們都習慣于用一節(jié)課時間完成作業(yè)本,或是作為課后作業(yè)完成,這樣一來,課堂作業(yè)本離開了課堂教學。那么,課堂作業(yè)本能否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幫助我們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呢?我在教學中分三步走,真正地讓“課堂作業(yè)本”走進了“課堂”,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第一步:課前預習,掌握學情
對于高段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他們要通過默讀或朗讀來了解課文內容,要自己動腦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由此可見,課前預習多么重要。
我在布置預習任務時,會在作業(yè)本中挑選一些簡單的題目,作為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完成。如“看拼音寫詞語、選擇正確的讀音、默讀課文填空”這一類字詞類的基礎題和整體感知內容題。對于學生來說,這一作業(yè)的布置使學生的預習不單單停留在初讀課文,大體感知階段,而是給了學生具體的預習要求。要求學生掌握文中重點字詞,要求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初步概括,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的能力,讓預習更加有效。對于老師來說,布置了這樣的預習作業(yè),就能更準備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有重點地進行指導。我會在新課前,讓學生匯報昨天的預習作業(yè),先四人小組在組長的指導下花幾分鐘時間討論答案;然后再請組長說說錯誤的內容,我再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字詞進行重點講解。學生對于每節(jié)課前的預習檢查積極性非常高,在這樣一種自主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字詞得到了有效的鞏固。而老師也能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情,提高教學的效率。
第二步:課中穿插,破解難點
在高段的語文課堂上,總有幾個主要的問題是需要學生理解感悟的。我在課堂上,就利用課堂作業(yè)本,讓學生邊說邊練,加深印象。
如在上《將相和》一課時,在整體感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打開作業(yè)本,讀一讀第3小題:《將相和》中“將”是指( ? ?),“相”是指( ? ?),“和”是( ? ? )的意思。全文講了三個小故事,可用小標題( ? ?)、( ? ?)、( ? ? )來概括。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試著完成練習。這一個練習的插入,給了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一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能有效地帶著思考學習。在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因為思考過,發(fā)言的學生很多,而且學生們的答案也不相同,經(jīng)過點評,學生們能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再給他們時間修改。在理解重點段“完璧歸趙”這一段時,我也隨機插入了課堂作業(yè)本中的第4題練習。第(1)小題,在文中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這一題主要是運用關聯(lián)詞,于是我讓學生先讀一讀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記一記文中的兩組關聯(lián)詞,最后不看書完成填空。第(2)小題,一讀到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我就會想起“寧為玉全,( ? )”這個成語。這一題,我先讓學生讀句子,然后交流,再說說對這個成語的引申義的理解,最后再交流這樣的8個字的成語你還知道有哪些。第(3)小題理解“理直氣壯”的意思,從藺相如理直氣壯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對于這一題,前一小題,借助詞語手冊就可以完成,后半小題則展開了充分的討論,要求學生結全文中具體的詞句來體會,作適當?shù)狞c評后,把自己的體會寫下來。最后,讓學生也用“理直氣壯”這個詞在題目下寫一個句子。第(4)小題,提出感興趣的或者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并把討論得出的答案寫下來。這一題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先讀課文再提出問題,并在四人小組內交流,每一組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全班交流,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學生提的問題沒有意義,同時也教給了學生提問的方法。
第三步:課尾練習,積累運用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語文的學習說白了,其實就是對課文規(guī)范語言的吸納后融會貫通,為我所用?!弊鳛橐幻Z文老師,我們應該敏銳地感觸到文本中蘊含的一些語言訓練點,展開小練筆,進行語言的遷移運用,完成語言實踐。在作業(yè)本的最后一題中,出現(xiàn)最多的就是小練筆。
如《白楊》一課中“寫幾句話,夸夸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并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古詩司三首》中“發(fā)揮你的想象,從本課中選出一首你最喜歡的古詩詞,把它改寫成一篇短文”;《威尼斯的小艇》中“用一段話寫寫家鄉(xiāng)的某處景或某個物,要寫出特點來……
對于這一類小練筆的訓練,首先,我們可以回顧課文語段,明確寫作的方法;然后,再討論寫話的內容,幫助學生開闊思路;最后練習評議修改。以《威尼斯的小艇》為例,這一課作業(yè)本中的最后一題是“用一段話寫寫家鄉(xiāng)的某處景或某個物,要寫出特點來?!痹诰毩暻?,我讓學生再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說說這一段寫出了小艇外形哪些特點,用了什么方法?告訴學生,我們今天要寫的家鄉(xiāng)的景物也要寫出它的特點,也可以運用比喻的方法。然后,讓學生交流準備寫什么?寫出它的什么特點?最后,動筆完成練習,并交流評議。這樣一個過程下來,學生知道該怎么寫,也有東西可寫,小練筆的質量就能得到保證,在這一練習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也真正地得到有效的提高。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的學生不是過目不忘,過耳不忘的神童,所以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利用課堂作業(yè)本,演奏好這“三步曲”,讓一本小小的語文課堂作業(yè)本散發(fā)出更耀眼的光芒,協(xié)助我們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牛中良.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中華少年,2018年30期
[2]張秀娟.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J].江西教育,2018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