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雯
摘要: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先后被譯成多種語言,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xiàn)。本文將從目的論視角出發(fā),對比英德兩個譯本中熟語的翻譯,進(jìn)而探究其不同譯本中翻譯技巧與策略的選擇,以期能幫助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作。
關(guān)鍵詞:目的論;德譯本;英譯本;熟語
余華是當(dāng)代中國先鋒小說家,其代表作《兄弟》講述了重組家庭中兩兄弟前后截然不同的命運(yùn)。該小說于2009年先后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一經(jīng)出版在德語界和英語界引起巨大的反響。本文將從目的論視角出發(fā),對比兩個譯本中與熟語相關(guān)的翻譯,進(jìn)而探討其不同翻譯技巧和策略的選擇。
一、德英譯者簡介
德文譯者是高立希(Ulrich Kautz),他從1961年開始接觸中國,近30年翻譯了包括余華的《活著》以及閻連科的《丁莊夢》在內(nèi)等眾多中國當(dāng)代知名作家的作品,其翻譯的《兄弟》在德語界廣受讀者的歡迎。他認(rèn)為,為了讓普通讀者能夠理解中國文學(xué)中特有元素,翻譯中做必要的譯改是需要的。
英文譯者是羅鵬和周成蔭,是海外漢學(xué)界著名的伉儷,他們是余華和閻連科作品最重要的海外譯者,二人合譯的《兄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余華嬉笑怒罵口水味十足的筆調(diào),在英語界廣受贊譽(yù)。
二、目的論
20世紀(jì)七十年代,漢斯·弗米爾提出(Hans Vermeer)提出目的論(Skopostheorie),將翻譯研究從原文中心論的束縛中擺脫出來。目的論注重的不是譯文與原文是否對等,而是強(qiáng)調(diào)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以譯文的預(yù)期目的功能為出發(fā)點(diǎn),根據(jù)各種語境因素,選擇最佳處理方法。目的論包括三大原則,即目的性原則、連貫性原則和忠實(shí)性原則。三大原則中,目的性原居于首要,即要根據(jù)譯入語的預(yù)期和要求選擇相應(yīng)的翻譯策略。連貫性原則是指譯文必須符合語內(nèi)連貫標(biāo)準(zhǔn),即譯文具有可讀性和可接受性。忠實(shí)性原則是指原文與譯文應(yīng)該存在語際連貫,即忠實(shí)于原文,但與原文忠實(shí)的程度和形式則取決于譯文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
三、兩譯本中熟語翻譯所運(yùn)用的方法
作為一部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小說,《兄弟》中包含了大量熟語,增加了小說的趣味性,但也造成了翻譯的難點(diǎn)。本文將選取小說前七章中的熟語,探究德英譯本在翻譯方法和策略選擇上的差異。
例1:好像是五個餓鬼眼睜睜地看著煮熟的鴨子飛走了。(11)
德譯:Sie erinnerten an hungrige Esser, die mit ansehen müssen, wie die gebratene Ente ihnen vom Teller fliegt(15)
英譯:looking like five starving dogs who had just seen a freshly roasted duck fly out of their reach(10)
“餓鬼”一詞出自佛經(jīng),意為“不斷受饑餓折磨而不安的鬼魂”。在西方文化里沒有與之完全對應(yīng)的詞,德語詞“Teufel”及英語詞“ghost”雖都有“魔怪”、“幽靈”的含義,但在西方文化里都具有消極的色彩。而原文中出現(xiàn)的“餓鬼”是一個偏中性的詞。因而,德譯本選用了較為中性的名詞“Esser”,刻畫了一個饑腸轆轆等待吃飯者的形象。英譯本中則將其轉(zhuǎn)譯為“starving dogs”,似乎更為風(fēng)趣。從兩個譯本的句型和用詞來看,英譯本更貼近原文。
例2:劉作家想甩掉他的女朋友,他的女朋友不是一盞省油的燈(14)
德譯:Die Frau, die Schriftsteller Liu loswerden wollte, gab sich allerdings nicht so schnell geschlagen(20)
英譯:Writer Liu tried to dump his grilfriend, but she ab solutely refused to be let go of(13)
人們通常用“某人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來形容某人很難纏、不講理。在翻譯時,德譯本進(jìn)行了轉(zhuǎn)譯,選用了“geschlagen”一詞,為“打敗、擊敗”之意,意為“她沒有那么快被打敗”。英譯本則進(jìn)行了意譯,揭示了“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的言外之意,即“她堅(jiān)決拒絕離開他”。雖然采用了不同的翻譯方法,但都傳遞出“劉作家的女朋友不愿意被輕易甩掉”的意思。
例3:劉作家雖然籌辦婚事了,可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15)
德譯:Der solchema?en Geschm?hte bereitete zwar–wie er erw?hnt–seine Hochzeit vor, aber ohne rechte Begeisterung(22)
英譯:Even though Writer Liu was in the thick of his wedding preparations, he was still dreaming of the greener pastures(14)
對于“身在曹營心在漢”這一成語的解讀,德譯采用了意譯法,結(jié)合上下語境,由于劉作家在飛黃騰達(dá)后想甩掉女朋友,見異思遷瞄上林紅的行為,故將其定性為“遭人謾罵的人”,接著又用“沒有真正的熱情”進(jìn)行補(bǔ)充。英譯本則進(jìn)行了轉(zhuǎn)譯,將其譯為“追求更綠的牧場”,也喻為“追求更好的前程”。相比與德譯本的解讀,英譯本似乎少了一些貶義的色彩。
例4: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5)
德譯:Vor sch?nen Frauen werden selbst starke Helden schwach?。?2)
英譯:Even the mightiest hero still falls at the hands of the beauty(14)
對于英雄和美人的關(guān)系,德譯本將意譯法,譯為“在美麗的女人面前,即使是強(qiáng)大的英雄也會變?nèi)??!?而英譯本采用直譯法,譯為“即使是最強(qiáng)大的英雄也會落在美人手里。相比于德語譯文,似乎美人對英雄的影響在英譯本中通過“落入美人手里”得到了更好地傳遞。
例5: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26)
德譯:Wie hei?t es so sch?n?Solange der Wald steht, gibts Holz zum Heizen(38)
英譯:As they say, as long as you own the moutain, theres no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firewood(25)
德譯和英譯都保留了原文的條件句,句式上很整齊。德譯本進(jìn)行了轉(zhuǎn)譯,將“青山”轉(zhuǎn)譯為“森林”后,使森林和木柴建立更直接的聯(lián)想關(guān)系。而英譯中將原文中的意象“山”以及“柴”都得以保留,并且施為者也在這里也得以凸顯。在譯入語讀者能理解的前提下,更好地傳遞了中華文化的一些元素。
例6:就像是在大海里撈針一樣(59)
德譯:Es kam ihnen nachgerade vor, als suchten sie eine Nadel im Heuhafen(88)
英譯:It was lik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57)
“大海撈針”比喻很難找到,白費(fèi)力氣。德語詞“Heufafen”以及英語詞“Haystack”都有“干草垛”的意思,德英譯本同時選取與“大海撈針”之相似的習(xí)語“草垛里找針”,更好地向譯入語讀者傳達(dá)了原文的意思。
四、結(jié)語
通過德譯本和英譯本的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的譯者由于文化背景以及對作品的不同解讀,以滿足譯入語讀者文化消遣為目的,在翻譯熟語時選擇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是達(dá)到了翻譯的預(yù)期效果。相比于德譯本,英譯本偏“異化”的翻譯策略更好地傳遞了原作中一些原汁原味的中國元素。
參考文獻(xiàn):
[1]董國俊.忠實(shí)的美人:《兄弟》中習(xí)語的英譯策略分析[J].語言與翻譯,2014(2):60-64.
[2]汪寶榮,全瑜彬.余華《兄弟》小說中的文化專有詞英譯策略——基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jì)和實(shí)例分析的考察[J].浙江財(cái)經(jīng)大學(xué),2014(2):90-97.
[3]張錦蘭.目的論與翻譯方法[J].中國科技翻譯,2004 (1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