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康
摘要:西藏軍旅題材長篇小說《雪祭》2017年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作品”,作品塑造了高原軍人守衛(wèi)西藏、扎根西藏、建設西藏的崇高形象,通過對戰(zhàn)友的心理描寫及家庭描寫,黨益民完成了作品中當代軍人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在它的內(nèi)容、思想性與藝術性上的高度統(tǒng)一,做到了創(chuàng)作個性與精神追求的有機結(jié)合。有評論說,《雪祭》是繼《高山下的花環(huán)》之后當代軍旅文學的典范之作,是一部從軍 人角度展示藏地歷史變遷的厚重之作。
關鍵詞:黨益民;創(chuàng)作個性;精神追求
《雪祭》以駐扎在雪拉山上的筑路部隊為主題,故事情節(jié)通過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展開,描述七連官兵的不同命運,頌揚了幾代西藏軍人的使命與擔當,他們所擁有的奉獻精神。黨益民曾寫過四部題材的作品,但在這部小說中,他沒有再去過多的記錄發(fā)生在筑路過程中的慘痛經(jīng)歷,而是以關懷的方式希望戰(zhàn)友們平安健康?!堆┘馈分兴从吵龅膭?chuàng)作個性與精神追求主要反映在以下幾點:
一、選材和立意的時代性
《雪祭》里面濃郁的民族風情及對藏地歷史、文化的詳實描寫,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對西藏在宏觀上有更多的了解,神往之心便變得更為急迫。青藏高原由于高海拔,有著與內(nèi)地不一樣的雪山和湖泊、白云與人群,會讓人不自覺地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仰之情,進入某種虔誠的境界。對于黨益民來說,他的敬仰和虔誠之心更深重的部分是來自于對在高原上極端惡劣的自然與施工條件下,犧牲奮斗官兵們的深厚情感。作為西藏題材的小說,強烈的民族特色是小說的獨特之處。每年,當?shù)乜h政府都會派一支牦牛隊來看望筑路人員,送牛肉、羊肉和土豆和干牛糞,以保證他們正常的生活。
趙天成從馬上掉下滾進雪谷后,他在雪地里昏了過去。卓瑪用把他已經(jīng)凍得麻木的雙腳放進自己的皮袍里,他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之前的雪災對卓瑪家的牦牛有沒有影響。在這一場雪災中,趙天成帶著七連也投入到了救災中,在冰天雪地里連續(xù)奮戰(zhàn)半個多月,不僅要找到失蹤的牧民,還要將干糧,面粉,鹽,茶和草藥送到被困牧民的家中。在文本中,作者對牧民的家里進行了非常詳細的描述,這個長方形牧民帳篷由堅固的牦牛絎縫制成,帳篷中間支撐著一根木桿。帳篷用牦牛繩緊緊地固定在地面上。這樣的帳篷可以白天把兩邊撩起來,容易進出,讓陽光照進來,并曬干帳篷里潮濕的墊子。然后夜里再放下兩側(cè),用細繩捆綁,以在夜里抵御寒風和狼的侵襲。(1)其中藏族的一些民俗風情也隨處可見,翻過一道山坡,是士兵們長年奮戰(zhàn)的雪拉山口,風馬旗在山頂隨風飄蕩,下面就是藏族牧人堆砌的瑪尼石堆,在卓瑪完成祈愿后,她還演唱了藏族歌曲。(2)歌曲中描寫的歷史能讓我們牢記過去,不忘初心;所講述的西藏題材故事,更讓我們牢記民族團結(jié)的力量。
二、英雄主義下的現(xiàn)實關懷
英雄精神在這個時代早已被冷漠了,總得有人回顧與堅守,總得有人喚醒和頌揚。于是,作者心存憂患意識,身有使命擔當,站在歌頌和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的精神高度,激昂書寫兩代軍人的鐵血傳奇,符合時代精神。《雪祭》在本質(zhì)上是一部傳播正能量的中國故事,黨益用宏大敘事的筆法闡述了普通中國人生活狀態(tài)的文學技巧,細化到作品中,黨益民選取了普通人的悲歡離愁,關懷普通人的生活狀態(tài),直面現(xiàn)實和矛盾,發(fā)現(xiàn)軍人們內(nèi)心的訴求和現(xiàn)實困境。在小說中,他沒有回避軍人在現(xiàn)實困境面前精神抉擇的難度。我們讀到軍人最真實的一面,在文學作品中常看到那些無私奉獻和犧牲精神的人物形象,認為軍人就是以奉獻和犧牲為己任,但是對于軍人的個人利益、家庭困境都被劃到奉獻和犧牲的對立層面,成為被忽視的對象。在《雪祭》中奮戰(zhàn)在雪拉山高原的軍人感人至極,因為他們?yōu)榇朔瞰I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但黨益民對他們懷有更深切的理解,他不僅寫出了奉獻和犧牲,而且也贊揚他們的私情。當有人要責怪軍人的私情時,黨益民則讓小說中的趙天成真情呼喚軍人應該講犧牲和奉獻,但是軍人也是人,也有父母孩子。小說用大部分篇幅描寫劉鐵失蹤的故事,他兩次接到妻子的加急電報,兩次向連隊請假都沒有獲得批準,情急之下,他被迫采取不恰當?shù)姆绞交丶遥捎诨丶姨?,孩子在麥地里出生,不久就離開了,妻子因此也瘋了……盡管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鐵匆忙處理了家事之后,仍舊盡快趕回了部隊,讓讀者從作品中體會到更深切的崇敬之情。軍人也是人,也有情感和缺點,但在關鍵時刻,在最危險和最困難的時刻,軍人會放棄自己的生命并將希望留給戰(zhàn)友。小說是一部用來頌揚生者、祭奠逝者的作品,最寶貴的地方是作品寫出了生命的堅強與信仰的力量。如果我們用當下的某些標準和視角去觀察,高原軍人身上的一些精神和行為好像是我們很難以理解的,然而他們正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筑路架橋,為藏區(qū)和內(nèi)地的交通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他們身上所展現(xiàn)的意志與信仰,似乎是堅不可摧的。女醫(yī)生黃雪麗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這樣一個善良溫柔的女子,長久在高原工作和生活,無情的風雨磨損著她的面容,然而她卻始終堅守在高原,哪怕付出青春和生命也值得。從這個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軍人的特質(zhì),就是對身份與崗位的認同,對榮譽的重視,以及由于歷史的沉淀而流在中國軍人血液里那種無比珍貴的自豪感,再殘酷的環(huán)境也沒有改變和動搖他們。當今社會情況下人們的觀念與意識越來越利益化,但是作者并沒有被那些東西所影響。當他回望為國家、為人民奮戰(zhàn)在雪域高原上的戰(zhàn)友們,內(nèi)心對他們不僅是充滿情感的,而且堅信戰(zhàn)友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有價值意義的。讀這部小說,內(nèi)心被一種神圣感與崇高感籠罩和感染,這或許就是《雪祭》所具有的獨特的思想與精神高度所帶來的藝術魅力。
小說追溯到剛建國時期,在50年代,上一代軍人為了和平解放、建設西藏的英勇事跡,呈示了西藏解放半個世紀來的深刻變革與發(fā)展,歌頌了兩代西藏軍人無私奉獻的使命感。包括慕生中將軍帶領士兵建設康藏路,時間跨度大,塑造人物眾多,故事復雜曲折,具有史詩的規(guī)模和審美效應。正是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對雪域高原和戰(zhàn)友們的深情厚誼,才使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生動而真實,極易讓我們產(chǎn)生共鳴。戰(zhàn)爭與和平、建設與發(fā)展,軍人的忠誠與熱血奉獻,更使我們在一次次地感動與被感動中,靈魂被洗禮,精神被凈化,信仰更堅定,人生更執(zhí)著。
三、創(chuàng)作個性與文學風格
創(chuàng)作個性,即創(chuàng)作本性,是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發(fā)展和表達的作家的特征。(3)作家的世界觀、意境美學,藝術才能,氣質(zhì)和稟賦所形成的習慣行為形式的表達。黨益民在一次訪談中說道寫書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所以最好采用更多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我不喜歡浮華,不喜歡玩弄辭藻,我喜歡沈從文和汪曾祺那樣的表達,非常簡約樸素?!焙C魍f:“要平鋪直敘,少用形容詞、副詞修飾;用具體生動的詞,不用抽象的詞;表述直截了當,質(zhì)樸無華寫作和做人一樣,要質(zhì)樸可信,這樣才便于交流?!保?)語言的簡樸、結(jié)構的魔幻、視角的多樣、敘述模式、腔調(diào)、句式的動態(tài)變化,虛實相間的描繪以及簡單之中的清晰演繹、平淡之下的崎嶇波瀾,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信從容,形成了黨益民獨特的文學風格?!堆┘馈分幸缘谝蝗朔Q破題做引子,給讀者拋出謎面,后面轉(zhuǎn)入第三人稱敘述,包括倒序、插敘、自述等多種手法,這種仿真的敘事情境的使用,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更好地體現(xiàn)故事的豐富性和人物之間關系的復雜性,讓人不禁神清氣爽。整部作品突破了格式化創(chuàng)作,毫無做作煽情的痕跡。人物塑造更沒有臉譜化,顯得自然、真實、可信,看似平靜的敘述,不知不覺中讓人受到熏染,自然而然中讓人心靈震撼。巨大的困難和犧牲,讓人感受到了生的艱難與死的容易,對英雄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相比較黨益民之前創(chuàng)作的作品,例如《一路格桑花》《父親的雪山 母親的河》,《雪祭》更為注重故事的核心,強調(diào)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側(cè)重于更為寬廣的敘事空間。文本中采用現(xiàn)實與虛擬結(jié)合的方式,不乏有虛構的部分,但也是基于黨益民幾十年高原戰(zhàn)斗生活的基礎,之前創(chuàng)作的《用胸膛行走西藏》也屬于軍旅題材作品,但敘述故事方法就發(fā)生了改變,由紀實型變?yōu)閯?chuàng)作型,《雪祭》塑造了眾多人物,展開一張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圖,首先,劉鐵的逃離引出趙天成的找尋,之后掉入雪谷被卓瑪營救;城市兵牛大偉在無意間聽到劉鐵離開部隊,為了離開高原向代理指導員陸海濤告發(fā),也講述了陸海濤和趙天成、劉鐵之間復雜關系的回憶。其次,劉鐵在回家照顧妻子和提干之間的艱難抉擇,但最后他還是選擇了回家照顧妻子。在劉鐵歸隊過程中,以劉鐵父親劉德厚老人的回憶展開了歷史回顧,對雪域高原沿途景色的展現(xiàn)以及青藏線上發(fā)生的往事的追溯。其中還有桑杰老人的回憶,糅合在一起,展開了對相關歷史人物的追憶,豐富了對青藏公路的歷史回顧。如果作者沒有深刻的生活體驗和獨到的文學技巧,沒有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平和綜合能力,是很難駕馭這樣一部具有縱深感和歷史感的宏大之作。這部作品有著極高的美學價值,每一個故事,猶如一幅幅畫面,不時地閃現(xiàn)、跳躍,自然生動,美麗的意境,詩意和藝術表達,給人一種美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作者親繪的十二幅精美插圖,更加藝術地再現(xiàn)了藏地風情,是對作品環(huán)境描寫的意象表達,這是作者對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這已成為本書的一大亮點。
四、結(jié)語
《雪祭》毫無疑問是黨益民講述西藏軍人生活題材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執(zhí)筆西藏生活的總結(jié)之作。這部作品展現(xiàn)出的崇高的犧牲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在當下的中國社會更加顯得彌足珍貴,黨益民的作品融入了時代民族精神和正確價值觀取向,是文學作品的靈魂,我們應該向這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表示致敬。
注釋:
黨益民.雪祭[M].武漢:2016,年長江文藝出版社
栗軍.一部有溫度的作品——讀軍旅作家黨益民的西藏軍旅題材長篇小說《雪祭》有感[J].西藏文學,2018(02)
程革.文學概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01
塑造精神世界的“雪拉山”——關于長篇小說《雪祭》的對話-報刊
參考文獻:
[1]白燁.軍人精神的禮贊—讀黨益民的長篇新作<一路格?;?[N].文藝報,2008.
[2]黨益民.雪祭[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
[3]林繼富.靈性的高原—民間信仰源流[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子文.蒼茫西藏[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9.
[5]王泉.中國當代文學的西藏書寫[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6]程革.文學概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7]王婧.初中語文教材現(xiàn)代文中“我”的形象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2.
[8]塑造精神世界的雪拉山關于長篇小說《雪祭》的對話--報刊,2016.
[9]栗軍.一部有溫度的作品—讀軍旅作家黨益民的西藏軍旅題材長篇小說《雪祭》有感[J].西藏文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