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彬 孫健泳 黃偉駒 章耀鴻
食管癌源于食道腺上皮或鱗狀上皮的異常增生,其發(fā)病和病死率平均水平列惡性腫瘤前列,有明顯的地區(qū)差異,且潮汕地區(qū)為高發(fā)區(qū)[1-2]。食管癌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復發(fā)和未控,失敗者達60%~80%。因此,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是提高療效的關鍵。本研究對180例根治性放化療食管癌治療結果和預后進行分析研究,評價其近期療效和不良反應。
選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潮州市人民醫(yī)院放療科接受根治性放化療的180例患者(經病理或細胞學證實的鱗狀細胞癌178例,腺癌2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55例;年齡40~90歲,中位年齡66歲;卡氏評分60~79分11例,80~90分159例;頸段1例,上段32例,中段110例,下段37例;后程加速超分割31例,常規(guī)分割149例;采用調強放射治療技術120例,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60例;序貫放化療59例,同步放化療77例,單純放射治療44例;臨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82例,Ⅲ期82例,Ⅳ期10例。依據(jù)患者不同臨床特征進行分組。①按照腫瘤照射劑量的不同分為低劑量組(106例,腫瘤劑量≤6000 cGy)和高劑量組(74例,腫瘤劑量>6000 cGy);②按照腫瘤長度的不同分為≤10 cm組(92例,腫瘤長度≤10 cm),≤20 cm組(56例,腫瘤長度≤20 cm),>20 cm組(32例,腫瘤長度>20 cm);③按照雙肺受量的不同分為≤20 Gy組(42例,雙肺20 Gy受量≤20%),≤25 Gy組(60例雙肺20 Gy受量≤25%),≤30 Gy組(46例,雙肺20 Gy受量≤30%),>30 Gy組(32例,雙肺20 Gy受量>30%);④按照脊髓最大受量的不同分為<4000 Gy組(58例,脊髓最大點劑量<40 Gy),<4500 Gy組(58例,脊髓最大點劑量<45 Gy),<5000 Gy組(58例,脊髓最大點劑量<50 Gy),≥5000 Gy組(58例,脊髓最大點劑量≥50 Gy。
(1)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病理確診的初治食管癌,且無遠處轉移;②無其他惡性腫瘤病史;③身體情況良好,卡氏評分>60分,能進食半流食;④無嚴重內科疾病;⑤治療前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正常;⑥有完整臨床病歷和系統(tǒng)劑量學資料。
(2)排除標準:①非鱗癌患者;②單純放化療患者。
采用21EX醫(yī)用直線加速器(美國瓦里安);Eclipse 8.6逆向調強計劃系統(tǒng)(美國Varian);模擬定位機(山東新華);紅色激光燈(德國Lamp);熱縮體膜固定裝置(上海戈瑞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電離室矩陣(德國PTW);Unidos Webline絕對劑量儀(德國PTW);64排螺旋CT(德國西門子)。
1.4.1 放射治療方案
所有患者均采用6 MV X射線,調強或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計劃靶區(qū)(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劑量58~70 Gy,28~35 F,5.8~7 W。90%~95%的等劑量線三維包繞靶區(qū),以劑量-體積直方圖(dosevolume histogram,DVH)和等劑量線綜合評價治療計劃。
1.4.2 化療方案
多年來食管癌放射治療后總的生存率并無明顯提高,對于中晚期食管癌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其次是轉移[3]。同步放化療進一步增加局部病灶控制,減少轉移與復發(fā)。本研究中同步化療采用多西他賽或者奈達鉑單藥單周治療;誘導化療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用藥;輔助化療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用藥。
(1)近期療效標準。食管癌近期療效按照實體瘤的療效評價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評價,分為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疾病穩(wěn)定(disease stability,SD)及疾病進展(disease progression,PD)。
(2)急性反應分級。急性放射性損傷按照美國放射治療協(xié)作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標準評定。
(3)對比分析腫瘤長度和劑量、肺V20及脊髓Dmax對近期療效和急性不良反應的影響;放射治療方式對患者治療費用和治療日的影響。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與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對180例患者進行5~71個月隨訪,中位隨訪時間36個月,其中2例失訪,隨訪率為98.9%。失訪病例以最后一次隨訪仍存活的時間按截尾數(shù)據(jù)處理。
按照RECIST標準評價近期療效,分為CR、PR、SD及PD。全組總有效率為83.9%(151/180),其中CR為2.2%(4/180)、PR為81.7%(147/180)、SD為11.11%(20/180)及PD為2.8%(5/180),見表1。
表1 不同劑量組近期療效比較(例)
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總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273,P>0.05),見圖1。
圖1 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總生存率
180例患者中28例(占15.56%)發(fā)生放射性肺炎,其中2級以下占89.44%(161/180),2級及以上占10.56%(19/180)。主要影響因素為雙肺受量V20(V20指照射總劑量高于20 Gy的肺體積占全肺總體積的百分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0.072,P<0.05);腫瘤劑量(D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0.771,P <0.05);腫瘤長度(L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7.253,P<0.05),患者放射性肺炎統(tǒng)計情況見表2。
180例患者中28例(占15.56%)發(fā)生骨髓抑制,其中2級以下占89.44%(161/180),2級及以上占10.56%(19/180)。主要影響因素為脊髓最大點劑量(Dmax)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6.429,P<0.05);腫瘤劑量(D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9.541,P=0.05)、腫瘤長度(L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9.354,P<0.05),患者骨髓抑制統(tǒng)計見表3。
表2 放射性肺炎統(tǒng)計
表3 骨髓抑制統(tǒng)計
(1)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療方案:第一階段行常規(guī)分割放射治療,劑量為36 Gy/18 F/3.6 W;第二階段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療,劑量為30 Gy/20 F,1.5 Gy/F,2次/d,兩次放射治療間隔>6 h,5 F/W,總治療為28 d。
(2)常規(guī)分割放射治療方案:劑量為66 Gy/33 F,2.0 Gy/F,1次/d,5 F/W,總治療為33 d。超分割放射治療較常規(guī)放射治療縮短治療為5 d,有效縮短患者療程。
放射治療是治療食管癌的一種重要手段,其放射治療劑量為60~70 Gy,6~7周最佳[4]。但Pearson和Mareial等[5]提出50 Gy,4~5周治療效果最佳,國內一些研究也發(fā)現(xiàn)類似結論,萬鈞[6]和沙永慧等[7]報道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腫瘤外照射70 Gy和50 Gy的生存率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本研究也顯示,高劑量組(>6000 cGy)、低劑量組(≤6000 cGy)的近期療效、遠期療效均無顯著差異,低劑量組的放射治療不亞于高劑量組。
美國放射腫瘤學協(xié)作組(RTOG)在一個前瞻性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V20的大小不僅與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率相關,而且與放射性肺炎的嚴重程度明顯相關[8]。本研究也得到類似結果,按照照射總劑量>20 Gy的肺體積占全肺總體積的百分數(shù)分組(≤30 Gy、>30 Gy),統(tǒng)計顯示患者獲得放射性肺炎的嚴重程度與V20大小密切相關,故有統(tǒng)計學差異。此外,放射性肺炎也受到腫瘤劑量、腫瘤長度的影響,也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分析認為,腫瘤劑量的提高和長度的增加提高V20水平,間接導致放射性肺炎發(fā)生。另一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2級以上骨髓抑制的發(fā)生概率為15%(27/180),均較文獻報道為低。骨髓抑制主要影響因素是骨髓最大點劑量Dmax和腫瘤劑量、腫瘤長度。分析原因可能為骨髓抑制一般是急性反應,而后期出現(xiàn)的骨髓抑制多出現(xiàn)在多程化療的患者身上,而本組病期普遍較晚,預后差,多數(shù)患者在此之前已死亡有關。
在本研究采用的劑量范圍內,高劑量并不能帶來食管癌放射治療患者高獲益,高治療劑量則顯著增加損傷,因此不可取[9]。鑒于以上結果,本研究認為,食管癌放射治療不宜追求過高劑量,但食管癌外照射放射治療的合適劑量仍值得探討,因為局部未控制或復發(fā)仍是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低劑量組更能體現(xiàn)放射腫瘤學總原則和臨床劑量學原則的要求,降低周圍正常組織的受量,減少放射治療副反應,且能縮短療程,減少患者的治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