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夏璞
(1.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急診外科病房,山東 濟南 250012;2.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婦科病房,山東 濟南 250012)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骨外傷為急救治療中的常見疾病。急診骨外傷患者患病多是突發(fā)性或者是意外性的,因為傷痛、自身機體以及醫(yī)療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在急救期間很容易產(chǎn)生明顯的心理問題,患者面對的負面情緒明顯,影響后期急救治療,也不利于后期的骨創(chuàng)傷恢復,給患者的后期治療帶來較大干擾?;诨A護理工作還無法保證患者的康復治療,不利于患者不良情緒的緩解。所以,對急診骨外傷患者急救工作提供心理護理干預,將促使其干預效果的發(fā)揮和實現(xiàn),確保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1-2]。在本文中,將2017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收治的50 例急診骨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心理護理對急診骨外傷患者的治療效果,旨在為相關的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意見,具體的報告過程如下。
從2017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我院選擇收治50 例急診骨外傷患者,并將其納入此次研究工作中,患者均知情并同意,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方式將其劃分成觀察組(n=25)與對照組(n=25)。
對照組:男性12 例,女性13 例,最小年齡25 歲,最大年齡76 歲,平均(40.27±0.34)歲。觀察組:男性11 例,女性14 例,最小年齡26 歲,最大年齡77 歲,平均(40.28±0.35)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進過X 線、CT 檢查,均確診為骨外傷急診標準。排除標準:上肢骨折、重物砸傷以及伴有精神疾病和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通過組間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的分析和對比,發(fā)現(xiàn)呈現(xiàn)的統(tǒng)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對照組:為常規(guī)性護理。觀察組:心理護理工作。第一,手術前期的心理護理[3-4]?;颊咴谌朐杭痹\期間,需要為患者講解該疾病的有關知識和需要的注意事項,保證患者能認識到骨外傷的具體情況和變化,避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增加。同時,在給予規(guī)范化心理干預工作中,還需要將手術中需要的注意事項、具體流程等詳細講解,調(diào)節(jié)患者情緒,確?;颊咝膽B(tài)更平穩(wěn)。第二,手術中的心理干預。在手術過程中,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分析,對患者的機體狀態(tài)變化詳細分析,和麻醉師相互溝通。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緊張,可以給予更多鼓勵和安慰,維持其安全感。第三,手術后的護理工作。根據(jù)患者心理情況,和患者相互溝通,給予患者多方面的支持,確?;颊咝g后自信心增強。
基于SAS、SDS 評分量表,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評價。使用滿意度調(diào)查表,評價患者的服務滿意度,評價指標按照百分制標準來表示。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信息均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處理。尤其是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SDS 評分和滿意度評分,均執(zhí)行t 數(shù)值檢驗,以此來判斷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符合為P<0.05。
護理前期,觀察組患者的SAS、SDS 評分和對照組的SAS、SDS 評分無明顯差異,統(tǒng)計學研究價值較高(P>0.05),但在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呈現(xiàn)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S、SDS 評分對比分析(±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S、SDS 評分對比分析(±s)
如表2 所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呈現(xiàn)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P<0.05)。
臨床上,骨外傷為常見的骨傷病疾病,外傷和骨折損傷發(fā)生持續(xù)性、刺激性干擾,在急救護理工作中面對很大難度。特別是在急救初期,患者因為心理和疾病的擔心,導致在診療期間面對很大壓力。所以,為骨外傷急診工作提供護理服務,會促使醫(yī)院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實際上,結(jié)合患者具體情況的分析,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措施?;谙嚓P研究分析了解到,骨外傷疾病具有明顯的意外性和突發(fā)性,由于患者在短期內(nèi)還無法適應,受到疼痛和強烈刺激,在心理上面對較大影響,尤其是患者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無法保證患者的機體組織功能,也會影響患者的后期治療質(zhì)量。隨著護理安全策略的提出,在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上,為了達到身心干預模式,在對骨外傷患者進行專業(yè)化治療前提下,還需要提出針對性的心理措施,保證在整體上加強調(diào)節(jié),以免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帶來很大制約,在增強患者自信心條件下,也會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5]。將心理干預措施應用到骨科治療中,能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科學調(diào)節(jié),確?;颊吆妥o理人員的相互交流,增強雙方的信任度,在消除患者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同時,也會降低急救中的危險事件發(fā)生率。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s)
在本文中,為骨外傷急救患者提供了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其結(jié)果研究表明,和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比較,其治療效果更良好,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發(fā)生率,促使治療效率的提升。同時,心理干預措施的應用也增強了患者的治療自信心,避免外部因素給患者帶來的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措施是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出不同的措施予以控制,解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臨床護理服務工作中,將心理護理干預作為主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并且對急救骨外傷患者的心理情況全面分析,加強多方面的干預和護理會促使服務工作質(zhì)量的提升,維護急救工作的安全性,也有利于患者滿意度的增強。所以,在臨床上對心理護理干預進行推廣和應用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