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款冬花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含有萜類、黃酮類及有機酸等化學成分??疃ㄐ晕缎翜?,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作用。近年來,在定西市南部縣區(qū)廣泛種植,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左右。經(jīng)過幾年探索,經(jīng)濟效益非??捎^,是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1 生物學特性
款冬花,俗名燈花、冬花、九九花。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褐色,橫生地下,多年生草本。葉片心形或腎心形。早春先抽出花葶數(shù)條,開花結(jié)實期1~2月。
1.1 生長發(fā)育特性
款冬地上葉片當年深秋枯死,地下根莖和須根繼續(xù)生長。地下根莖生長呈橫向行走且迅速,節(jié)間再繁殖成苗能力很強。第一年秋季形成花蕾,第二年早春開花結(jié)種,4~9月營養(yǎng)生長,款冬花蕾從9月開始分化,10月后花蕾形成,翌年2月花莖出上,開花結(jié)實。
1.2 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款冬喜涼爽潮濕環(huán)境,能耐-40℃嚴寒,較耐蔭蔽,最忌高溫干旱,7、8月氣溫超過36℃以上,地上部就會枯死。款冬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忌黏土。宜栽培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二陰山區(qū)坡地。
2 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分布
款冬花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怕熱、怕旱、怕澇。生于海拔1100~2500米山谷、溝旁、路邊。分布于內(nèi)蒙古、山西等北方地區(qū)山溝路邊。甘肅主要種植于天水、隴南、定西、甘南、臨夏等地。
3 栽培技術
款冬花的栽培包括露地栽培、平畦覆膜栽培。
3.1 露地栽培
3.1.1 選地整地施肥 選擇海拔1200~2200米,年平均氣溫6℃,年降水量550毫米以上,無霜期130~180天,壤土和沙質(zhì)壤土,前茬為玉米、小麥、豆類等糧食作物。選擇土壤肥沃、理化性狀良好、排水便利的砂質(zhì)土壤。在定西山地以陰坡地最適宜款冬生長繁育。前作收獲后及時深耕滅茬,結(jié)合深耕每畝施入腐熟的農(nóng)家肥2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100公斤、普通過磷酸鈣40公斤尿素20公斤作基肥,再耙細整平做畦,并開挖排水溝,以利排水。
3.1.2 繁殖方法 根莖繁殖:早春解凍后進行春栽,先將根莖刨出,剪成15~18厘米長段,每段有2~3個芽苞。每畝需用種根35公斤左右。方法一般采用條栽或穴栽兩種。條栽:按30厘米行距開溝,溝深10厘米左右,每隔22~25厘米放一段種根,隨即覆土扒平。也可在秋季栽種,結(jié)合采花時,隨挖隨種。
3.1.3 田間管理 款冬出土后,在生長期應進行3次除草,即在4、6、8月進行。每次中耕都不能深,以免傷根。第二、三次中耕除草時,應在款冬花基部適當培土,以防花蕾長出土外。連栽幾年,土壤中的養(yǎng)分逐漸減少,產(chǎn)量逐年下降,為了穩(wěn)定產(chǎn)量,應適當追肥。在每次中耕除草時結(jié)合進行。每次每畝施入商品有機肥50公斤。7~9月款冬的葉片生長很快,葉片過密影響通風透光和花芽分化,容易感染病害、蟲害,故應及時疏葉。
3.2 平畦覆膜栽培
3.2.1 整地做畦和覆膜 選擇土壤肥沃、結(jié)構(gòu)良好的陰坡栽植。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滅茬,結(jié)合深耕,畝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2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100公斤、普通過磷酸鈣40公斤、尿素20公斤作基肥,耙耱整平土壤后做畦,畦寬90厘米、畦溝寬25厘米,畦高8厘米、每畦栽植4行。做畦后可用白色或黑色地膜覆蓋,最好選擇黑色地膜,可以減少人工投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3.2.2 根莖栽植 春季栽植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土壤解凍后進行,盡量早栽。栽植前將上年采收并進行砂藏處理根莖挖出,選擇粗壯多毛、色白無病蟲害的根狀莖作種莖,剪成8厘米長的小段,每段上以具有2~3芽為好,然后噴灑50%多菌靈800倍液或65%代森銨600倍液,放置晾干后在整好的畦面上進行移栽。秋季一邊采收,一邊移栽。
3.2.3 田間管理 款冬花移栽大田,一般不追肥,以免營養(yǎng)生長過旺、抗病能力減弱;缺肥時可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每畝追施小顆粒尿素或二銨10公斤,結(jié)合中耕除草時埋于植株邊土下??疃ㄔ?~9月為旺盛生長期,葉片過于茂密,會影響通風透光,從而影響花芽分化。要剪除重疊、枯黃和染病的葉片,每株只留3~4片新葉,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多產(chǎn)生花蕾增加產(chǎn)量。
3.3 病蟲害防治
3.3.1 褐斑病 常在7~8月份發(fā)生。發(fā)病時葉面病斑圓形或近圓形,中心部褐色,邊緣紫紅色,其上生褐色小點。防治方法:清除病殘組織,減少越冬菌源;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在發(fā)病初期噴50%多菌靈800~1000倍液。
3.3.2 葉枯病 發(fā)病時病斑黑褐色不規(guī)則形,由葉緣向內(nèi)延伸,致使局部或全部葉片枯干。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株殘葉,深埋或燒毀;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800倍液或65%代森銨600倍液,每隔7~8小時噴1次,連噴3~4次。
3.3.3 地下害蟲 主要包括螻蛄、蠐螬、金針蟲等,為害根部,播種時拌入毒餌誘殺;冬季清除雜草,深翻土地,消滅越冬成蟲。
4 采收加工
栽培1年地下根莖即可生長花蕾,當花蕾未出土,苞片出現(xiàn)紫色時,應該采收。一般在立冬前后的土壤凍結(jié)之前摘取,過早采挖,則花蕾瘦小泛白,過遲采挖,則花蕾出土而開放。采收時挖出全部根莖,仔細摘下花蕾,放在筐里運回,去凈花梗,抖掉泥土。
將摘下的鮮花蕾最好攤置于竹席上,薄薄攤開,用木棍攪勻,放在通風、背陰地方,晾干?,F(xiàn)在也有用木炭或無煙煤火的熱風烘干,烘時花蕾攤放不宜過厚,一般以7厘米左右為宜。烘炕時間不能過久,干透為止,要少翻動,尤其是即將干燥的花蕾,以免撞破外層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