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志
學生的學習行動是由學習動機而影響的,其學習效果也會受到學習動機的影響,因此,高校的教學質量與學習動機息息相關。本文從高校輔導員的視角出發(fā),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部分激發(fā)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途徑,以此推動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將某個節(jié)點作為設定的內部目標,使人們向目標前進,這便是心理學中的內部動因。自身的行為可以通過對目標的前進而維持,這個過程便是學習的動機。學習是需要以學習動機作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力的動力,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完成其學習活動,并主動設定其學習目標,以其目標為心理傾向,最終得以完成。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很多大學生存在著學習動機的匱乏感以及心理學習強勁不夠的現(xiàn)象。
做一件事情被內心所驅動著,這便是動機的產生。若做某件事沒有一種持之以恒的沖動,則沒有動機的體現(xiàn)。若一個人的內心因為受到驅動的產生,而加速做一件事,并持之以恒,便是動機的表現(xiàn)?,F(xiàn)階段,我國高校的大學生,不乏會出現(xiàn)逃課、厭學等情況發(fā)生,追其原因,發(fā)現(xiàn)學習動機的匱乏或者是較弱便是主要因素。如此一來,如何激發(fā)且提升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是以高校輔導員制度作為學生的管理制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由高校輔導員來負責,大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建設黨團等重要思想工作都離不開高校輔導員的教育輔導,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學習情況都與高校輔導員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如何使大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動機的影響有所認知,并且有效激發(fā)其動機的產生,這是當前高校輔導員最應研究的課題。
將動機給予持續(xù)下去的因素是一種自發(fā)性的自覺、價值力的產生以及最后的勝任力,這三要素已經得到心理學家的最終確認。在大學生活中,輔導員的工作與大學生接觸較為親近,與學習以及生活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高校輔導員應主動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最終的學習效果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結合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特點,以高校大學生學習動機為研究基礎,進而幫助輔導員激發(fā)大學生學習動機的能力。
2.1自發(fā)形成大學生的時間意識,激發(fā)當下學習的動機
掌控感會使你獲得動機,對自身個體所要追求的目標產生看法,并且獲得其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自身是充滿活力的。這是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的看法。在一個人的行動中,意識占其主導地位,也是一個人信念的根本。因此,為確定學生未來目標以及努力的方向,輔導員可以講述身邊的名人故事,使學生懂得目標的關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身的學習過程與未來的目標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形成時間觀念,進而對目標進行設計,最終通過自身的努力將此目標實現(xiàn)。因此,大學生應擁有較強的時間觀念,運用正確的意識,合理有效激發(fā)其動機,最終獲得有效的學習能力。
2.2打造正能量班風,提供于學生學習的動機
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大一部分取決于班級的班風。在一個班集體中,一派和諧的場面可以使每個學生產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并且找得自己在班中所在的位置。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受到積極向上的班風影響,在情感以及智力方面,給予特定的支持。很多牢固的情感基礎,情感基礎都會異常穩(wěn)固,即便是有部分同學遇到了學習方面的問題,互相之間的成長便會使他們的班級訴求以及心理指向趨于穩(wěn)定,被幫助的同學得到鼓勵,最終以此克服了學習方面的困難,焦慮不安的情緒得以控制,最終激發(fā)了其學習動機。當然,這對幫助困難學生的幫助者來說,更易獲得滿足感以及成就感,看到自身所學的知識可以提升另一學生的成績,在學習狀態(tài)中更易將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投入進來。在學習上,每位學生以積極努力的態(tài)度來構建良好的班風、學風,進而班風也可以影響到每位學生,進而相互幫助、激勵的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帶給學生良性循環(huán)。
2.3對大學生的未來給予明確方向
沒有目標前行的人,像極了沒有舵手的輪船,更易隨波逐流,總是缺少其方向,最終極易擱淺。因此,在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是否有一明確的目標,進而朝之前進。不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目標的同時,要考量自身現(xiàn)狀,是否與未來職業(yè)相符,否則,便會產生反作用。有研究表明,為學生提供思考的契機,高校將一目標賦予其價值,學生進而探究問題的根本,兩者是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大學生在現(xiàn)階段處于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期,作為輔導員,應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所指導,并且及時關注其思想動向。首先,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主體意識,探索未來的發(fā)展并明晰自己的立場,參與且積極探索與未來發(fā)展相關的活動。其次,通過校園活動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例如,主題班會、小組合作、社會調查等形式,使學生對社會的認知予以加深,以此推動學生的積極發(fā)展。最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加深對自身的認知,通過對性格、興趣的測試,提升他們對未來的目標感,進而認同自己,產生強烈的價值感,以此為學生量身制定屬于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并且使之明白,在未來自身努力的階段。
總而言之,祖國的發(fā)展與大學生的未來息息相關,他們的學習動機不但對自身產生影響,也會關系到祖國的發(fā)展趨勢。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其接觸最多的人,應積極引導并且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制定清晰可實施化目標。徹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最終推動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