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麗娜
【摘要】中學生英語學習有效性探索的必經之路是注重研究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并根據(jù)其心理特征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實踐中運用游戲、歌曲等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用情感培養(yǎng)的方式來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并注重因材施教和對他們個性的培養(yǎng),使課堂教學多信息、大容量、快節(jié)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掌握自學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讓他們的英語學習和生活貼近,這樣的英語教與學是輕松愉快的,效率自然也會提高。從而使學生達到知識技能和個性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 中學英語? 自主學習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參差不齊,尤其是初中階段英語基礎沒學好的學生,在初中的學習會增加難度。有的學生對英語根本不感興趣,沒有學習的積極性,或者學習不得法等等。這些都導致英語教學的低效。如何打破這些障礙,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不少方面值得總結和反思。下面我就根據(jù)平時的教學工作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去積極主動地學習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感覺自身的壓力又增大了不少,想要盡快適應國家的教育改革,就必須改變現(xiàn)有的思維方式及授課方法,加快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腳步。與語文和數(shù)學這兩門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基礎課程相比,英語這門科目必然給學生帶來一種陌生和神秘的感覺,就是這種陌生和神秘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任課老師只是在課堂上進行一板一眼的教學,按部就班,讓自己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所謂“教師”的位置而不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變化,那么,這極有可能會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所以,英語教師必須先以一種細心、親切的形象來消除學生對于英語的恐懼心理。經常深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交朋友,幫他們解答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強化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與0互動,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的配合度提高,形成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達到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
二、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場所,因此良好的課堂語言氛圍成為整個過程的關鍵。首先,教師堅持用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語熏陶,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地運用一些簡單易懂的課堂用語,而且在課堂上多次重復使用,有時借助動作、表情等暗示讓學生理解,漸漸地學生就能聽懂會說了。其次,要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每學一個單元,我就要求學生把本單元的口語訓練內容加入以前學過的知識,各自分組編成對話,一組一組有準備地上臺表演,而學生編的對話不僅能夠使新舊知識糅合在一起,而且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妙趣橫生,使人忍俊不禁。這樣的課學生盼著上,因為它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分析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再次,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每個單元的閱讀部分,我通常限定時間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文章,然后根據(jù)文章內容回答預先設定好的題目。對于文章中出現(xiàn)的新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并且通過查閱字典找出這些詞的用法,其后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同學們進行交流,最終由我來進行知識上的補充和整合。這樣學生通過自身努力發(fā)現(xiàn)和解決了以往由老師代為解決的問題,對這個知識點的印象則比以往要深得多。
三、正確使用多媒體是擴充課堂容量的法寶
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豐富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之下來了解和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但是如果一味地強調多媒體,認為多媒體無所不能、每課必用,則將造成新的誤導,影響英語教學質量。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我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引導。挖掘多媒體在啟發(fā)學生思維方面的功能,要求學生主動思考,而不是教師大包大攬。二是激勵。通過精心選擇多媒體,精心設計適當?shù)慕虒W情景等手段來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期望―探索―成功―更高期望―更深探索―更大的成功”這一過程中進行。另外,還要抓住多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根據(jù)訓練點和經驗,預先估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理上的變化,適時合理地運用電教媒體,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只有制作高質量的課件才能夠達到我們的目的。在設計課件時,教師一定要考慮教學活動的重點,注意課件的內容一定要與教學的內容緊密結合。過多的圖像和繁雜的背景音樂只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多變的畫面中,忽略了教學內容,本末倒置。為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我們在設計課件時一定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教材,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明確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四、豐富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
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在課外活動中營造英語語言氛圍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際生活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根據(jù)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組織開展英語背誦比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聽力競賽和英語基礎知識競賽等。英語語言氛圍的形成不僅僅是言語上的,還表現(xiàn)為文字上的,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語、笑話等進行改編,有目的地讓其參加游戲、創(chuàng)作等。種種活動的開展,有效地營造了一個課后英語語言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會英語。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濃厚。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改革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整合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等等問題,如能得到解決,就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我們要以現(xiàn)代化的教育理念為指導,落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究教學方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讓課堂變得精彩,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張耀輝.構建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08).
[2]李茹娥.推動課改著力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 2012,(1).
[3]王亞麗.英語課改應著眼于活動教學的深化[D].太原教育學院學報, 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