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榮
本項研究特選取78 例闌尾炎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觀察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術后恢復效果的影響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本院闌尾炎手術患者78 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9 例。研究組男20 例, 女19 例;年齡13~73 歲, 平均年齡(41.32±10.34)歲;發(fā)病至入院診治時間1~19 h, 平均發(fā)病至入院診治時間(5.23±1.09)h。對照組男19 例, 女20 例;年齡14~75 歲, 平均年齡(40.16±10.51)歲;發(fā)病至入院診治時間1~17 h, 平均發(fā)病至入院診治時間(5.11±1.14)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shù) 男性別女平均年齡(歲) 平診均治發(fā)時病間至入(h)院研究組 39 20 19 41.32±10.34 5.23±1.09對照組 39 19 20 40.16±10.51 5.11±1.14 χ2/t 0.051 0.491 0.475 P >0.05 >0.05 >0.05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所選患者均符合臨床對闌尾炎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發(fā)病到入院診治時間均<24 h;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④治療依從性好;⑤具有良好的認知功能。
1. 2. 2 排除標準[1]①手術禁忌證患者;②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予以常規(guī)手術護理。術前常規(guī)手術準備, 術中輔助主治醫(yī)師進行無菌操作, 術后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護。
1. 3. 2 研究組 予以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3. 2. 1 術前干預 術前給予患者健康教育, 針對手術必然性、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講解, 加強對患者病情及心理評估, 針對部分持有負性情緒患者給予心理支持, 運用自身專業(yè)的心理知識幫助患者消除自身恐懼, 提高手術依從性, 多講解先進的手術水平及優(yōu)秀的醫(yī)患人員, 樹立手術信心[2]。
1. 3. 2. 2 術中干預 加強對手術室環(huán)境把控, 調節(jié)好手術室溫度及濕度, 輔助患者手術體位, 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護, 做好搶救藥械的準備。
1. 3. 2. 3 術后護理 術后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記錄,給予患者并發(fā)癥護理, 避免傷口感染, 保持切口清潔及干燥,幫助患者按摩腹部, 有助于緩解腹部疼痛, 促進肛門排氣;建議患者盡早下床運動, 加強生活干預, 叮囑患者注意飲食,適當運動, 養(yǎng)成健康生活習慣[3]。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包括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及腹痛緩解時間;記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主要并發(fā)癥為切口感染、腹腔膿腫及糞瘺;采用本院自制的醫(yī)療服務滿意量表對患者滿意情況進行問卷調查。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及腹痛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肛門排氣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 體溫恢復時間(d) 腹痛緩解時間(d)研究組 39 17.95±4.26a 10.36±3.62a 1.44±0.56a 1.74±0.71a對照組 39 25.36±5.94 19.69±5.02 2.86±0.78 2.88±0.92 t 6.331 9.414 9.235 6.126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n(%)]
2. 3 兩組患者醫(yī)療服務滿意評分 研究組患者醫(yī)療服務滿意評分為(94.26±14.06)分高于對照組的(83.37±13.0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45, P<0.05)。
闌尾炎作為常見的急腹癥, 臨床致病因素較多, 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 臨床多伴有劇烈疼痛, 主要以惡心嘔吐、腹部疼痛、體溫過高為臨床表現(xiàn), 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4]。針對闌尾炎臨床多建議手術切除, 隨著手術水平的提升, 患者對手術及圍術期護理要求不斷提高, 完善圍術期護理干預具有重要臨床意義[5]。圍術期綜合護理針對手術患者病情需求, 于圍術期給予針對性護理配合, 護理工作落實率高, 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 提高手術完成質量, 幫助患者盡早進入術后恢復階段, 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 縮短患者預后康復時間, 有助于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身體[6,7]。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 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的研究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及腹痛緩解時間均縮短, 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較好, 縮短患者預后恢復時間, 無形中減輕患者治療費用;且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醫(yī)療服務滿意評分高, 利于良好醫(yī)患關系的搭建。
綜上所述, 闌尾炎手術實施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手術指標, 提高手術完成質量, 利于患者預后康復, 適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