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花
摘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永恒主題。不少一線教師在實踐中不停思索,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力,自己能夠給學生教多少有用的東西,如何才能讓教學更為有效,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呢?筆者不禁從自身產(chǎn)生的問題出發(fā)進行反思,還就教師要想擁有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做到“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饋”三方面的功課,從而,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策略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永恒主題。不少一線教師在實踐中不停思索,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力,自己能夠給學生教多少有用的東西,如何才能讓教學更為有效,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呢?筆者不禁從自身產(chǎn)生的問題出發(fā)進行反思,并給自己提問題。
第一個問題——學生對這節(jié)課感興趣嗎
作為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之說,就是歷來教育學家論證得出的結果?!芭d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會聽得津津有味,主動思考與學習。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有時為了完成教學預設,使得教學目標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當學生不喜歡這節(jié)課,自然不會主動學習愉快的接受,無疑,這樣的教學是無效的
第二個問題——這節(jié)課學生學什么
教師的教學是否以學生為主體,是否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是否讓整個課堂井然有序,做到既有針對性,也有互動性,還能夠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認知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課堂上的引導者,教師要在教學教程中發(fā)揮導向作用,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運用輔助教學手段,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和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教給學生什么,要讓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收獲什么、收獲多少,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如此,課堂教學才會有效。
第三個問題——課程結束學生從中都學到什么,還要補充什么
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以此,如果教師完全按照自己的預設實施,實則是偏離方向,要做到靈活,隨機應變,這樣才能具有對課堂的把握能力,教師不能在課堂教學中被學生的問題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始終能夠駕馭課堂,能夠采取靈活方式,讓學生真正的學到知識,同時,通過一些練習或者是互動式的活動參與,師生之間查漏補缺,并及時補充,從而避免一堂課下來留有遺憾。
經(jīng)過一番反思,筆者所謂“有效”,就是說教師教學之后,對于學生來說,獲得了某一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不能以分數(shù)論英雄,而是要看綜合素養(yǎng)是否提高,如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語文常識的積累、學習方法的改進、靈感火花的閃現(xiàn)、某些積極觀點的生成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進步或發(fā)展”。所謂教學有沒有效益,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而不是指教師教得認真不認真或者有沒有教完內容。當然,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具差異的,每一名學生學習到多少知識不盡相同。教師也不能按照統(tǒng)一標準對待,只要學生有收獲的教學,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
基于此,筆者認為教師要想擁有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做到“精心進行課前準備、統(tǒng)籌謀劃課堂教學、及時做好課后反饋”三方面的功課,從而,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一、精心進行課前準備
充分的準備,能夠為有效教學奠定良好基礎。這一課前準備,不僅是指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而且學生也要做好課前準備。
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就是備課,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在解讀課文的同時也要解讀學生。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必然不同。教師要充分的理解語文教材,靈活處理教材,設計有價值的問題?!俺酝浮蔽谋净A,從而在此基礎上梳理出文本的思路與結構:即將教授的課文達到什么目標?讓學生學會什么以及掌握什么?課堂教學中用什么方法才最行之有效?會出現(xiàn)何種反饋?上課中,學生在理解上遇到的難點在哪里……教師精心預設準備學生學習情況,并根據(jù)學情制定分層次教學目標,從而滿足同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學生好課前準備就是預習,有的教師還采取的前置性作業(yè),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按照教師提出的明確要求,有目的的進行預習。對于學生的預習,教師必須可檢測,因此,預習形式有口頭、書面等形式。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預習反饋信息,對教學設計加以調整。
二、統(tǒng)籌謀劃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采取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就是根據(jù)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統(tǒng)籌謀劃。如精彩的導入。為了能夠在課一開始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營造一個民主、和諧、活潑的教學氛圍。在整個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與文本對話,促使學生對課文整體形成印象,熟悉課文的重點部分。扎實的課堂教學才能保證實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意識、有策略地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促使學生發(fā)揮主動性、鍛煉能力。當然,教師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還要注意為學生提供思維的時間與空間,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尊重學生個性的感悟,提倡閱讀的多元化,保護學生思想成果,讓學生獲得更好地發(fā)現(xiàn)與體悟。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以及學習方法,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及時做好課后反饋
課后反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結同時合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及時的深入的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有效嗎?是否還有更好的教學?在這堂課上,學生的收益是什么……通過教師不斷地反思,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