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法的應用是指以聲音作為教育媒介,將歌唱技能、心理素質、文化素養(yǎng)相整合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本文首先對聲樂整體教學法的概念進行了相關闡述,并對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法的應用提出了相應策略。
關鍵詞:整體教學法;高校聲樂教學;意義與策略
一、聲樂整體教學法的概念
聲樂整體教學法作為高校聲樂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利用教學內容上的相似性,充分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將聲樂教學內容整理組合,通過對教學進度的控制,從而完成所指定的教學目標的教育方法。將聲樂整體教學法應用于高校的聲樂教學中,在以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為核心教育目標的同時,通過聲樂教師的耐心指導將學生自身的聲樂技能、嗓音條件、藝術修養(yǎng)以及心理構成梳理整合,幫助學生充分挖掘自身潛能,展現自我價值,提高綜合素養(yǎng)。
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法并非只是單純聲樂技能的掌握,而是通過學習將自身的情感、心理、生理進行有機的結合,讓發(fā)聲、共鳴、呼吸等器官能夠以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進行演唱。聲樂因素的完美協(xié)調與配合,能夠幫助學生以最短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演唱狀態(tài),將音樂更為準確的進行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整體聲樂水平。
二、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法應用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高校聲樂教學的宏觀控制
聲樂欣賞中,我們常常為演唱者專業(yè)的聲樂演唱技巧所驚嘆,聲樂演唱技能能夠更好的幫助演唱的順利進行,是聲樂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是基于演唱技能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聲樂教師在以往的聲樂教學中比較側重學生演唱技能的學習,從而缺少一個整體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對教學資源的宏觀把控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應用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將教學內容梳理整合,為聲樂教學目標的全面制定與解讀、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教學進度的宏觀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有利于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
通過聲樂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是高校聲樂教學的主要目標。藝術修養(yǎng)集中體現在知識、思想、情感、藝術四個方面,是人對藝術的體驗、感受、評價以及創(chuàng)造的能力。在高校聲樂教育中應用聲樂整體教學法,學生在克服艱苦的聲樂技能訓練的同時,通過藝術環(huán)境的不斷熏陶,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藝術修養(yǎng)。
(三)有利于學生聲樂演唱水平的提高
聲樂技能單方面的訓練雖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演唱技巧,但是缺少對演唱作品的整體把控。聲樂整體教學法的應用一方面能夠訓練和強化學生對演唱技巧的把握,另一方面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學生在演唱中能夠對歌曲的整體結構、情感表達、藝術形象有深入的了解與體會,將自身情感融入到音樂的演唱中,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
三、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法應用的主要策略
成功的高校聲樂教學是一個對學生聲樂技能、心理素質、文化素養(yǎng)等綜合能力全面培養(yǎng)的教學過程。通過專業(yè)的調查研究,作者對高效聲樂整體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制定以下主要策略。
(一)強化學生聲樂技能的訓練
歌唱基礎知識的學習、歌曲演唱方法的訓練、呼吸與發(fā)音技巧的訓練等都是高校聲樂教學的主要內容。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生理條件各不相同,嗓音情況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在聲樂教學中,因材施教,加強聲樂整體訓練,從而幫助學生結合自身情況更好的將歌曲演唱出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因此在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應用中,要強化學生聲樂技能的訓練。在聲樂技能訓練的初期,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其次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其在音樂練聲中加強對樂感的認知;然后指導學生開展音準、共鳴、肌肉、氣息等技術方面的強化訓練.從而確保學生音階、音程演唱技能的提高。
(二)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首好聽歌曲的成功演唱,不僅需要歌者充沛激情的共鳴、吐字、氣息等聲樂技巧的加持,同時還需要演唱者對歌曲的深入了解與體會,從而更好的做到情感的深入共鳴,將歌曲更加有感情的表達出來。因此,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高校聲樂整體教學中意義重大。歌詞內容是歌曲情感表達的主要載體,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代領學生進行歌曲內容的解讀與體會,從而幫助學生與作者產生進一步的情感共鳴。其次指導學生學會充滿激情、使用抑揚頓挫的聲調進行歌詞朗誦,在朗誦中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音高、發(fā)音,通過“以聲帶情”的方式將歌曲的內在情感演唱出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高尚的品格、正確的藝術觀、審美觀、豐富的閱歷與經驗都應該是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生僅僅只依靠掌握的聲樂技能以及較強的心理素質,而沒有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那么學生對于音樂作品將僅僅停留在歌詞的表面,對作品背后的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與體會,很難做到與作者的共鳴、與聽眾的共鳴。因此,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應該加強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強調從歌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以及藝術歷程入手,從而對歌曲的個人藝術風格、地域風格、流派藝術風格、時代藝術風格等有深入的了解與掌握。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注意音樂中所涉及的有關舞蹈、人文歷史、哲學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廣泛深入的學習逐漸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紅蘭淺析聲樂的整體教學法[J]品牌,2014(09)
[2]梁向陽淺談高校聲樂整體教學法[J]音樂時空,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