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467000)張雨芳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的200例氣虛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兩組,各100例。對照組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齡(74.31±3.46)歲,平均病程是(32.65±3.36)h;研究組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齡為(74.82±3.12)歲,平均病程是(32.84±3.04)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包括基礎對癥治療,即根據(jù)病情需要予以降血糖、降血壓、抗感染、降血脂等治療,并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腦保護、營養(yǎng)神經(jīng)、改善循環(huán)等治療,口服拜阿司匹林腸溶片(廠家: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規(guī)格:100mg×30s;生產(chǎn)批號:20141203)治療,每次100mg,每日1次,注意避免食用益氣活血類中成藥;
研究組患者則采取功能鍛煉、清火通絡湯治療:①功能鍛煉:初期每隔2h更換一次體位,按摩癱瘓肢體;中期進行關節(jié)肌力訓練,從被動訓練逐漸改為主動訓練;后期則開始平衡訓練、上下樓梯訓練等,最終進行日常生活訓練,每日2次,每次1h,訓練強度根據(jù)患者耐受性、康復訓練進程而定;②清火通絡湯處方如下:生牡蠣30g(先煎)、金銀花20g,膽南星12g,地龍10g,菊花15g,天竺黃12g,僵蠶9g,香附9g,豨簽草12g,酒大黃6g,莪術9g,丹參15g,蜈蚣5g,全蝎5g,水蛭3g;以冷水浸泡,水煎2次,取藥汁400ml,分為早晚兩次溫服,每日1劑,連續(xù)服用28d;兩組患者均堅持治療1個月,一個月后評估療效。
1.3 觀察指標 參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xié)作組通過的《中風病中醫(yī)診斷標準》[1],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變化;量化評分標準如下:按照四級評分法對本病主證、次證進行評分:0分、1分、2分、3分依次代表正常、輕癥、中癥、重癥,其中主證包括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眼癥、言語謇澀,次證包括氣短乏力、神昏痰鳴、氣短乏力、脈象、舌質、自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行t檢驗、X2檢驗;若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則以P<0.05描述。
2.1 整體療效 研究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有效率是98.0%,與對照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有效率85.0%相比較高,且統(tǒng)計學差異較大(P<0.05)。
2.2 中醫(yī)證候積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下降(均P<0.05),其中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中醫(yī)學認為[2],氣虛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之本,血瘀為核心,應以化瘀通絡、益氣清火為治則,達到其氣旺血行、祛瘀生新的目標。清火通絡湯處方中菊花、金銀花均有解毒清火之功效,因而重用二藥,均是甘寒之品,有清火息風、活血通脈、通絡祛濕之功效,但無苦寒效果,不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同時,天竺黃、膽南星則有息風開竅、清熱化痰作用,僵蠶、蜈蚣、全蝎、水蛭、地龍有活血化瘀、消積通絡、軟堅散結、清熱息風等作用,而莪術、香附、丹參配伍牡蠣,有調暢氣機作用,加上酒大黃,進一步發(fā)乎清熱祛瘀之功效,豨簽草有通絡、除濕、祛風功效。因此,諸藥合用,有清火除熱、平息風陽、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時,缺血性腦卒中普遍存在動脈硬化病理基礎,是因痰瘀互結,并凝結在血脈,發(fā)病后,局部腦動脈痹阻不同,而借助清火通絡湯,可有效疏通痹阻腦動脈,從而消除其主證、次證。此外,在清火通絡湯治療基礎上配伍功能鍛煉,逐步恢復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消除其肢體功能障礙等病變。結果提示:研究組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可見氣虛型缺血性腦卒中經(jīng)功能鍛煉聯(lián)合清火通絡湯治療的效果更佳,印證了上述觀點。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 P研究組 22.38±2.04 6.42±1.25 66.708 0.000對照組 22.47±2.75 14.42±1.89 24.125 0.000 t 0.263 35.305 P 0.396 0.000
綜上所述,氣虛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適宜采取功能鍛煉聯(lián)合清火通絡湯治療方案,效果突出,治療結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