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婷
摘 要:管建剛老師的《班級周報》模式是寫作當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一種以班級周報為核心探索寫作的訓練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記錄下學生成長的人生歷程。
關鍵詞:班級周報; 寫作教學; 小學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7-062-001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管建剛老師以《班級周報》的形式進行的寫作教學模式贏得廣泛認可,許多老師借鑒其法,在寫作教學當中應用實踐,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每個學生愛上寫作,學會寫作。在班級周報上面發(fā)表學生自己的文章,能夠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樂趣和信心,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寫作氛圍。
一、前期準備工作
管建剛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地辦班級周報,看似簡簡單單,毫不費力。其實薄薄的一張周報背后,需要老師和學生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丑小鴨周報,新月周刊,七彩花園等。班級周報是每個學生的周報,因此報刊名稱需要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可,可以由大家投票選擇決定。一旦確定了班級周報名稱,就不要隨意更改,要保持辦報的嚴肅性和規(guī)范性。其次,還要合理安排班級周報的版面設計。采用A3紙印刷,每份報紙分為四個版面,第一版面和第四版面印在同一頁上,第二版面和第三版面印在同一頁上。每周定下一個固定的日子發(fā)報,不提早,不推遲,盡力克服一切困難做到按時。班級周報的印發(fā)模式參照正規(guī)報紙的印發(fā)模式,能給學生一種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大家才會把班級周報當作一件神圣的事情來對待,認認真真地把班級周報辦下去。
二、搜集每日素材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留心生活的人會發(fā)現世界的多姿多彩,不善觀察的人就會覺得生活都是千篇一律。但如果老師給孩子布置一個小小的任務:每天搜集一個生活中最精彩的瞬間?;蛟S,孩子就會睜大眼睛,留意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因此,老師可以根據班級人數準備相應的素材本。利用素材本,每天用四五句話寫下當天最生氣、最難過、最委屈、最痛苦、最開心、最驚奇……的一件事情。也許,孩子搜集的素材當中負面情緒比較多,請老師不要責怪他們。因為一個人寫自己的悲傷,比寫自己的快樂,更加容易。正如管建剛老師曾經問沈石溪先生,小孩子該寫什么。沈石溪先生立刻回答他,讓孩子寫自己的委屈和煩惱。所以,素材本是自由的,沒有任何限制的,是孩子表達真實情感的廣闊天地。
三、形成每周一稿
對于孩子來說,每天寫個三五句話不是難題,但是如果要寫幾百字的文章,很多孩子就會苦不堪言,絞盡腦汁,思索半天。然而,作文也是需要適當練習,才能有所提高。但如果老師告訴孩子寫什么,告訴他們題目,告訴他們思路,就像是拿出一條鐵鏈緊緊禁錮住了孩子的想象能力。那么,干脆讓孩子們放手去寫,寫他們想寫的東西,寫他們有話講的東西,才會寫出自己的語言,才會充滿寫下去的動力。每當學生不知道寫些什么東西的時候,他們每日里記下的素材就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些素材都是一天當中最為精彩的瞬間,也是學生最有話說,最想說的內容。因此,學生可以從每日素材當中挑選一個素材寫成一篇作文,或者挑選兩到三個相關的素材寫成一篇作文。利用周末兩天時間認真寫作,仔細修改,并向班級周報進行投稿。因此,每周一稿的寫作不是毫無根據地空口說瞎話,而是建立在前面每日素材積累的基礎上進行的。
四、編輯班級周報
根據班級周報的版面和班級學生的人數,可以選用大約三分之一的稿件,稿件錄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分之一的錄用篇數,可以使學生保持適度的饑餓感,人在適度饑餓的狀態(tài)下,做事狀態(tài)最佳。可以讓學生明白,誰都有機會發(fā)表,但卻不是誰都能夠發(fā)表的。如果想在班級周報上面發(fā)表作文,就要再加把勁兒,努努力。也就是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這個桃兒,這樣才能最大力度地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班級周報的編輯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任務,一周之內需要選稿、錄稿、輸稿、排版、印發(fā)……單靠老師一個人是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的。因此,需要整個班級分工合作,被錄用稿件的小作者需要自己把紙質文章形成電子文稿發(fā)給老師,再由老師進行版面安排和印發(fā)。這樣按時按量地出好周報,寫作氛圍才能在班級當中越辦越濃,形成一個驅之不散的“寫作場”。
五、周報獎勵機制
班級周報,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東西,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具有新鮮感,就會特別認真對待,努力發(fā)表作文。但是新鮮感來的快,去的也快。也許兩三個月后,新鮮勁兒一過,學生的寫作熱情就會慢慢消退。因此寫作興趣很重要,但比寫作興趣更重要的是寫作意志,需要不斷把寫作興趣加以保持、維持、鞏固。寫作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寫作勁兒上來了,就動筆寫寫,不想寫了,就丟在一邊,幾天沒動。如何錘煉學生的寫作意志?我們可以學習管建剛老師的“等級評分”法。學生在班級周報上面發(fā)表一篇文章,就贈予他一張“刊用紀念卡”。凡是能夠獲得3張“刊用紀念卡”的學生,可以換取“作文新苗”的獎狀;再獲得5張“刊用紀念卡”的學生,可以換取“作文小能手”的獎狀;再獲得7張“刊用紀念卡”的學生,可以換取“班級小作家”的獎狀。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币灾軋螵剟顧C制的形式,能夠喚醒、激勵、鼓舞學生去寫好作文。
班級周報的寫作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孩子心靈表達和情感交流的需要,也體現了作文教學更多指向生命狀態(tài)的特點。閱讀班級周報,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童心的閃亮純真,充滿鮮活的生命活力。在班級周報上面發(fā)表的文章都是經過老師精挑細選,作者反復修改的佳作,這些優(yōu)秀文章都是班級同學學習的典范。班級周報不僅有益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而且對于促進家校溝通有著很大的作用,成為家校緊密相連的一座橋梁。一周一報,家長通過閱讀班級周報,能夠及時了解最近階段班級和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又能將孩子的在家表現狀況及時反映到學校,很好地促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交流。班級周報是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必將成為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