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根玲
【摘要】真正的教育是來自對生命的尊重!當生命的天性能在天地間自由舒展時,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全新的兒童。本文筆者試圖以真實的生活案例,引起教師、家長對孩子視角的關注,進而響應教育新政策,提高專業(yè)自覺性,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從我“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模式,切換為我“同”孩子一起成長的新模式上來。家校協(xié)同,共同立德樹人。
【關鍵詞】孩子的視角 ?三方聯(lián)動機制 ?科學施教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9-0203-02
【細節(jié)描述】
累而充實的一天很快結束了,悠揚的放學音樂早已響過,我隨著接孩子離園的家長大軍,緩緩走出幼兒園匯入回家的人流中。由于多年的職業(yè)習慣,我又像往常一樣,邊走路邊欣喜地觀察著身邊經過的每一個或快或慢、或順從或貪玩的孩子。
忽然,一個蹦蹦跳跳、活潑快樂的小男孩進入了我的視線。我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只看見他正扭扭歪歪地走上路邊的小斜坡,這段斜坡大概有20幾米長,不到30厘米寬,一邊靠著高高的圍墻,一邊緊貼平坦的路面。小男孩兩腳并攏,背靠圍墻面向公路,小心翼翼地平步往前移。孩子走得很認真,還時不時地像體操運動員走平衡木一樣,撐開兩只小胳膊,唯恐自己一不小心會從斜坡上滑下來。
我緊緊盯著這個不到4歲,有著純潔靈動大眼睛的小男孩,希望他能順利通過斜坡。我想知道他嘗試成功后會是什么樣子的?
正在孩子饒有興趣地走到斜坡中間的時候,一個肩膀上斜挎孩子書包的年輕爸爸突然轉過身來,厲聲呵斥道:“下來,快給我下來,到平路上來”。小男孩好像沒聽見似的,仍一個勁地專注往前移。爸爸看見兒子不聽勸阻,大步上前,一手抓住孩子的胳膊,一手摟住孩子的腰。孩子使勁地甩著胳膊,扭動著小屁股掙扎著,爸爸沒有一點兒改變初衷的跡象,強行把他從斜坡上抱下來。其實,這段斜坡并不危險。我著急地說:“多好的嘗試,讓孩子堅持走完吧”,家長靦腆地沖我笑笑,但并沒有順從孩子的天性。他拉起孩子的手,以成人的權威拖著孩子一溜煙消失在路的拐彎處。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鎮(zhèn)住了。我多么期待,期待孩子悄悄地爬上斜坡,爸爸靜靜地看著孩子,當他晃晃悠悠害怕滑下來時,爸爸用鼓勵的眼神大聲說“兒子,別怕,你能行”;當孩子扭扭歪歪不敢往前走時,爸爸堅定地說:“不要著急,我們有辦法的”;當孩子好不容易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歷程,爸爸由衷地說:“兒子,你真棒,好樣的!”然后蹲下身子,父子高興地擊掌以示鼓勵!或者哪怕是靜靜地等待孩子幾分鐘,讓他走完這段寶貴的體驗也是好的。
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幕啊,可遺憾的是我沒能看到這樣的結果。
【教育透視】
年輕爸爸的做法,無疑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shù)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一方面擔心孩子不夠出色,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一方面又過度幫助、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過度指導……”。有的為讓孩子讀名校,不惜賣掉別墅換成學區(qū)房;有的為讓孩子上好學校打三份工,卻幾個月不見孩子一面;有的花重金讓孩子一天上三四個課外輔導班……父母竭盡全力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著最好的教育條件,但卻不知道走進孩子的心靈,忽視孩子真正的需要。永遠都是要求孩子讀書、學習、進步,自己卻袖手旁觀,不會主動成為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參與者。教育的本來面目是什么?孔子、蘇格拉底、蘇霍姆林斯基等早已告訴我們,教育的智慧在于喚醒和發(fā)現(xiàn),讓他成為他自己。真正的教育情懷是來自對生命的尊重!當生命的天性能在天地間自由舒展時,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全新的兒童。相信兒童、喚醒兒童、開發(fā)兒童,才能成就兒童,成就了兒童就等于成就了人類的未來!
生活中諸如“走斜坡”這樣的教育契機太多了??啥嗌偌议L、教師由于專業(yè)性不強,缺乏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教育資源的慧眼,缺乏一顆勇于成全孩子天性的好奇心,缺乏一種對孩子挑戰(zhàn)自我的耐心等待而白白錯過了極佳教育時機。其實,搶抓教育契機最好的方式是走向專業(yè)自覺,而走向專業(yè)自覺的方法論就是學會切換模式,即從我“對”你進行教育的模式切換為我“同”你一起成長的模式。
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持續(xù)深入落實,課程改革對幼兒教師、對家庭教育的專業(yè)自覺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體現(xiàn)在促進幼兒的發(fā)展上,體現(xiàn)在師幼互動中,也體現(xiàn)在家園溝通、合作和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中。而目前,教師和家長的最大困惑仍在于不能還原教育的本來面目,不能基于兒童的視角,激發(fā)和引導個體走上自我發(fā)展之路,保教行為常常凌駕于孩子之上。
華東師范大學華愛華教授說:“兒童觀的轉變源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孩子,教學觀的轉變源于發(fā)現(xiàn)了兒童學習的能動性,課程觀的轉變源于發(fā)現(xiàn)無所不在的學習資源”。要解決這些現(xiàn)實問題,我們必須轉換思維方式,盡力站在兒童的視角重新認識孩子,深入理解孩子,通過大膽放手、細致觀察、適時回應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全面促進孩子在主動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中學習。
目前,家長們迫切需要這樣科學系統(tǒng)的家庭教育方法培訓。令人鼓舞的是2019年1月18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長陳寶生要求:“要積極推動家庭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爭取專門經費支持,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家長課堂、購買服務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社會聯(lián)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這對于廣大家長來說,是真正的福音和責任,對于改革中的中國教育而言,是最好的行動與重建。只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真正形成“政府、家庭、社會三方聯(lián)動機制”,不斷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家園合力,共同科學施教,就一定會為孩子的人生上好第一課,也一定能優(yōu)質實現(xiàn)家校協(xié)同,立德樹人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