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對照組干預后評分為(35.6±4.8)分,明顯低于觀察組(47.7±5.7)分,且觀察組干預后評分明顯高于該組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
陳振萍 周蕙英 王婷
[摘要] 目的 探討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該次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該院就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80例,隨機分成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實行一對一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結果 兩組干預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后評分為(35.6±4.8)分,明顯低于觀察組(47.7±5.7)分,且觀察組干預后評分明顯高于該組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心理護理干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生活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134-02
據統(tǒng)計[1]全球范圍內糖尿病患者于2025年可能多達3.33億,多數為2型糖尿病,該群體失明風險比一般人群要高25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主要因糖尿病損傷視網膜微血管后誘發(fā),作為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是損傷此類患者視力損傷甚至致盲的首要原因,屬于慢性進行性疾病。其中增生性視網膜病變與III期非增生性病變者視網膜損傷程度較大,多存在視網膜脫離或嚴重玻璃體積血等伴隨癥,需接受玻璃體切割手術或全視網膜光凝手術治療,特別是前者,為十分復雜的一種眼科手術,且有較多并發(fā)癥,會影響視力恢復效果,這樣一來患者便會缺乏治療信心,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不良情緒或心理障礙,因此需開展心理護理干預?,F(xiàn)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該院就診的DR患者8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選取于該院就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80例,隨機分成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實行一對一心理護理干預。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為47~78歲,平均年齡(58.6±7.4)歲;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為48~76歲,平均年齡(57.2±6.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密切監(jiān)測血糖,指導合理運動與膳食等,告知注意要點;簡單健康宣教,適當安慰患者不良心理。觀察組實行一對一心理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2.1 ?心理護理 ①糖尿病為慢性疾病,病程長,出現(xiàn)視網膜疾病合并癥后延長病程,增加經濟負擔,且視力越來越差,患者要長時間接受治療,影響正常工作與生活,加之疾病易反復,故而患者多存在負性情緒?;颊咝枳≡航邮苤委煟≡浩陂g家人無法時刻陪伴,導致患者易產生孤獨感、落寞感。該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對治療方式、病情狀況及嚴重程度了解度較低,故而易表現(xiàn)出焦慮、緊張等情緒,容易胡思亂想。因此護士要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對其心理狀況予以詳細了解和充分掌握,結合患者不同情緒狀態(tài)進行合理疏導,多使用安慰性與鼓勵性語言,充分告知疾病治療情況,增加其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糾正錯誤認知。讓患者明白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技術在不斷發(fā)展,該病治愈前景廣闊,值得期待。一旦病情有所恢復便要多鼓勵,表揚患者堅強、勇敢,給予其希望與信心,并激發(fā)治療斗志,亦可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患者依從性與配合度。
1.2.2 ?提供社會支持 鼓勵親朋好友多探視陪伴、多寬慰患者,表達關心,使其感受到關愛與溫暖。護士還要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交流,指導家屬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現(xiàn)出不開心、焦慮等,會直接影響患者情緒,讓其多與患者談心,使患者家屬明白家庭的溫暖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一旦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可鼓勵患者做喜歡做的事情或嘗試新事物以轉移其注意力,削弱對自身疾病的關注度。
1.2.3 ?健康宣教 結合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點及病情程度將宣教計劃制定出來,內容涵蓋DR基本概念,血糖影響,當前主流治療方案,監(jiān)測血糖與尿酮的必要性,運動與飲食對疾病的影響,如何預防與治療急性并發(fā)癥,如何預防、篩查與處理慢性并發(fā)癥,保存胰島素的方法及注射方法,疾病治療期間如何開展自我科學管理等。宣教方式可采取發(fā)放健康知識小冊子、組織講座用幻燈片播放等。護士在日常溝通交流或護理操作中可適當考考患者,以了解其掌握程度,對于掌握較好者表示鼓勵,可增加患者治療信心,使其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緩解不良情緒。
1.2.4 ?將生活計劃制定出來 結合患者生活習慣、身體素質及病情程度輔助將生活計劃表制定出來,包括日?;顒恿颗c主要項目,若患者病情允許可以適當學習與工作,護士和家屬還可鼓勵患者積極社交,病友間多開展良性溝通,交換治療經驗,以免患者過于無聊與關注自身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不良情緒,增強治療信心。
1.3 ?評價方法
應用《視功能損害眼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護理前及護理后2周生活質量予以評估,共4個方面內容,包括社會活動、癥狀與視功能、精神心理及身體功能,為目前公認的最適合評估我國視功能損害眼病者生活質量的量表,信效度較高。該量表涵蓋20個指標,其中癥狀與視功能包含8個指標,社會活動與身體功能及精神心理各4個?;颊咦陨碓谀M線性等分線中評定各個指標,指標5~10以及17得分按照等分線,其余指標得分為10與患者回答得分之差。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上述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見表1。
3 ?討論
DR因機體血糖長期處于較高水平后導致內分泌與代謝障礙后損傷視網膜血管系統(tǒng),早期表現(xiàn)為血管通透性提升,不斷進展后導致血管閉塞,最后生成視網膜新生血管[2]。報道稱[3]該病發(fā)生率為35%~65%,當前尚未明確其發(fā)生機制,多認為胰島素治療、空腹血糖及糖尿病病變?yōu)镈R獨立危險因素。因此臨床為預防該病要嚴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一旦呈現(xiàn)出病變趨勢則要積極處理,此為重點所在。除此之外,臨床還要采取有效護理措施,以輔助臨床治療,縮短病程,加快康復,避免疾病反復。
中老年人為DR高發(fā)人群,長期疾病增加家庭經濟負擔與兒女責任,面對疾病困擾,預后較差,且治療期間多伴隨不適感,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受損,失去生活信心與治療勇氣,可能表現(xiàn)出焦慮或抑郁,明顯影響治療依從性與效果,而資料表明患者不良情緒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疾病進展及預后[4],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颊哌€會表現(xiàn)得悲觀與恐懼,具體表現(xiàn)為過于擔憂手術效果,擔憂效果不佳導致失明,未來如何生存等;再加之住院期間家人不會長期陪伴,溝通交流減少,也會導致患者失去信心。一旦患者出現(xiàn)上述心理障礙,護士要積極溝通與處理,避免患者出現(xiàn)失控行為。該院對DR患者實施一對一心理護理干預,結果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從(32.6±5.1)分增長到(47.7±5.7)分,與報道接近[5]。原因可能在于護士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其能夠將內心真實感知與情緒宣泄出來,感受到被重視,有效釋放內心壓力;同時為患者爭取更多社會支持,讓家人多陪伴與細心照料,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溫暖,亦可激發(fā)生活勇氣。護士還采取多種渠道與方式為患者開展健康宣教,提高疾病認知度,對治療方式、預后情況、配合要點等有所了解,避免一無所知而盲目擔憂,不僅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還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此外,護士還為患者制定生活計劃表,指導合理飲食與科學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亦可改善病情,進而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延秋,楊雪藍,葛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J].護理學雜志,2019,34(2):86-89.
[2] ?安媛,陳媛媛,尚紅.舒適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手術期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8,16(4):100-102.
[3] ?程曉容,陳詩君,韓霞君.護理干預措施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日常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 36(24):134-135.
[4] ?李鳳霞,梁圓圓.目標管理護理干預模式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9,25(1):164-169.
[5] ?李瑱.心理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7,11(21):150.
(收稿日期: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