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何夢婷?郭靚?萬志輝
摘要:隨著社會的逐步發(fā)展和科技的大幅度進步,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多種多樣的變化,生活變得多元化,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同時也發(fā)生變化有很多行業(yè),其中就包括視覺設計與傳播,在傳媒變多元化同時,也為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以往沒有的機遇,如何去更好地利用傳媒的多元化和新技術,是目前視覺設計傳播發(fā)展必須要把握的重要之處。
關鍵詞:多元化傳媒;視覺設計;傳播
通過視覺媒介表現給觀眾的設計就是視覺傳達設計。也就是設計師使用視覺符號來與不同的受眾進行信息交流的活動,需要使用的視覺符號主要有文字、色彩和圖形,這些就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要素。使用這三個元素可以與平面設計的多種不同的手法去進行組合,形成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視覺畫面來呈現給不同受眾。
一、對視覺設計與傳播的理解
視覺傳達就是一種把自己將要往外界傳達的信息,利用自身藝術手法以及在規(guī)則內的藝術賞析能力,使其變得視覺化,并努力地去讓人們所接受的一門藝術,比如沃爾沃汽車的企業(yè)標志,他們便是用簡單的設計,涵蓋了大量的信息——標識中的圓圈代表羅馬戰(zhàn)神瑪爾斯,瑪爾斯同時也是瑞典鋼鐵工業(yè)的象征;而標志中的對角線是裝飾性符號,成為沃爾沃轎車最為明顯的標志。
傳在視覺傳達中指的是,視覺傳達設計師將自身所要去轉達的信息,利用自身的設計方法和藝術展現形式,將要傳達的信息進行視覺化處理,一般普通的手段便是將信息進行圖案、色彩以及字體的符號化處理,一個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主要是受到設計師個人主觀因素所影響,主要是設計師對資料的采集,個人的水平有很大的關系。
達在視覺傳達中指的是,傳播怎么樣高質、高效進行;“達”是指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同時,考慮到每個受眾的心理,設計出優(yōu)秀的富有內涵的、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留給人們影響的作品。
二、多元化傳媒對視覺設計與傳播帶來的影響
(一)新的接受方式
由于新的傳媒技術進行變化,傳媒也更多地給予了受眾控制的權力,受眾接收信息的方式和認知的方式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接收者也不再是被動地去接納,而是成了一個積極主動吸收的主體受眾。更大限度上給予了設計師們更多的要求。
設計師與大眾的互動是互聯網以及各種傳媒方式傳播的一大優(yōu)勢,互動的雙方不止都是信息的發(fā)送者,也都是相互信息的接收者。視覺設計作品不僅僅是向人們去發(fā)送信息,更是在創(chuàng)建一個促進人們之間交流所需要的環(huán)境。在現代網絡與新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這個年代,在使用網站、軟件等消費產品以及各種服務的同時,實際上都是在設計師同大眾去進行互動的過程,帶領不同的受眾去完成作品的互動,使溝通與傳達在不知不覺中更好地完成。
現在的人們可以擁有更多的方式方法、多維度地去接受各種不同的信息,人們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各種各樣不同的信息,人們可以利用各種各樣不同的傳媒方式去接收信息。
(二)新的傳達效果
傳統的媒體進行傳播的方式通常是圖片與文字所進行結合去共同傳播信息,這種比較單一的傳達效果讓大眾的接受效率特別低;而現在所出現的不同傳媒方式,信息傳播效果并存,其被大眾所接受效率得到很明顯的提高,同時也在很多方面擴展了信息傳達所要展現的深度??梢愿玫厝椭藗冇行Ф已杆俚厝ミM行溝通從而達到滿意的傳達效果。與此同時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理解大眾真正的需求,通過更多有效的美好的設計,為大眾提供更多的可以控制的、越來越充滿新鮮事物的作品,同時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去滿足受眾更多不同的好奇的心理。
視覺傳達設計通過有針對性地去像大眾傳播,在感染大眾的同時,也更多地打動受眾的情緒和內心的心情,進而去達到信息傳播者自身所要達到的目的。信息傳播的本質是設計師得到大眾帶給的信息反饋,如果受眾對信息沒有進行適當的反饋,那就是設計師進行的無效信息,對于視覺傳達設計而言,大眾的傳達效果是不夠的,因為它的效果不僅包括大眾接受傳播出去的信息的能力,還包括了大眾接收信息之后所帶來的反饋行為。
三、多元化媒體時代視覺設計與傳播的發(fā)展方向
我們要利用現代的科技技術,現代的平面設計大多以電腦為工具,電腦計算機在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伴隨出現的還有一系列的平面設計軟件的不斷更新,設計師們利用這些工具可以更加方便地創(chuàng)作出視覺設計更好的作品,我們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電腦技術,利用技術去制造出每個人都意想不到的形象效果,讓我們的視覺傳達與傳播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達到真正的傳達設計所需要的效果。
我們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在這個信息時代下,視覺設計就更要準確地、充分地傳達出有用的信息,創(chuàng)新是設計的源泉和靈魂。對于視覺傳達設計來說,我們更應該做到的就是可以推出新的東西,做到自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才是視覺傳達的靈魂。
我們要適應接受視覺設計與傳播所經歷的這一場革命,并努力地從中進步。在這個網絡信息鋪天蓋地的時代下,一直推出的不同的技術和設備,大大擴充了每個人的視野,打破了原有的一些設計師所達不到的障礙。我覺得我們應該更主動地去迎接這個信息時代,利用多元化傳媒的力量更好地推動視覺設計在這個時代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王寒,武漢東湖學院;何夢婷,武漢東湖學院;郭靚,武漢東湖學院;萬志輝,武漢東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