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香
【摘要】目的:觀察西藥聯合紫丹參湯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臨床療效。方法:選取86例過敏性紫癜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潑尼松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紫丹參湯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癥狀消失時間及中醫(yī)證候積分。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的8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腹痛消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及關節(jié)疼痛消失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小兒過敏性紫癜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紫丹參湯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小兒過敏性紫癜;紫丹參湯;潑尼松;中醫(yī)證候積分
【中圖分類號】R275.9【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9-0111-02
過敏性紫癜作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于小兒群體,常使患兒皮膚出現紅紫瘀點瘀斑,且主要分布于臀部和四肢,其中以雙下肢最為多見,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jié)紅腫疼痛、腹痛等并發(fā)癥,甚至會出現便血等胃腸道癥狀,嚴重影響患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1]。目前臨床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劑類藥物治療為主,雖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易降低患兒免疫功能,延長病程[2]。近年來,隨著不斷研究和深入,中藥在小兒過敏性紫癜中治療取得一定治療效果[3]。故本研究進一步觀察西藥聯合紫丹參湯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過敏性紫癜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7.15±1.34)歲;病程2~8d,平均病程(4.35±1.27)d。觀察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7.02±1.29)歲;病程2~7d,平均病程(4.29±1.25)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納入及排除標準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參照《兒科疾病診斷標準》[4]中小兒過敏性紫癜相關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小兒過敏性紫癜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均符合上述相關診斷標準;初次發(fā)病者;患兒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精神異常,無語言表達能力者;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類藥物治療者;藥物試驗過敏者。
1.3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口服潑尼松(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044)2?mg/(kg·d),分3次口服,用藥7?d后,待紫癜及伴隨癥狀改善后,改為每日晨起頓服,并每間隔3?d減少劑量5?mg,大減至20?mg時,每間隔1?d減少劑量2.5?mg,逐漸減量至2個月后停藥;若服藥7?d后紫癜及伴隨癥狀未有改善,則視為服用潑尼松無效。同時服用維生素C(山西亨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1482)200~300?mg/d,分2~3次口服,2周為1個療程,共服用2個療程;服用氯雷他定(四川維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20)2~12歲兒童:體重>30?kg:一日1次,一次1片(10?mg)。 體重≤30?kg:一日1次,一次半片(5?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紫丹參湯治療,方劑組成:①年齡≥7歲:紫丹參30?g,益母草、生地黃各15?g,牡丹皮、牛膝、小薊、蒲公英、赤芍各8?g,甘草5?g;②年齡<7歲;紫丹參10?g,益母草、生地黃各8?g,牡丹皮、赤芍、小薊、蒲公英、牛膝各6?g,甘草3?g。用水煎服,1劑/d,2次/d,用藥治療2個月。
1.4觀察指標①癥狀消失時間。記錄兩組患兒腹痛消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及關節(jié)疼痛消失時間。②中醫(yī)證候積分。主癥:瘀點瘀斑,分散于雙下肢,且顏色鮮紅記3分,分散于雙下肢顏色為紫色呈紫紅記6分,分散于臀部、四肢,且顏色暗紫記9分;次癥:咽痛、腹痛、便血等,根據嚴重程度(無、輕、中、重)分別記1、1、2、3分,總分為主癥、次癥評分之和。
1.5療效評價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進行療效評價。評價標準:癥狀基本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80%為顯效;癥狀明顯改善,35%≤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80%為有效;癥狀未有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35%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腹痛消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及關節(jié)疼痛消失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治療后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過敏性紫癜是兒科常見的一種繼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目前臨床對過敏性紫癜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現代醫(yī)學研認為免疫復合物介導的系統(tǒng)性血管炎是該病主要致病因素,常累及患兒皮膚、關節(jié)、腎臟及胃腸道等系統(tǒng),若未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出現腎臟病變,將會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健康[6]。因此西醫(yī)治療過敏性紫癜主要采取抑制免疫應答及抗過敏治療為主,其中以糖皮質激素及抑制劑類最為常用,而潑尼松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具有抑制自身免疫應答及抗炎消毒作用,利于增加血小管通透性,起到保護血漿作用。但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會影響患兒垂體-性腺軸,不利于患兒生長發(fā)育[7]。
中醫(yī)學文獻中對過敏性紫癜無相關記載,但根據該病皮膚出現典型性紅紫色瘀斑等相關癥狀描述,一般屬“斑疹”“葡萄疫”等范疇中,認為過敏性紫癜與患兒素體熱伏血分,加之外感風熱或疫癘之氣,與營血相搏,血熱妄行,灼傷血絡,血不循經,而致血證,血瘀阻滯脈絡,則血溢脈外,則為紫癜[8-9]。因此,中醫(yī)治療主張以清熱涼血、活血祛瘀、通絡為基本治療原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癥狀消失時間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表明紫丹參湯聯合西藥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效果優(yōu)于西藥單一治療。分析其原因為紫丹參湯中以紫丹參為君藥,具有涼血消癰、活血祛瘀之效;小薊可散瘀消毒、涼血止血;赤芍可活血祛瘀;生地黃具有養(yǎng)陰生津之效;牛膝具有活血祛瘀、引血下行之效;蒲公英可消癰止瘡;益母草可活血祛瘀、熱毒癰腫。諸藥聯用共奏涼血消癰、清熱解毒、活血祛瘀、通絡之功效。因此,紫丹參湯聯合西藥治療,兩藥相互作用,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臨床不適癥狀,縮短癥狀改善時間,促進患兒疾病康復。
綜上所述,針對小兒過敏性紫癜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紫丹參湯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唐雪梅.過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發(fā)病機制[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 27(21):1634-1636.
[2]翟昌純,覃險峰,賀曉燕,等.丹參注射聯合西咪替丁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臨床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4):463-467.
[3]李先魁,王悅強.丹參多酚酸鹽用于過敏性紫癜患兒效果觀察及其機制探討[J].山東醫(yī)藥,2015,55(48):84-85.
[4]貝政平,李毅.兒科疾病診斷標準[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711.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83.
[6]丁艷,劉凡,曾小燕,等.兒童過敏性紫癜病因探討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 29(18):3043-3045.
[7]張萍,王鳴潑.尼松聯合氨甲苯酸對過敏性紫癜患者療效及對炎癥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響觀察[J]. 中國藥師,2017,20(5):845-847.
[8]丁櫻,孫曉旭,畢玲莉,等.過敏性紫癜中醫(yī)診療指南[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1, 7(6):1-4.
[9]徐朝暉,沈熔.中醫(yī)藥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 9(23):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