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平
[摘? ? ? ? ? ?要]?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核心,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針對教師反思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聯系學校教育實際,進行實踐研究的總結成果。從六個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對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理論的發(fā)展,對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對反思型教師團隊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 ? 鍵? ?詞]? 教學反思;教師;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68-02
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核心,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無論是新課改,還是教育部制定的教師專業(yè)標準,都對教師教學反思作了明確的要求。顯然,教學反思理應成為教師教學日常行為。
但就現實來講,在教育實踐中還存在許多普遍性的問題:有的教師缺少教學反思的時間,缺少教學反思專業(yè)理論和方法指導;教學反思時描述性話語多,而理性思考少,教學反思后的教學行為跟進也不及時、不到位;有的學校缺少對教學反思活動規(guī)范合理的管理引導,教學反思活動大多流于形式,教師教學反思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沒能充分發(fā)揮教學反思對教師教學的促進作用。當前,增強教師教學反思意識,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已成為我們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基于此,筆者針對基層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對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做了專題研究,以期提升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同時,摸索適合本地區(qū)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策略,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隊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達到預期研究目標,進行了切實的研究。首先,確立了深入了解現狀、分析原因、尋找對策的研究思路。其次,選擇了恰當的研究方法,采取了可行的研究措施。在行動研究中,運用文獻研究法,通過搜索網絡數據,閱讀教學反思的相關文獻,學習掌握教學反思的相關知識,為課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運用教學反思理論審視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反思行為,認真梳理了教學反思內容、反思途徑、反思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訪談研究方法,搜集教師對教學反思的看法,包括對教學反思理論的了解、教學反思的應用情況等,為尋找教師反思能力的提升策略提供針對性的依據。再者,聯系基層學校的實際情況,擬定研究方案,開展實踐研究。最后,認真搜集整理研究材料,分析、總結、提煉研究成果,推廣應用成果。
經過一年的實踐探索,提升了教師的職業(yè)價值,增強了教師的反思意識;更多的教師能運用科學的反思方法,對學科的教學活動進行剖析、診斷,并重構經驗,優(yōu)化了教學方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總結提煉的提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對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和教師培訓工作,都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提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增強反思意識,形成教學反思習慣
反思意識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思的意向和愿望,是教師對教學反思所持的一種觀念,這種觀念往往誘導著教學反思實踐活動。顯然,反思意識是教師教學反思行為的先決條件。那么如何增強反思意識呢?在認識教學反思重要性的同時,首先,要注重既往教學活動的察覺性,以發(fā)現問題,尋找疑惑;其次,要重視既往教學活動的批判性,認真審視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是否合理;再次,要將教學反思行為作為教師的日常生活方式,持之以恒形成一種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反思意識的自覺性,積極誘導教學反思活動的不斷開展,形成教學反思習慣。
二、研讀專業(yè)著作,掌握教育教學理論
進行教學反思,需要以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作支撐,需要以一定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yè)知識為基礎。只有這樣,教師才具有對教育教學實踐的解釋權和預測力。因此,教師要掌握教育教學理論,就必須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一要閱讀與教育學和心理學有關的著作,如袁振國的《新教育理念》、崔允郭的《有效教學》、吳慶麟的《教育心理學》、林崇德的《發(fā)展心理學》等,它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哲學;二要閱讀與學科教學和新課程改革有關的書籍,如《課程標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它是教師進行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三要閱讀與教學反思有關的專著,如靳玉樂的《反思教學》、趙明仁的《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張燕的《在反思中成長》等,它能為教師進行反思活動提供專業(yè)指導。
三、梳理知識要點,建構反思理論體系
進行教學反思,要運用教學反思專業(yè)理論作指導。由于不同專家學者、不同學術流派的觀點不同,對教學反思的理解也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必須認真梳理總結教學反思知識,努力建構自己的教學反思理論體系,以指導教學反思實踐活動。那么,教學反思基本理論知識有哪些呢?我認為需要去認真梳理的理論知識要點主要有:(1)教學反思內容,從反思的時間維度看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后反思,從反思的審視維度看主要包括教學理論和教學行為;(2)教學反思過程,從認識的角度看包括查找問題,搜集資料,分析問題,重構經驗,實施教學等;(3)教學反思途徑,常見的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通過學生反饋反思、通過專家引導反思等;(4)教學反思方法,常用的有反思性教學、行動研究、敘事研究等。
四、運用反思方法,開展教學反思實踐
開展教學反思實踐是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根本保證。進行教學反思實踐,就要科學運用教學反思方法,對自己既往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教學理論和教學行為,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認真審視、重新思考、重構認識,以優(yōu)化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效率。常用的教學反思方法有以下幾種。
反思模擬:就是對自己既往的教學活動通過認真審視、重構經驗、進行教學實踐模擬的一種反思方法。這種教學反思方法,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有利于大家面對面的學習與交流,促進共同進步。
行動研究:就是對自己既往的教學活動情景進行理性評判的一種自我反思方法。這種教學反思方法,側重理性評判,注重教學后果與學生需求的差距,注重教學策略與教學目標的差距,注重教學行為與教育教學理論的差距,有利于培養(yǎng)自我反思習慣,促進專業(yè)成長。
敘事研究:就是對自己既往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某一事件進行描述,并通過自我對話與追問方式,揭示其教育意義和差距的一種自我反思方法。這種教學反思方法,注重教育者的情感體驗,重視人的價值判斷,有利于重構教師個人的教育智慧。
案例分析:就是對自己或他人既往的有瑕疵的教學課例進行審視的一種反思方法。在審視過程中,運用教學理論對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進行診斷,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種教學反思方法,有利于形成個體的教學主張和觀念。
五、采用文本記錄,積累教學反思經驗
在教學反思活動中,為了隨時將自己教學實踐的心得體會、心路歷程保存下來,可以采用文本記錄的方式。教學反思文本是積累教師教學反思經驗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推動教師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常見的文本記錄形式有以下幾種。
反思日記:教學反思日記是教師將其教學實踐及其日常行為連同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訴諸于筆端的一種記錄方式。它可以描述事實,可以解剖問題,可以評價事件和書寫感悟,是實現自我認識、自我監(jiān)控、自我反思的最直接最簡易的有效方法。
教育敘事:教育敘事是教師記錄自己教育生活的一種常見記錄方式。它可以敘述師生的成長經歷,也可以敘述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敘事內容主線要明確,要能體現相關的教育教學理念;分析闡述要深刻,要能解析隱藏在教育現象背后的教育本質。
教育博客:教育博客是博客在教育中的一種運用,是教學反思表達的一種渠道與載體,也是文本記錄的隱性方式。任何一個教師都可以建立教育博客,并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個人專題或分類,針對問題發(fā)表個人的文章或帖子,讓讀者充分發(fā)表評論,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而重構教學經驗。
教學隨筆:教學隨筆是教師書寫教育教學反思的一種常用的記錄方式。它描述具體、真實,有感而發(fā);全面、隨意,不受格式限制,能夠為某些關鍵問題的深思提供素材。教學隨筆,一般可先寫教學反思發(fā)現的問題,然后分析原因,接著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建立反思機制,激發(fā)教學反思動力
建立反思機制是提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制度保障。目前,學校建立教學反思機制,主要是要建立教師教學反思評價制度。這種教學反思評價制度,既要規(guī)范教師的日常教學反思行為,又要將教師的教學反思行為納入日常教學考核范圍。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教師教學反思的積極性,增強教師教學反思意識,激發(fā)教師教學反思動力。
最后需要說明兩點:一是事物的發(fā)展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是推動事物發(fā)展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本策略前五個方面屬于內部策略作了詳細介紹,第六個方面屬于外部策略作了說明。二是教師教學反思能力是一個多元的結構體系,提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需要一個相對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終生學習的態(tài)度,以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反思方法,才能有效促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申繼亮,劉加霞.論教師的教學反思[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3).
[3]吳衛(wèi)東,駱伯巍.教師的反思能力結構及其培養(yǎng)研究[J].教育評論,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