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晉萍
摘 要:故事教學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味。上教版牛津英語的故事都是結合一個單元的主題內容選取經(jīng)典故事,故事的語言符合本冊,本單元的語言結構特征,故事的內容與本單元的主題保持一致。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核心素養(yǎng)
一、故事教學案例的選擇
我要研究的這個故事教學案例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它是上教版牛津英語下冊Module 3 Unit 8 Buying clothes的第三課時的故事課。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這一課時對于整個單元來說是一節(jié)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課,是情感認知升華課。故事課的設計力求圍繞故事主線,在多層次、多角度、開放性、有思維含量的問題驅動下,通過猜測、對比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故事情節(jié),與故事文本展開深入的互動和對話,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促進學生在思維品質方面的發(fā)展。
二、以故事課設計為例,分析如何運用故事教學,構建小學英語教育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
首先從教學目標看本故事如何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教育目標。
筆者把本課故事教學設計為導入、讀前、讀中、讀后及作業(yè)布置五個步驟進行教學。
1.導入(Warming-up)。出示emperor的圖片,并且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圖1),詢問學生對emperor的印象。大致從皇帝的外形、居住環(huán)境、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自由發(fā)言。這個熱身的作用在于:喚起學生的舊知,思維導圖涉及討論的各個方面都在學生的已知范圍內,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視聽、閱讀經(jīng)歷對此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讀前(Pre -Reading)。教師采用看圖排序方式,無序展示無文字圖片,請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和對圖片的觀察,發(fā)揮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最后確定圖片的順序,并能用英語簡單陳述排序的理由。此活動設計的目的主要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用英語表達自己思維的語言能力。
3.讀中(While-Reading)。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故事的主線new clothes以及此主線與故事的關鍵人物之間的關系。并以問題鏈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和故事人物的心理、行為進行猜測、推理。問題的設計基本遵循由低階問題向高階問題,由閉合式問題向開放式問題,由記憶—提取性問題向理解—猜測性問題,難度逐漸提升的規(guī)律。以以下幾個問題為例:
4.讀后(Post-Reading)。(1)創(chuàng)造與表演。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對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把握,進行對話創(chuàng)編,并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展示。(2)收獲與啟發(fā)(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教師讓學生思考,通過閱讀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3)判斷與評價。學生思考并討論,在故事中最喜歡故事中的哪個角色?為什么?
5.家庭作業(yè) (Homework)。 閱讀英文版完整的故事,豐富講述故事的語言,感受語言帶來的故事藝術之美。此作業(yè)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在讀過中文版本的《皇帝的新裝》之后,讀一讀英文版本,感受相同的文學作品,由不同的語言所展現(xiàn)出的文化之美。
在實例課中,教師通過設計不同層次問題,從不同角度關注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突出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準確性。在文本理解層面,教師引導學生提煉文本中的隱含信息,同時借助圖片,對比分析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邏輯性。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在故事閱讀中,隨時關注故事人物的心理及情感變化,讓學生代入角色,換位思考,并準確、真實地進行表達。通過辨別真善美與假惡丑,學生能夠得到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智慧及人性的品質。
參考文獻:
張秀玲.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設計策略[J].基礎外語教育,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