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波
九江市中醫(yī)醫(yī)院骨傷2科 (江西九江 332000)
深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血管疾病,病情嚴重時可能誘發(fā)肺栓塞,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可能出現血栓后綜合征,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深靜脈血栓多出現在下肢靜脈,可發(fā)生于下肢遠端或近端。骨科下肢癱瘓患者無法自由活動,長期臥床休養(yǎng),血液循環(huán)緩慢,骨折端血管受損,更容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有研究報道,骨科下肢癱瘓患者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3%~35%,嚴重影響患者下肢功能[1]。本研究探討深靜脈血栓防治儀在骨科下肢癱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九江市中醫(yī)醫(yī)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骨科下肢癱瘓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2~69歲,平均(55.5±4.8)歲;學歷,高中以下5例,大專8例,本科及以上7例。觀察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41~66歲,平均(53.5±4.2)歲;學歷,高中以下6例,大專7例,本科及以上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為下肢無深靜脈血栓;下肢癱瘓;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心律不齊患者;肺水腫患者;急性炎癥性皮膚病患者;精神疾病及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抗凝藥物和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措施如下。(1)為患者按摩雙下肢,從遠端至近端,2次/d,30 min/次;定期幫助患者翻身拍背,每間隔2 h 1次;抬高患者患肢,高于心臟水平20~30 cm,使股靜脈保持松弛,避免股靜脈受壓,促進靜脈血液回流;盡量避免穿刺雙下肢,并密切監(jiān)測其周徑,一旦發(fā)現異常,應及時上報醫(yī)師。(2)協(xié)助患者保持仰臥位,膝蓋下墊軟墊,在允許活動范圍內引導患者進行多角度等長收縮訓練,訓練內容包括被動、主動直腿抬高;借助被動活動期進行肢體功能訓練;多次重復屈膝訓練,使髖關節(jié)肌肉得到鍛煉。(3)訓練應循序漸進,根據患者耐受力合理規(guī)劃,加強關節(jié)活動度鍛煉,借助拐杖訓練雙腿站立,再逐漸進行步行、自行車訓練。(4)訓練患者側支撐和行走步態(tài),引導患者進行蹲下起立、上下樓梯等練習。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深靜脈血栓防治儀(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公司責任公司河北分公司,設備型號YD-Venac-Ι)治療,1次/d,1 h/次,儀器壓力參數設置為50~60 mmHg(1 mmHg=0.133 kPa);從患者足底、踝部、小腿按順序進行壓力施加與釋放;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儀器運行情況,如儀器出現故障或患者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治療。
比較兩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臨床癥狀評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評分。臨床癥狀評分包括下肢疼痛、下肢腫脹、下肢皮膚溫度,每項總分為3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癥狀越明顯;ADL量表總分為100分,內容含如廁、穿衣、上下樓梯等,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強[2]。
觀察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5.00%(1/20),對照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30.00%(6/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9,P<0.05)。
觀察組各項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及ADL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及ADL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下肢疼痛 下肢腫脹 下肢皮膚溫度 ADL評分對照組 20 1.91±0.23 1.96±0.17 1.83±0.15 51.76±5.13觀察組 20 0.78±0.32 0.86±0.25 0.76±0.22 65.42±3.12 t 12.8235 16.2717 17.9711 10.174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血流滯緩、高凝狀態(tài)、血管內膜損傷是引起靜脈血栓的主要因素。下肢癱瘓患者有創(chuàng)操作較多,更易出現深靜脈血栓,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患者下肢出現疼痛、腫脹、色素沉著,導致肢體功能障礙,嚴重時可能導致患者殘疾,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如血栓發(fā)生脫落,還可能引起肺栓塞、腦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以往深靜脈血栓預防治療主要以抗凝藥物為主,但長期服用抗凝藥物易引起瘙癢、皮疹、出血等癥狀。為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現臨床主張進行康復治療,即在護理人員引導下進行屈膝、直腿抬高等被動或主動訓練,以使患者的關節(jié)、肌肉得到訓練,并逐漸改善其肢體功能[4]。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yī)學水平不斷提升,靜脈血栓防治儀在臨床逐漸推廣應用。該治療儀主要借助循環(huán)間歇式氣壓對下肢4個壓力腳套氣囊進行由遠至近循環(huán)加壓,當氣囊壓力達到設定值時放開氣囊氣壓,間隔一段時間后循環(huán)充氣,充氣放氣周期保持在60 s左右。通過反復不斷施壓、減壓可促進患者靜脈血液回流,使血管重新灌注,維持正常血液循環(huán),加快靜脈血液流動速度,減輕患者下肢水腫,避免凝血因子聚集形成血栓[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項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骨科下肢癱瘓患者常規(guī)藥物和康復治療基礎上實施深靜脈血栓防治儀治療,可減少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