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順平
民間體育游戲是民間游戲中運動類的游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是鄉(xiāng)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戲內容豐富易學,寓游戲性、趣味性、教育性為一體。童謠是指流傳于民間、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兒童樂于主動傳唱的短小韻文體。在開展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時恰當運用童謠,使游戲活動變得新穎活潑、形式多樣,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提升。因此,筆者在幼兒園內開展了以童謠為手段的幼兒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研究。
以形象內容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
童謠的內容往往形象生動,貼近幼兒生活,充滿童趣。以童謠為導入游戲的手段,其口語化的表述方式、具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富有情趣的內容正貼合了幼兒具象思維的特點,能一下子吸引幼兒的關注,并為幼兒營造出具象有趣的語言情境畫面,促進幼兒對于游戲的參與和投入。比如“啷啷啷,騎馬到松江。松江老虎叫,囡囡心里別別跳。” 這首《騎馬到松江》是上海市嘉定區(qū)本土的方言童謠,內容簡短、淺顯,但畫面感十足。由此,老師設計出了“騎馬到松江”的民間體育游戲。孩子們騎著由竹竿制成的竹馬,口中一邊念誦著“啷啷啷……”,一邊跟隨童謠的節(jié)奏進行跨跳,并相互追逐比賽。通過童謠的引導,孩子們很容易投入“騎馬”的有趣情境,自然跟隨童謠進行游戲,既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發(fā)展了其跨跳、追逐跑等運動能力。
以通俗語言促進規(guī)則理解
民間體育游戲之所以具有可玩性、趣味性,離不開它本身豐富多樣的游戲規(guī)則。通過將游戲規(guī)則隱含在童謠中,幼兒邊念誦童謠邊游戲,既幫助了幼兒對于游戲規(guī)則的記憶和理解,又增添了游戲的情趣性。比如在玩雙人互動游戲“炒黃豆”時:“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焙⒆觽儍蓛珊献?,相對而立,手拉手按照童謠節(jié)奏左右協(xié)調擺動,模擬炒黃豆的動作。在念到最后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鉆過,翻轉身體180度,然后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在這里,童謠語言起到了提示規(guī)則的作用,當念到“炒好黃豆翻跟斗”時,幼兒便能同步一致地做出相應的“翻跟斗”動作。幼兒在反復游戲的過程中提升了合作能力,同時鍛煉了動作協(xié)調能力和應變能力。
以多變句式實現(xiàn)玩法多樣化
民間體育游戲雖然形式有趣、內涵豐富,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在繼承傳統(tǒng)民間體育游戲的基礎上還需根據(jù)當下的教育需求進行調整和創(chuàng)新。而童謠在語句內容上具有靈活多變性,可增可減,可替可換。實踐證明,根據(jù)幼兒的特性需求,對游戲玩法加以調整,傳統(tǒng)游戲就會煥發(fā)新的光彩。如玩民間體育游戲“木頭人”時,“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中,“木頭人”的動作一直是走或保持身體的某一姿勢,玩的次數(shù)多了,幼兒便容易失去興趣。于是,教師通過將童謠的最后一句進行改編,改成“不許說話不許笑,變成小兔蹦蹦跳;不許說話不許笑,變成烏龜爬爬爬;不許說話不許笑,變成老鷹飛呀飛……”把“木頭人”的“不許動”變?yōu)槟7赂鞣N小動物走路,將走、跑、跳、爬、滾等各種基本動作融于游戲中,讓幼兒充分活動身體的各部位,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幼兒玩得不亦樂乎。
綜上可見,充分利用童謠的特點,將民間體育游戲與童謠通過改編、創(chuàng)新、再運用等方式進行完美融合,便能充分發(fā)揮民間體育游戲的作用。孩子們邊誦童謠,邊玩游戲,在提高運動能力的同時感受到了游戲的趣味性,促進了幼兒對于家鄉(xiāng)文化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