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摘 要:學生進入初中后,會接觸到一門全新的學科,那便是化學。如今隨著教學工作的改革與進步,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要,這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必然要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實驗探究素養(yǎng),作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guān)鍵,能夠擁有良好的實驗探究素養(yǎng)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目的,教師一定要結(jié)合實際,將化學實驗探究素養(yǎng)滲透到化學課堂中的各個方面。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探究;結(jié)合實驗;學生提問;交流探討
初中的學習主要以基礎(chǔ)知識為主,就拿化學來說,初三的學生所學習的化學知識不是以計算或者調(diào)配方程為主,而是以記憶元素與化合物的種類、性質(zhì)、功能、構(gòu)造等等,這是為高中的學習所打基礎(chǔ)。說到化學就離不開實驗,實驗探究可以讓學生在初三短短的一年內(nèi)高效率地學習這些化學知識,并且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筆者就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實驗探究素養(yǎng)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希望對于大家會有所些許幫助。
一、結(jié)合實驗開展教學
化學其實是被學生認為最煩躁和難學的一門科目。原因如下:一是化學只有一年的學習時間但是它需要記憶的知識非常多,在記憶知識的基礎(chǔ)上還要靈活運用。二是在傳統(tǒng)教學上教師只注意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實驗的作用,因為初中化學課時少的原因,許多學生甚至沒有做過實驗。在初中化學的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想出合理的實驗教學方法并實踐到課堂上去,如果有安全措施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下親自安全地進行操作,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學習中集中興趣并且能夠通過實驗牢牢記住所學習的知識,親自操作和肉眼所見是人所記憶最為深刻的,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把授課效率無限地放大。
例如,我在教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時,就注意到了里面有一課實驗活動,作為學生在升之初三后的第一節(jié)實驗課,一定要運用好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在第二課和第三課我講了氧氣和制取氧氣這兩章后,學生大致了解了氧氣是什么和它的性質(zhì)以及氧氣制取的儀器和程序與步驟。因為制取氧氣比較危險,之后我先在講臺上親自進行實驗,讓學生進行觀看,然后我讓學生進行口頭操作我來實際操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我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對化學實驗有興趣,從而就可以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素養(yǎng)。
二、鼓勵學生提問質(zhì)疑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上課聽課,課下做作業(yè),沒有其他任何方式的學習,那么這樣的學習必然是僵硬的。但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學生往往在想象力、思維能力、學習效率方面非常杰出,學習成績比他人要好得多。在課堂上我們所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好學生的問題總是很多,許多學習好的學生不僅課上會舉手向教師進行提問或者質(zhì)疑教師的解題方法,而且在課下還會去辦公室找老師詢問關(guān)于學習的問題。這就導致學生越問越會,也就和其他學生的距離越來越大,而那些沒有問過老師問題的學生往往無法有效地提高成績。所以作為化學教師要在課堂上運用實驗并隨機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或者旁觀,每進行要詢問學生這樣有什么作用,并且鼓勵學生去提問和質(zhì)疑,這樣學生就能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從而能夠問教師自己所沒有完全學會的,這樣就增加了學習效率。
例如,我在講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這一單元時,我首先讓學生了解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以及它們的構(gòu)造,而學生在知曉了二氧化碳之后就會對它非常熟悉,因為二氧化碳隨處可見。這樣我在做實驗的時候就會相對簡單,但是越是簡單的東西就越不會引起人的重視,這時候我在實驗時故意做錯一個步驟,有的學生看出來但是不敢對我說。之后我讓學生實際操作,我在旁邊監(jiān)督,學生在做實驗時不免出現(xiàn)錯誤,這時我讓學生指出這位學生的錯誤之處并全部改正最后形成正確的實驗,最后我問學生我的實驗完全正確嗎,這時有的學生就會對我產(chǎn)生質(zhì)疑,我接受質(zhì)疑并告訴學生以后要讓學生養(yǎng)成提問與質(zhì)疑的眼光,真理總是在實驗中產(chǎn)生,這樣才能夠探索與求知科學。
三、交流探討實踐心得
學生在學習某項知識的時候總會產(chǎn)生自己的見解,每個學生之間各不相同,所以讓學生互相表達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意見是必要的,而且聽取他人的表達意見也能夠取長補短,使自己受益匪淺,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讓學生在實驗的時候分組實驗,這樣幾個人合作實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實驗方法和處理方式,就能夠先互相討論然后選擇最可行的辦法去進行實驗,這樣實驗的成功率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
例如,我在講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燃燒的條件》時,我就讓學生分組做實驗,去探究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學生通過互相爭論和統(tǒng)一意見后再做實驗,實驗的成果令我很滿意,幾乎每組都沒有犯很大的錯誤,出現(xiàn)的小錯誤我讓學生每組出一個代表進行闡述,以此來互相補益,從而真正地學到知識,且愛上化學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
總而言之,教師要充分利用條件讓學生在實驗中學習知識,增加他們的學習效率,提高他們的實驗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成梅.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6).
[2]歐明銘.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