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營春
摘 要:美術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審視和理解美術教育的價值與作用,并探究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是相關人員和一線教師密切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美術教育的“人文價值、科學價值、本位價值”等維度出發(fā),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主線,以“情感、認知、行為”劃范疇,探究高中美術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為相關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美術;核心素養(yǎng);價值剖析;教育方法
近年來,隨著美術教育的地位逐步提高,教育界和全社會對于如何有效的開展美術教育活動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為高中美術教育活動提供了鮮明的主線和方向,將包括“圖像識別,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chuàng)新實踐,文化理解”等內容作為美術教育的參照物和出發(fā)點已經成為教師的共識。有效開展美術教育活動需要明確兩個基本問題,一個是高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包括什么?一個是高中美術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一、高中美術三重教育價值的剖析
首先,美術教育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教育是使自然人成為社會人,尤其是文明的社會人所必需的工具,人類文明的取得離不開美術教育的巨大貢獻。偉大的文藝復興從某種角度上講就是源于美術事業(yè)的發(fā)展所引起的人性自我覺醒和對自然科學認知突破。美術對于高中生而言,可以將其情感和道德引導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境界,將藝術世界的核心三問,“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全面的闡述并直接傳遞給學生。這樣的“根源性”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高度和方向有著深刻而直接的影響,對于其人生的領悟和自我發(fā)展的目標與軌跡有著積極的指向作用。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內心的充實、平和與熱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美術教育則恰好可以實現這樣的教育目的。
其次,美術蘊含豐富的科學價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并不存在著不可逾越的天然鴻溝,相反,二者之間有著多元的密切聯系和深層次的學科交叉。對于高中生來講,通過美術教育獲得其他學科學習活動的支持與幫助是完全可行的。以生物、化學、物理、數學等學科為例,具備基本的美術技能可以為其解答各種復雜問題有著實際的支撐作用,包括精確制圖,分析數量間的關系,構建問題模型等,都是非常好的輔助方法。通過美術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直角坐標系中多元量的關系,利用對稱等技巧判斷所求問題的位置、形態(tài)、趨勢等特征。除此之外,還可以促進學生空間想象和抽象邏輯思維的發(fā)展,可以說美術教育對于其他學科的教育活動大有助益。
再者,美術教育還有其天然的本位價值。美術的本位價值可以從哲學的視角進行分析解讀。美術教育對于高中生的美學認識和技能培養(yǎng)有著直接的促進和幫助,能夠對學生的線條理解、立體想象以及空間構圖和色彩調和等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
二、高中美術教育的三維實施策略
高中美術教育需要通過三個維度逐步實施,包括“情感態(tài)度引導行為技能訓練、哲學認知培養(yǎng)”的具體方法與策略。
首先,情感態(tài)度引導是基本路徑。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組織美術教育活動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和個體差異,通過恰當的方式和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和引導其積極主動的進行多種探索。創(chuàng)作美的前提是學習如何欣賞美,教師可以利用專題紀錄片以及PPT和各種媒體資源對學生進行經典美術作品的宣傳介紹,鼓勵學生從中獲得基本的美術常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斷,說出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個性化理解和認識。比如,對于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方法應當如何理解和判斷,寫意與西方的“印象派”之間是否存在著某些聯系,而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又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關于藝術的思考和探索,為其形成健康穩(wěn)定、積極開放的審美取向,并保持深入學習動力。
其次,行為技能訓練是重要的外部保障。美術教育不僅需要內在的需求和興趣,還需要實踐應用的技能方法。教師在組織高中美術教育活動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堂教學和課件活動進行靈活多元的練習活動。比如,關于空間構圖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技法和規(guī)則的學習,然后在課間休息的時候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活動,這種將課余活動充分利用開發(fā)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實現動靜結合,達到“一張一弛”的目標,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美術學習活動的課上與課下練習有機結合。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高中階段美術課時緊張,學習機會相對稀少的問題,將學習效果提升到新的層次。
再者,哲學認知培養(yǎng)是繼續(xù)提高的基礎。高中美術教育已經有著明確的分層教學目標和內容,對于準備通過藝術教育參考高考的學生而言,必須將自己的美術基本功達到一個較高的專業(yè)水平,這就要求學生除了基本的嘗試和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美學思想和理論。也就是是教師需要將專業(yè)的美學理論和哲學思想傳授給學生,以保證其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能夠在作品中注入個性化的理解和情感,讓作品具有藝術生命和價值。
結語:高中美術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需要教師、學生、學校以及相關各方的通力合作,離開任何一方的支持與努力,則很難實現理想的目標。因此,教師除了進行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之外,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協調和管理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內,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的條件,盡可能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的發(fā)展并爭取培養(yǎng)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方式。
參考文獻
[1]蔣華劍.美術·核心素養(yǎng)·探究教育——高中美術教育對話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13):80-81.
[2]金婷.高中美術鑒賞互動式教學的價值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5(7):161-161.
[3]尹惠子.高三美術班數學復習方法的探索與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7):33-33.
[4]郄曉靜.高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J].學園,2014(34):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