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秋
摘要:修辭手法在文學作品中,一直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修辭手法能夠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對修辭的熟練運用,往往能增強語言的藝術性和感染性。所以說,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必然有著對于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本文,這里就簡要分析修辭在文學作品中的妙用,體會修辭能引起的語言魅力,以便,使我們更有效的把握作品,感受語言魅力。
關鍵詞:修辭手法;文學作品;語言魅力
一、修辭以及修辭手法對文學作品的重要性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修辭作為語言的三要素之一,與文學作品有著非同一般的聯(lián)系。文學作品離不開語言的修飾,同樣地,也離不開修辭手法的作用,在某部文學作品中,作者往往會借用修辭來傳情達意,所以,文學越來越離不開修辭,不僅是在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上,而且有可能在塑造人物形象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通過對比喻、比擬、排比三種常用修辭手法的分析,來表現(xiàn)修辭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二、三種常用修辭手法在文學作品中魅力的具體表現(xiàn)
(一)比喻
錢鐘書先生的代表作《圍城》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經典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對現(xiàn)代人物的刻畫與描寫,也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示例:這綠綢給雨淋得脫色,李先生的臉也回黃轉綠,胸口白襯衫上一灘綠漬,仿佛水彩畫的殘稿。
分析:這是《圍城》中的一個小細節(jié)描寫,例句的本體說的是“李先生的臉”,喻體是“水彩畫的殘稿”,喻詞是“仿佛”。下雨的路途中,李梅亭因愛惜自己的新雨衣,所以借用了孫小姐遮太陽的傘,沒想到雨傘退色,弄得自己滿身綠漬。李先生與水彩畫的臉此刻都是五顏六色,但是李先生的臉并沒有水彩畫那么精致好看,所以作者將李先生的臉比作一幅殘畫。巧妙的比喻形象地刻畫出李先生此時的尷尬與狼狽,同時,也是對李先生做法的一種諷刺與批判,作者借用這個比喻,形象生物,不僅刻畫了李梅亭此時的丑態(tài),同時,也暴露了李的為人,進一步也可以推敲出作者錢鐘書對他的態(tài)度,可見,比喻的精妙之處,在《圍城》這本書的重要表現(xiàn),使文章有特色,同時,也充實了人物形象,也從深處透露出作者的喜好。
《圍城》就像一座深不可測的比喻礦藏,等待后人去不斷發(fā)掘和探究。書中還有其他比喻的的類型。在一部作品中,比喻的修辭,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性格心理的刻畫,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可以從比喻中看出,很多作品中,細節(jié)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對我們把握文章的脈絡與結構具有重要作用。
(二)擬人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修辭手法也相當?shù)木钣腥?,整篇文章文筆優(yōu)美,行云流水,是不可多得佳作,值得我們認真欣賞與品味?,F(xiàn)在,我們來談談《荷塘月色》中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
示例: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分析:這一句話,把荷葉寫活了,裊娜”是形容美女形姿的,“羞澀”是形容少女的嬌羞情態(tài)的, 如此使用,寫出了姿態(tài)萬千的荷花,把開著的荷花擬為美人,把打著朵兒的荷花擬為含苞欲放的少女,讓鮮活的景物形象躍然紙上。這一擬人,不僅符合荷花的情狀,富有生機與活力,同時也賦予了他人的心理和情態(tài),也饒有趣味。在作者當時的心境下,所看到的荷花,有如此美妙動人的姿態(tài),不僅不受當時苦悶心情的影響,卻帶著一種樂觀豁達的心胸,不受當時惡劣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在觀賞中透露出淡淡的喜悅,給人帶來積極的影響,面對挫折和失敗,應當積極樂觀。同時,這一擬人,在對語言的考究上以及情感上,透露出作者濃濃的真情實感。
擬人手法在《荷塘月色》中的巧妙運用,不僅使作品的語言更加生動與優(yōu)美,同時更重要是在于體現(xiàn)作者內心情感的變化也展現(xiàn)得特別透徹。對作品語言的行云流水,修辭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對待修辭,我們應當學會在文章中巧妙地使用,來提高文章的語言藝術魅力,同時也可以展現(xiàn)作品的獨特風格。
(三)排比
《故都的秋》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郁達夫先生的代表作品,展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人生感受,以及對“秋”的獨特情感。在這里我們主要分析的是這篇散文中排比手法的巧妙運用。
示例: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分析:這句話在這篇散文之中堪稱經典之句,也是這篇散文中經常被人提及的排比句,這幾個偏正性的名詞短語之間的排比,字字珠璣,有著明快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給人回環(huán)往復之感,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通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排比,突出的展現(xiàn)了北國之秋的宏偉壯觀,同時,也說明了郁達夫對故國秋景的戀戀不忘,才會對故國之景有如此之深的記憶。簡單的幾個句子,卻透著作者深深的情。此處的排比,同時,與下文現(xiàn)實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給人以強烈的反差,使對故國秋景更加迷戀與向往。
排比,是這篇散文的精妙之處,不僅在于作者對語言的琢磨,更在于作者通過排比之句,使我們看到他的深情,他對北國之秋的喜愛與留戀。
三、綜述文學修辭的藝術魅力
上文只是對三種常用的文學修辭進行的分析,以及他們在文學作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文學作品中,修辭格的使用遠遠不只是這三種,正是由于修辭手法的運用,才能讓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更加精彩。我們在上文分析過《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話,“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焙苊黠@可以感受到,作者不僅僅是用了一種修辭格,而是通過對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方法的合用,提升語言的表達效果,使語言顯得格外富有魅力。又如,在《故都的秋》中,“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边@句話,也是比喻、排比兩種修辭格的活用,才使得作者的情與理有趣同時也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此種種,在文學作品中,正是大量修辭手法的配合使用造就了文學作品的文采和魅力。同時,也表明一個事實:修辭的魅力更多的時候來源于不同修辭手法的合力。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社出版社,1991.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6.
[5]郁達夫.故都的秋[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