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才和
【摘要】? 在絕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眼中《道德與法治》似乎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但是由于該年齡層次的學生涉世未深,關于道德法治的很多概念都不太清晰,因此這堂課的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如果能應用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這門課感興趣,必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本文主要探究體驗式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 初中道德與法治 體驗式學習 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155-01
0
許多學生不喜歡《道德與法治》這門課,除了受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征的影響,還有其他客觀原因:教材內(nèi)容空洞容易讓人覺得枯燥,所涉及的法律知識過于抽象費解,教師忽略了教學主體與受體的聯(lián)系,教學形式傳統(tǒng)單一,導致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一頭霧水”……那么如果利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些問題。
一、將體驗式學習引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優(yōu)勢
道德、法治二者是緊密聯(lián)系的,它們相輔相成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是學生叛逆心理開始萌芽的階段,因此開展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是必然的、有效的。讓學生通過學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是教師的主要目標。但是,在我國多年來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有些教師仍然充當課堂上的主體,而忽略受教育群體的直觀感受,一味地講述教材知識,很少觀察學生的反應,這種被稱為“填鴨式”的上課方法,使得師生間缺少互動,課堂氛圍沒有生氣,效率低下。將體驗式學習引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可以有效地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自主地學習,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體驗式”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運用方法與實例
(一)結合切合教材的案例,激發(fā)學生興趣
道德與法治其實都來源于生活,所以,教材上的內(nèi)容基本上都能從生活中找出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和案例,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貼合實際的情境,讓他們主動思考,并輔助他們理解。例如,在“網(wǎng)絡生活新空間”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尋找一些與網(wǎng)絡相關的新聞案例,例如播放學生沉迷于網(wǎng)吧的新聞報道的視頻、欣賞正確使用網(wǎng)絡的漫畫等,讓學生認識到網(wǎng)絡空間的利弊,告誡學生不能沉迷于網(wǎng)絡。
(二)設置情境,創(chuàng)造學生合作探究的空間
深化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利用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大家七嘴八舌地發(fā)表對問題的看法,意見不一的時候能夠一起探究,激發(fā)他們思考。另外,也可以在課前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思考:本堂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問題?應如何解決?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總結這些問題。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單一,考慮到的點也不夠全面,而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可以讓成員不斷地對問題的答案進行補充,可以拓寬他們的思維,使得讓他們對課本內(nèi)容有更多方面、更深層次的認識。最后,教師再對大家的解答做一些點評、總結和補充,基本上就完成了一堂課的教學。
(三)角色扮演,在體驗中學習
角色扮演是體驗式學習中深受學生喜愛的部分,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走進情境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用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
例如“網(wǎng)上交友新時空”這一課,筆者讓一位同學扮演“未知身份”的網(wǎng)友,另一位同學扮演熱愛上網(wǎng)的小明,兩人假裝在網(wǎng)上聊天,在網(wǎng)友約小明見面的情境下,小明要怎么辦呢?扮演“小明”的同學很聰明,他說:“請讓我看一下你的身份證?!卑嗉壍耐瑢W笑聲嘩然,筆者做了個暫停的手勢,告訴他們:“大家覺得好笑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實,確認對方信息的做法并沒有錯,但是,身份證是否存在偽造的情況呢?這也是我們需要防患的?,F(xiàn)在,我們請再請幾個同學扮演小明?!睂W生們紛紛舉手,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從不同的“小明”的回答當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初中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安全意識并不強,對于“網(wǎng)友會面”這一件事的看法和應對較為簡單,所以筆者結合了教材內(nèi)容,教導學生培養(yǎng)安全意識,防患于未然,并且教育他們,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三)記錄心路歷程,回顧情境,反思自我
許多學生有記日記的習慣,等到后來翻日記的時候,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有時候會感慨后悔當初某件事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日記見證了他的成長。那么,如果在道德法治的體驗式學習中,通過比較學生在不同時期對同一問題的看法,讓他們學會總結、反思自我,也是不錯的體驗學習的方法。例如,在學習“發(fā)現(xiàn)自己”一課之前,教師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讓他們在作業(yè)紙上寫下對自我的認識然后上交,接著在上完這一個課時的時候,學生掌握了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方法,會更系統(tǒng)的認識自己,對自己做出一個更全面的評價,這時候再讓他們思考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會更有條理性,并且能應用到課本的知識點,做到學以致用。
體驗式教學運用到道德與法治課程,其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學生的眼球,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在這門課的學習中,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有利于他們思想道德素質深層次的提升,有利于對教材的活學活用,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們提倡道德法治課堂上的“體驗式學習”,讓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發(fā)揮出更大的優(yōu)越性。
[ 參? 考? 文? 獻 ]
[1]勞婷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4):130-131.
[2]陳悲.淺談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2)23-25.
[3]許瓊花、基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研究0DI.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