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徐爽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國家開始重視教育的發(fā)展,尤其是德育教育的發(fā)展。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越來越提倡進行素質教育,而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在高中的德育教育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能力,為社會主義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德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將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結合是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要求。尤其對當前高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而言,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對幫助其樹立起學習的信心至關重要。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德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方法措施。
關鍵詞:德育教育;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的心理健康開始逐漸出現(xiàn)問題。就目前情況來看,心理健康問題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人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所以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重視,并逐漸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帶人到課堂教學中。高中的德育是21世紀教育的靈魂所在,它是以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為基礎的,是適合學生未來全方位發(fā)展的學科。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運用一些心理學原理、理論和方法幫助受教育者緩解壓力,消除因壓力帶來的一些障礙,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能夠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fā)展[1]。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和高中德育結合在一起,才能從不同的方面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品德。
一、高中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學習中等的學生容易受到教師的忽視
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高中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班級教學中,教師總是會對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進行關注,卻往往忽視學習中等的學生,教師對這樣的學生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夠,甚至是對其學習和心理狀態(tài)不聞不問,這樣無疑會使得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繼而也就會使得學生產(chǎn)生不良的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局面。這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無疑是不利的,也完全背離了當前我國高中素質教育的初衷,因此將當前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十分有必要[2]。
(二)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教學方式
從本質上來說,德育教學的狀況與心理健康教學的狀況存在很大的差別,德育教學的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抵觸的心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接受直接的灌輸方式,所以導致教學的效果也就逐漸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心理健康教育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重視,因此也就使得德育的工作渠道得以拓寬,將這樣的兩種教育方式進行有效結合是當前我國教育狀況的需要。
(三)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高中的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有助于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的人才,而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要有相當?shù)哪芰Γ€要具備較高的素質,這兩點正好可以得到滿足。在面對挫折以及面對困難的時候,只有心理素質強的人才能夠戰(zhàn)勝一切,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才能夠真正適應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那些內心素質比較弱的人注定是要失敗的。所以說,將高中德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整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3]。
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夠取代高中德育教育的原因
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這兩者屬于不同的學術領域。德育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學理論基礎之上的。德育是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進行教育,也可以說心理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學校工作具有指導性作用,是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教學的內容是面向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中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兩者的和諧發(fā)展,能夠起到互助的結果,但是由于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所以,兩者之間并不能夠進行相互替代。但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相同的教育目標,那就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學生人格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高中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教師要對中等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重視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很多的高中教學中,教師關注的目標往往都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以及學習中等偏下的學生缺乏相應的重視程度,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師沒有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在高中德育教學中,教師要擺正教學的態(tài)度,要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要給予他們平等的關心與愛護。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在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以及接受德育??傊?,這樣的一種教學氛圍是以下幾點措施得以實施的基礎與前提[4]。
(二)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
要想實現(xiàn)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對于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要找準自己的地位,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新課改實行以后,教師在教學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學校應當進一步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和打造,盡力打造出一支真正具有高素質以及高能力的教師隊伍,繼而提升兩種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
(三)傳授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
對于高中生來說,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也要開展相應的心理學教育,并且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能力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要使得學生在了解自身心理變化的同時對自己的情緒能夠做到良好把握,掌握相關的方式和方法來應對自己在學習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和所處的逆境,繼而才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應對學習以及生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中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只有將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才會使教師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會真正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才會真正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胡健. 淺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2(2):37-39.
[2]肖志堅.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教學中的有機融合[J]. 中國培訓, 2016(10):160-160.
[3]劉燁. 試析高中德育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 教師, 2015(9):16-16.
[4]曹家瑚. 現(xiàn)代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分析[J]. 新課程:中, 201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