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
摘? 要:初三復習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提高學生復習的效果,這是所有初三教師共同面對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近幾年烏魯木齊中考物理試卷的特點,然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復習策略。
關鍵詞:物理;中考;復習
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課本中的相關物理知識,而且要關注中考命題的特點和方向,制定最有效的復習方案,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助學生一臂之力。綜觀近幾年烏魯木齊中考物理試題,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緊扣教材,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試題立足基礎知識,注重考查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回避常規(guī)題和經典題,在考場上使學生有種很熟悉的感覺,緩解考生的壓力。填空,選擇題不再出現(xiàn)繁難和高超解題技巧的運算,很多題目直接考查對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識記,計算也都是一個問題用一個公式直接帶入計算即可。個別比較難的題目也著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只要能想到就可以正確求解,擺脫了以往必須通過繁瑣的推導計算才能得到答案的形式。
二、突出學科特點,重視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實驗探究技能既是中考重要的考查內容,也有利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近幾年烏魯木齊中考物理試題都精心設計一些探究實驗題目,這些題目雖然都來源于課本中必做的學生實驗,但在細節(jié)方面都有一些變化。如果學生對相關知識是真正理解的就能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如果平時只會死記硬背結論的,看到題目就會一頭霧水,不知從何如手。
例: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如下。將一張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取一厚度為d的平板玻璃垂直紙面放置。物體s與紙面垂直,距玻璃a表面的距離為L。如圖所示。(1)S經過玻璃板一次反射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實”或“虛”)像,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為______。(2)若將S遠離玻璃板,像會______(填“遠離”或“靠近”)玻璃板,S和它一次反射成的像關于平面______(填“a”或“b”)對稱。
評析:本題考查的是平面鏡成像特點。玻璃板的厚度不能忽略,就會在前后兩個表面分別反射成像,每一個像和物還是關于對應的反射面對稱,只要找準各自的反射面,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條件稍做變動,打破固定思維
學生平時某種類型的題目做的多了,往往會形成一種固定思維,一看到這個類型就會按照統(tǒng)一的模式求解,有時就會忽略一些重要的前提條件。
例:一質量為2 kg、厚度均勻的圓柱形玻璃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0. 01m2?,F(xiàn)往容器內注0.2 m深的酒精,此時桌面受到的壓強為3. 2×103 Pa(ρ酒精=0.8× 103kg/m3)求:(1)桌面受到的壓力;(2)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3)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評析:以前學生做過很多類似這樣的壓力壓強題目,但題目中都是說容器厚度忽略不計??墒潜绢}中說到“厚度均勻的圓柱形玻璃容器”,也就意味著容器厚度不能忽略,那么容器內外底面的面積不相等,所以在計算酒精對容器底部壓力時就不能把0. 01m2代入F=PS中求解。很多學生做題時沒有養(yǎng)成認真審題,關注已知條件的習慣,盲目套用公式,就會造成錯誤。
四、拓展知識延伸,銜接高中物理
中考命題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對初中物理的教學起一定的指導作用;二是為普通高中選拔出具有一定分析推理,解決未知問題能力的學生。
例:某同學受奧斯特實驗的啟發(fā),產生了探究通電長直導線周圍磁場的興趣。探究過程如下:
A.讓豎直的通電長直導線垂直穿過一張硬紙板,以導線為中心在紙板上任意做直線。在直線上不同位置放上能夠自由轉動的小磁針,發(fā)現(xiàn)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都與直線垂直;
B.直線上任意關于導線對稱兩點處的小磁針N極指向相反;
C.改變電流大小時,小磁針指向不變;
D.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通電長直導線外某點的磁場強弱與電流大小成正比,與這一點到直導線的距離成反比。
⑴如圖所示,實驗的紙板俯視圖如下,其中“·”表示電流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小磁針涂黑部分為N極。請在右邊探究過程紙板的俯視圖上作出通電長直導線周圍的磁感線分布圖。(分布圖要能夠反映不同位置處磁場的強弱和方向)。
⑵若要驗證某點磁場強弱與其到通電長直導線距離成反比的結論,應控制? ?不變。
⑶同一通電長直導線周圍,離通電導線距離為r和2r的兩點。磁場強弱的比值為。
評析:本題考查通電直導線周圍磁場分布情況。這是高中磁現(xiàn)象學習的內容之一,出現(xiàn)在中考試卷中明顯超出了初中學生的學習范圍。設計題目時巧妙的給出了ABCD四句提示,既降低了題目的難度,又考查了學生尋找有用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讓學生覺得有點新鮮又有點熟悉。
針對以上特點,在復習過程中我們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回歸課本,抓好“雙基”,特別是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重要物理概念建立的過程。比如密度,速度,壓強,功率,比熱容,電阻概念的建立。
2:糾正學生腦海中一些錯誤的前概念。比如,認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總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下沉的物體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等。
3:對比較抽象的概念和規(guī)律的復習,要引導學生注意其適用的范圍和條件,并充分利用實驗,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輔助必要的練習來夯實基礎。比如,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很多同學總認為同種物質的密度與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有關,不能認識到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
4:理清知識與知識間的相互關系。比如,在電學知識中,學生往往害怕做故障分析、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電功率的計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淆不清;有的是電表測量什么物理量張冠李戴;有的則是不注意電路的非正常部分。
5:對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進行整理和比較。比如,實像和虛像,壓力和重力,壓力和壓強,功和功率等。
總之,緊張的復習工作千頭萬緒,只有充分的了解中考命題的方向,層層深入的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才能使復習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劉建浩. 物理復習課中發(fā)揮學生能動性的教學策略[J]. 物理教學探討,2019,37(01):75-76+79.